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加入我们
搜索
      
查看: 45482|回复: 92

[CPU] R9 7950X个人简单使用感受分享,囧。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2-10-19 12:1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momoka 于 2022-10-20 22:53 编辑

前言:
主要记录一些奇奇怪怪的个人感受,抢在13900K到之前发出来,如果只是想看bios设置优化等,可以去看站长的置顶帖,我也有回帖。

1.PBO超频稳定性
幺蛾子目前较少碰到,调整的时候很少遇到莫名的黑屏/重启/蓝屏/死机等。即使遇到也有规律可循,并可以通过简单的操作缓解。
比5950X在调整方面会舒服不少。5950X在corecycler这种针对性的curve测试出现前,低负载黑屏无法有效检测;多种设置下会导致L3测试死机(检测灯00,必须关电源/拔插头),这俩目前在7950X上都没有怎么遇到,或者遇到了也没造成精神内耗。


2.出现低负载不稳定的症状和对策
从严重到轻微依次的现象是:
首先是进系统黑屏,容易识别
然后是软件/测试开始或结束瞬间黑屏,和5950X很像
再者是软件/测试开始或结束瞬间报错(这点现在存疑,可能是内存不稳)。典型的是R23开始跑的瞬间报错,但是只要不报错就能顺利跑完,也就是高负载反而稳定,猜测在打开或结束瞬间电压跟不上频率的急剧变化。当处在这个阶段时候,心理会比较有底,比起5950X只会反复黑屏重启来说,减少了很多精神内耗。

对策:
PBO里的offset电压和curve负值平衡下,就基本能解决明显的问题
如果offset正向太多频率,就不能curve减很多电压,反之如果offset正向频率较少,可以尝试curve负向更多电压
加offset的好处是有可能单线程跑的更高(具体还看体质,温度等),curve减的多的好处是全核心和中高负载的频率高(单线程则还要收到offset频率的影响)。
个人喜欢牺牲offset,只加0~50,而把curve尽量降低,比如-30~-35,由于具体的每个核心能减少多少还没有通过corecycler的验证,目前也是暴力给的数字,但是整体情况要比zen3给类似数值稳定。

保持了zen3时候的传统,ccd1体质比ccd0差,正常来说频率也会较低,可以给ccd1核心的curve更低一些,我设置了-35,比ccd0还低,以压榨更多频率,一般来说低负载黑屏是雕核心顶不住,ccd1反而问题少。当然这个只是个人为了达成某些分数的行为(比如低功耗40000分啥的),实际作用聊胜于无,毕竟大部分应用都先调用ccd0,摸两个ccd体质也需要更多时间。就当ccd1是充值送的不管也行。

华硕PBO里第一项,作用说明是改善中负载效能之类的,现象是提高电压来提高中低部分负载下(比如游戏)的频率,很像之前的fmax,会导致比正常情况下更加容易低负载黑屏,以及各种烤鸡过不去,慎重选择,我在curve 负向之后基本是不能开这个选项的。

功耗和积热表现
同功耗下,温度明显比5950X更高,5~10度左右,比如220W下5950X在室温23~24的分体水冷下大概71度,7950X大概接近80度。
即便使用18~20度水温的冷水机,功耗250W+-10W左右也会到90度以上,给我一种感受,7950X用冷水机和5950X用分体水冷能压制的功耗差不多。

小tip
和5950X一样,pbo下,单CCD运行的程序(比如象棋是16线程,默认只用第一ccd)会自动加压高频运行,比如此时虽然功耗不到150W,但是温度远超更高功耗但是双CCD运行的时候。单纯的限制功耗并不能管到这种低于功耗墙的时候。


能耗比和超频表现
设定温度阈值同时修改PPT三项是目前主板都有的功能,也确实能改善能耗比。
但是要想靠PBO明显提高性能,比如把R23跑到3.9W+,或者大幅提高低功耗下的效能,还是需要配合curve的负向。

以我这个7950X为例,在雕核心-30,其他核心-35,offset50的时候,可以手动设定160W  PPT功耗墙达到默认性能,R23 38000+。180W功耗墙时候R23  39000+,但是需要220W左右功耗墙才能到40000+,温度80左右,在放宽功耗墙以后,最终在235W左右达到40400左右,温度90度左右。以上是室温23~24,水温27左右。如果水温高了分数会有一定幅度下降,温度也会明显提高,这几天本低降温才有这个效果。但是从另一个维度可以发现,如果只是160~180W,我相信很多风冷也是可以压制的,且跑分应该还都挺好看。

依靠PBO的话,即使用-30的curve,最终R23频率也只能到5.35左右,具体看散热。所以像依靠PBO到40000+基本也是一般体质和散热的极限了,41000非常难

目前我主板的AI和混合超频有BUG,所以只能定频定压试了下,和之前一些坛友说的类似,1.3V以上温度就不是很友好,虽然可以依靠比如20度水温跑到1.35V,但是频率也没有提高很多。1.3v+-0.05V跑R23的频率基本都在5.4~5.5的样子,R23  41000+。但是42000非常的难,需要雕,或者水温很低可以试试。

经过调教的PBO超频,能应付比如fpu,fp64等测试,貌似prime95也有指望,这点比混合超频或者定频定压要稳定一些,定频定压高负载比较难,一键 boom的情况还是存在。


性能表现
7950X  PBO调教完成后,和5950X  混合超频完成相比,在同样的220W功耗墙下,大概都有20%~30%级别实际提高,高于频率增长幅度。
调整完后的设计游戏频率显示一般都是5.5G,游戏时候软件显示功耗则低于5950X(调整完后游戏一般4.75~4.95G),不过比12代印象中软件显示还是略高,可能记错了,囧
打开华硕pbo第一项的中负载增强,软件显示的游戏频率可以最高到5.75左右,但是作用不是太明显,并且功耗暴增,温度高了以后频率也就下来了

如果对限定在中负载5.5G有所不满,或者对内存频率限定在6400左右不满,可以试试超外频,这方面只能说可行性有,还没仔细搞,比如101外频时候中负载主频到5.56G,内存也到6260,啥的简单试过。。。。

配合双面64G 6200C32,2100FLCK时候,我手上的古老游戏测试和超频后的12代(5.2~5.5G,6400C32 G2或4300C16 G1)互有胜负。但是FF14 endwalker这个X3D很强力的项目里,最低fps只有90出头,只维持了比5950X(接近90fps)略好的水平,比较意外。X3D和优化后的12代有100~112。

在以往AMD还是被I3秒全时代里最喜欢跑的象棋,或者更古老的PI和cpumark99里,或者C15的opgl这种暴力单线程测试里,zen4都非常强(虽然也就是5950X的正常延续)。。。尤其是象棋单线程小6000分,一个CCD的跑分达到54500左右,幸好这个测试现在没人做了,12代8个大核心5.5我记得就44000左右。

内存超频不是我太关注的,能达到64G 6000C32就及格,实际是到6200C32,但是6400暂时不行,或许是双面内存的限制。FCLK这个能提高内存效能,但是止步在2100~2133之间了,上不去会直接点不亮或者严重不稳定,总比上了但是报whea19之类造成精神内耗的的幺蛾子好。


一些杂乱的个人感想
如果之前使用的是A U,升级7950X不用改变系统,不用重装,整体使用感受良好,可以避免部分人的大小核以及win11的焦虑。根据之前的使用经验,使用过12代大小核后的win11再换到其他平台,必须重装,不然会出调度问题。所以用zen4的系统延续性不错。

比5950X是全面提升的,不会出现更换平台后,性能出现交错或者提高幅度不一的问题,这方面的心理感受也较为良好。之前5950X想换12900系列时候,我把129系列买全了都没能把5950X换下来,就是因为性能是交错的(当然我相信13900K这方面会改善挺多)

能通过简单操作改善功耗或者温度,并保持不错的效能

由于积热严重,基本杜绝了大幅度折腾主频的可能,适合安逸的用。这点同样适用于目前内存频率限制在6400左右的情况,不用在内存选择方面过分焦虑,普通的三星和海力士颗粒,甚至镁光超下也还行,还能开玩笑的说三星和镁光低频参数好之类的,价格也便宜,不用这个阶段去折腾海力士Adie绿条。

测试使用的B650E-E显示了在cpu带有可用的24条5.0通道的好处,哪怕pch只有8条实际可用通道(4条4.0,4条3.0,另有4条4.0需要链接总线)的情况下,依然可以保持令人满意的扩展性,包括不互斥的3个pcie和4个M2,其中4个支持5.0,且有5个cpu直出,这就是cpu通道较多且可以拆分的重要性,单纯从5.0扩展性上来说,cpu通道方面是zen4平台对13代的的优势。当然单个PCH可用的通道和互联的通道就是劣势了。当然cpu如果不拆分显卡的16X,B650的扩展性就不怎么样了,甚至X670也就多了额外的4+4条通道,总觉得没Z790灵活。

貌似对某些海力士绿条支持不好,两个主板(B650E-E和X670E-A)都点不亮1R16的的8G内存,打人有来联系咨询这个情况,希望能得到解决。

另外对于32*2的内存,无论冷热启动,自检时间都很长,足够X570或Z690启动几次,折腾期间最烦的反而是这个,只能等优化。

评分

参与人数 11邪恶指数 +1180 收起 理由
lolo02 + 10
dexterchen + 5 666
kthlon + 100 就是NB
醉酒棕熊 + 10
skanlife + 10
qms + 5
gaojian520 + 10
liu881021 + 10
nApoleon + 1000
toddler + 10
佑希他爹爹 + 10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22-10-19 12:18 | 显示全部楼层
看评测 7700X和7900X象棋才4万多
 楼主| 发表于 2022-10-19 12:23 | 显示全部楼层
czqcxx 发表于 2022-10-19 12:18
看评测 7700X和7900X象棋才4万多


优化完后,54500左右跑分的软件显示频率是5.5G,并且系统大幅增加了此时的电压(远比满载高),单ccd就有140~150W,温度也远高于双ccd(90度比如),和5950x情况完全一样。不过限定温度80的话,也能跑到54000多,无所谓了。
发表于 2022-10-19 12:25 | 显示全部楼层
momoka 发表于 2022-10-19 12:23
优化完后,54500左右跑分的软件显示频率是5.5G,并且系统大幅增加了此时的电压(远比满载高),单ccd就有 ...

7950x not boosting pass 5.5G -> check that CStates is not disabled
发表于 2022-10-19 12:26 | 显示全部楼层
是台電制程喜歡低負載黑屏嗎??
 楼主| 发表于 2022-10-19 12:2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momoka 于 2022-10-19 12:32 编辑
c19855 发表于 2022-10-19 12:25
7950x not boosting pass 5.5G -> check that CStates is not disabled


单线程是可以boost上去的,单线程是正常的,我设定offset50就是5.8G.

但是大部分中负载都统一显示5.5。这还是curve优化的结果,不优化没有5.5的。

只是5.5似乎被限制住了,再往上很难,除非打开pbo里专门有个选择改善中负载频率,以加压为代价,并且不能curve较多的负向电压,很容易黑。
 楼主| 发表于 2022-10-19 12:30 | 显示全部楼层
JP_ToKyo 发表于 2022-10-19 12:26
是台電制程喜歡低負載黑屏嗎??

curve负向了很多电压,同时雕核心在低负载时候,因为功耗和温度降低反而瞬间会更加高频,就顶不住的缘故吧,小白猜的。
发表于 2022-10-19 12:31 | 显示全部楼层
momoka 发表于 2022-10-19 12:28
单线程是可以boost上去的,但是大部分中负载都统一显示5.5。

这是昨天发布的0802版测试BIOS更新日志里的一句话
发表于 2022-10-19 12:32 | 显示全部楼层
比7900X高了20%
屏幕截图 2022-10-19 122524.jpg

 楼主| 发表于 2022-10-19 12:36 | 显示全部楼层

象棋核心多有衰减,锐龙系列比较严重的。牙膏要好不少。

不过5.8G  5900多的单线程分数旷古烁金

发表于 2022-10-19 12:38 | 显示全部楼层
momoka 发表于 2022-10-19 12:36
象棋核心多有衰减,锐龙系列比较严重的。牙膏要好不少。

不过5.8G  5900多的单线程分数旷古烁金

三款U跑这个不都是16T吗
发表于 2022-10-19 12:40 | 显示全部楼层
momoka 发表于 2022-10-19 12:36
象棋核心多有衰减,锐龙系列比较严重的。牙膏要好不少。

不过5.8G  5900多的单线程分数旷古烁金

按道理分数应该一致,但图上16核比其他两款高出不少,都超过频率差距了
发表于 2022-10-19 12:43 | 显示全部楼层
我129KS把超线程关了单纯用16个物理核心能跑上5万,你试试单纯物理核心能不能6万
发表于 2022-10-19 12:45 | 显示全部楼层
建议还是多多留意系统日志吧,WHEA-18根本是个噩梦,5950X返修2次还是一样遇到
发表于 2022-10-19 13:02 | 显示全部楼层
和精调过的12代有来有回。。。。。意思是要被精调过的13代吊打了~~~
 楼主| 发表于 2022-10-19 13:0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czqcxx 发表于 2022-10-19 12:38
三款U跑这个不都是16T吗

7950x正好占用一个ccd,不会跨ccd去用第二个ccd。也不会智能的每个核心一个线程。
 楼主| 发表于 2022-10-19 13:0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ljy1414 发表于 2022-10-19 12:45
建议还是多多留意系统日志吧,WHEA-18根本是个噩梦,5950X返修2次还是一样遇到 ...

似乎不太容易留下whea18。还没怎么见到
发表于 2022-10-19 13:05 | 显示全部楼层
momoka 发表于 2022-10-19 13:03
7950x正好占用一个ccd,不会跨ccd去用第二个ccd。也不会智能的每个核心一个线程。 ...

那关闭超线程可以破6万以上了
发表于 2022-10-19 13:07 | 显示全部楼层
momoka 发表于 2022-10-19 13:04
似乎不太容易留下whea18。还没怎么见到

黑屏死机重启之后,系统事件应该会有纪录,我之前忘记保存直接清空了
不然想打印一份出来叫威建给我好好测试后再寄回来
 楼主| 发表于 2022-10-19 13:1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czqcxx 发表于 2022-10-19 13:05
那关闭超线程可以破6万以上了

除非衰减特别厉害,或者跨ccd遇到啥效率问题,不然应该远不止6w。具体回家试试才知道。
 楼主| 发表于 2022-10-19 13:1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ljy1414 发表于 2022-10-19 13:07
黑屏死机重启之后,系统事件应该会有纪录,我之前忘记保存直接清空了
不然想打印一份出来叫威建给我好好 ...

5950x容易留下whea18,但是7950x感觉不太容易留下。我在之前清纪录时候特地看了下没有7950x留下的whea18。需要继续观察
发表于 2022-10-19 13:1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温度高点没事,7960x撞着着温度墙,跑了好多年苦力都没事。
发表于 2022-10-19 13:1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确实,启动时间比较长,需要很长时间的自检才进bios,比我之前5950x的4*32g长很久
发表于 2022-10-19 13:24 | 显示全部楼层
银月 发表于 2022-10-19 13:18
确实,启动时间比较长,需要很长时间的自检才进bios,比我之前5950x的4*32g长很久 ...

可能是ddr5的training就比较慢,我华硕Z690就比之前的平台慢很多,如果bios关闭MRC fast boot,每次自检都要半分钟包括热启动
发表于 2022-10-19 13:27 | 显示全部楼层
根据我对ZEN3的调试经验来看,感觉你的curve方向有点小错误,雕核心才更应该-35减的得多点,核心体质差点的反而应该-30减得少一点这种方向才对,你可以试着对比一下看看效果,顺便问问,CCD0如果像是设置5.5,CCD1设置4.4这种差异比较大的频率,两个CCD核心之间的温度差异如何,然后各核心的电压值又如何?
 楼主| 发表于 2022-10-19 13:3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momoka 于 2022-10-19 13:46 编辑
morcikid 发表于 2022-10-19 13:27
根据我对ZEN3的调试经验来看,感觉你的curve方向有点小错误,雕核心才更应该-35减的得多点,核心体质差点的 ...


zen3,我主要折腾5950x,一直都是雕核心要少减电压,corecycler和其他测试都清楚的显示了这点囧。因为雕核心频率太高,电压减多了是低负载黑屏的主要诱因。


另外这里的雕核心指体质分高,且被优先调用的那俩核心,但是实际上他们体质真的不一定很好,硬被要求去跑单线程加速高频,黑屏大部分都是这俩的锅,遇到低负载黑屏就逮着这俩少减点curve电压是最有效的。

或者你去可以去翻下corecycler的相关资料和测试(需要8.0.0以后的较新版本,自带间歇性prime95单线程测试,建议large方式ffts,sse模式,最容易出问题)很容测试得到两个雕核心需要减的最少,甚至需要正电压才能稳定,具体看pbo设置。之前论坛有帖子的,现在锁了没办法。

仅针对5950x这种单线程加速频率高的u。加速低的比如5600X我没试过。
发表于 2022-10-19 13:38 | 显示全部楼层
其实就是毫无亮点。即便13代都还有D4加持,ZEN4如果再高价恐怕前景堪忧。
发表于 2022-10-19 13:40 | 显示全部楼层
momoka 发表于 2022-10-19 13:33
zen3,我主要折腾5950x,一直都是雕核心要少减电压,corecycler和其他测试都清楚的显示了这点囧。因为雕 ...

核心雕一点冲高频往往需要的电压才更低更容易实现,所以才比体质差的核心更应该curve-得多一点,低负载黑屏其实你把防掉压那两个等级拉到3级和130%左右就应该很好的解决了。另外你的OFFSET的话,最好是-0.05,或者-auto,温度表现会更好,除了满载这种情况跑分会差一点外,其他时候温度和频率都应该会比你现在的设置会更好,当然这仅仅是我的ZEN3上的调试经验。
发表于 2022-10-19 13:50 | 显示全部楼层
增加半分钟开机时间?这不梦回机械硬盘时代了啊。
萌新看了肯定觉得电脑很拉跨。唉。
 楼主| 发表于 2022-10-19 13:5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momoka 于 2022-10-19 14:03 编辑
morcikid 发表于 2022-10-19 13:40
核心雕一点冲高频往往需要的电压才更低更容易实现,所以才比体质差的核心更应该curve-得多一点,低负载黑 ...


如果你雕核心可以-10,那些非雕核心大概率可以-20~-30,你可以去试试。因为非雕核心默认最高加速频率是远比雕核心低,而体质未必比雕核心差,所以其实可以减的更多。你去跑一些专门检测zen3 curve的软件就知道了,后面的hydra也有类似结果,但是没有 corecycler精确。尤其是ccd1,别看它们都是分低的渣体质,实际上可以直接先全部-30试试,不要怕,因为他们加速频率低一大截。。。。


雕核心电压低跑分高大家都知道,但是黑屏我们都不想。华硕防电压不能随便开的,LV3就有可能会导致L3测试遇到检测灯00的死机的,这是zen3另一个幺蛾子痛点。zen3超频我发过无数帖子了。只是现在都锁了。

7950x完全没必要offset电压啥的,频率墙,功耗墙,稳定性都是关联的。

我现在5950X温度和频率都是对这个U的体质来说比较理想了,手动设定ppt和每核心curve精确调整,混合超频电压和offset都匹配了。220W下只有70多度,R23 31000分。限于第一个核心不是雕,所以cpu只能跑单线程690多,这个不强求的,第一个ccd全部满载4.75G,处在pbo模式,高于混合超频里的4.65G。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我们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Chiphell ( 沪ICP备12027953号-5 )沪公网备310112100042806 上海市互联网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GMT+8, 2025-2-2 20:39 , Processed in 0.782990 second(s), 7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7-2024 Chiphell.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