时间又到了9月份,各大学院也基本都开学得七七八八了,在全国各地大学里面的宿舍容积可以说参差不齐,有的大到能放下巨物全塔机箱,有的小到只能放一台笔记本。这时候要是想不妥协课余生活的质量,那么一台大尺寸的电竞显示器自然是少不了的,再搭配上一台高性价比ITX主机生活就美滋滋了,游戏体验也要比一般的游戏本高不少,不仅性能更强,噪音也会更低。虽然说性价比至上,便宜就完事,但质量方面也是不能落下的,今天给大家带来一款来自全新DIY电脑配件品牌—闪鳞的首款量产高性价比ITX机箱闪鳞S300供大家选择参考。
由于闪鳞是由原蜂鸟ITX机箱设计研发团队组成的,因此这款闪鳞S300在外观方面与超频三的蜂鸟ITX机箱非常相似,不过在细节方面也是有不少改动的。
闪鳞S300的两侧均采用了时下主流的网面设计,并且网孔数量同比上一增加了2倍,因此通风性也有着极大的提高,对于机箱的整体散热效能有不少的提升。机箱的SPCC板材用料厚度依然维持在1.2mm,因此其整体的强度依然有保证。
机箱的前面板没有任何的装饰,非常适合玩家到手后的自由发挥。
除了网孔数量的增加外,主板仓侧的MESH面板开孔面积也有进一步加大,从图上可以看到开孔面积几乎覆盖了主板仓的面积。
老规矩拿一瓶330毫升的百事可乐来作为参照物对比一下机箱的实际尺寸,可以看得出闪鳞S300的体积依然是非常小巧。
闪鳞S300在显卡仓侧面也就是靠近人右手边的底部加入了一条拉丝铝合金装饰条,并且电源开关以及USB3.0接口都放置了在这里,这种设计对于把机箱放在桌面上的玩家在操作时候自然是更加方便的,不论是开机还是插拔USB设备再也不用盲插了,更加符合桌面使用习惯,开机的时候电源键周围还有一圈的灯带包围。USB接口规格方面可根据需求选择有Type-C版本或者不带Type-C的版本。
机箱顶部依然有标志性的皮质提手设计,这个皮带也可以根据需求来选择安装或者拆卸下来,我个人的话基本用不到这个皮带,所以后面我选择把他拆掉。
闪鳞S300的整体漆面水准同样非常差不多,摸上去的时候就能感觉到漆面的温润。
从机箱背面可以看到闪鳞S300的结构依然是标准的背靠背A4架构,显卡槽位为2槽,厚度最大支持55mm以内的显卡,兼容2.5槽高度以内的显卡,在显卡厚度支持方面也相较于上一代有所提升。
机箱底部依旧是全面积的金属冲孔,搭配了一块磁吸防尘网。
机箱内部的整体结构没有很大的改变,整体尺寸维持在了312mm×135×193mm(L×W×H),容量为8.1L。
显卡仓可以支持305mm长度以内的显卡,基本上市面上大部分的3风扇长度显卡都可以放入。
当然如果你选择了长度更短的显卡,比如180mm以内的单风扇卡则可以在内部的支架上安装上一块3.5寸的HDD或者一块2.5寸SSD。
由于这是A4结构的ITX机箱,因此显卡延长线也还是必须的,闪鳞官方提供了黑白两色、PCIe3.0/4.0规格的显卡延长线可供选择,由于我的购买的版本为白色,因此延长线的颜色我也选择了白色。
另外一面则是电源、主板仓了,电源兼容100mm-130mm以内的SFX/SFX-L电源,散热器最高支持60mm,基本上是只可以使用下压式散热器了。
机箱底部方面开设有一个12015、一个8010薄扇的风扇位,可以增加机箱的散热效能,不过我手上没有这种规格的风扇因此也没办法给大家展示了。机箱基本介绍完毕了,下面就来装机看看吧,先简单过一下配置。
为了更加贴合这款机箱的实际使用情况,CPU方面选择了Intel酷睿i5-12490F。
主板方面搭配的是华硕ROGSTRIX Z690-I GAMING WIFI。
搭配的散热器是利民APX90-X47WHITE。
内存方面选择了XPG 龙耀LANCER DDR5 6000 32GB(16G*2)白色套装。目前的DDR5内存经过了一段时间的产能提升以及性能进步后,从由原来的初始4800MHz频率已经逐步提升到5200MT/s、6000MT/s,更有甚者比如XPG 龙耀 Caster系列内存已经将频率提升至6400MT/s,并且在价格方面已经有一个非常明显的下降。
XPG 龙耀LANCER DDR5内存在外观设计方面延续了其在XPG D50系列内存上的设计,外表覆盖的依然是标志性棱角分明的1.95mm散热合金马甲,其RGB发光区域在侧面也也就保留了一块三角区域,但是在合金马甲的表面上增加了更加细腻的拉丝以及条纹装饰。
XPG 龙耀LANCER DDR5内存目前标称频率为6000MT/s,CL40的时序,运行电压为1.35V,并且支持片载的ECC,内建的PMIC电源架构也能实现更加稳定的供电。
显卡方面选择的是华硕ATS-RTX3060-O12G-GAMING巨齿鲨显卡,我个人是非常推荐这张显卡的。
ATS-RTX3060-O12G-GAMING采用了最新的华硕自动制程工艺、超合金供电和冷静散热设计,整体的体积设计在保证了足够的散热效能情况下做到了较为紧凑,体积为268 x 136 x 53mm,双风扇设计,这也使得这张显卡能够放进很多ITX机箱内部,相较于单风扇设计的显卡在核心温度方面也同样有着非常的优势,相较于超长的三风扇显卡同样不逞多让。
显卡背部依然带有铝合金背板,在保护背部电路板的同时还可以加强整体的结构强度,对于显卡的整体散热也同样有不少的帮助。
显卡侧面带有NVIDIA的GEFORCE RTX和ASUS LOGO,单8PIN供电设计,透过中间的空隙可以看到硕大的镀镍散热片。同时不到2.5槽的厚度对于小机箱是特别友好的。
电源方面搭配的是超频三的钒星FX500,这个功耗对于i5-12490F+RTX3060的组合来说也是绰绰有余了。
整个装机过程较为简单和顺利,基本上只要是在兼容性范围以内的配件都可以轻松安装。
亮机效果方面由于我选择的基本都是无光配件,因此也没什么展示角度。
无提手,有提手的两种外形,你们更喜欢哪种呢?我个人就更加偏爱无提手的造型。下面就来看看实际的性能测试如何,先来看看温度测试。
测试环境为31.1°C,80%湿度,比较闷热的一个环境。
在持续双烤一段时间后,Intel酷睿i5-12490F的温度达到了72°C,核心温度为83°C,全核频率维持在4.0Ghz,全程没有发生降频情况,温度表现不错;显卡温度则维持在了79°C,表现也还属于正常。总体来看闪鳞S300的散热效果依然不错,对于这类中端配置基本都可以应付得来,不过从实际的测试来看,这套配置也基本是闪鳞S300的散热极限了,大家在选择配置的时候可以参考一下。
3DMARK的得分为8736,由于3DMARK跑分过程其实就是在跑游戏,因此我们也可以看到此时这套配置在游戏过程的温度表现,从结果来看游戏负载的温度表现非常出色,GPU最高温度仅为73°C,CPU的最高温度也仅为68°C,并且全程基本在50°C-60°C之间徘徊。
古墓丽影:暗影默认最高画质情况下跑出了平均120FPS的成绩。
刺客信条:奥德赛默认很高画质情况下跑出了平均91FPS的成绩。
地平线:黎明时分默认终极质量设置下跑出了平均97FPS的成绩,总体来看这套配置是足够玩上3A游戏大作的。
总的来说,闪鳞S300这款机箱是在原有的蜂鸟ITX基础上再度深化调整的产物,完成度方面有着进一步的提高,解决了之前出现的一些小问题,整体要更加完美,特别是侧面底部的铝合金拉丝饰板的加入,另其整体质感都有不少的提升,加上I/O面板的位置改进也更加人性化。扎实的用料,不错的做工,对比同价位的产品这款小箱子非常有竞争力。在配置方面我个人推荐R5、I5级别的CPU搭配RTX3060Ti以下的显卡会是合适的选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