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次一波三折的装机,先是疫情封城,然后是单位同事密接然后我和大部分人变成了次密接,我居家隔离出来了,朋友又因为去了省城结果隔离了……所以大家还是要保重啊,能少出省跨市还是少点吧,下面就来分享TT的这个The Tower 500机箱全海景房装机。
整机配置
CPU:AMD 锐龙9 7950X
主板:ROG 玩家国度 STRIX X670E-E GAMING WIFI主板
显卡:华硕TUF-RTX3070-O8G-V2-GAMING显卡
内存:美商海盗船统治者DDR5 5200黑色16G*2套条
硬盘:影驰名人堂HOF Pro 30 2T PCIe4.0 SSD固态硬盘
散热:利民(Thermalright)的Frozen MAGIC 360 SCENIC V2 冰封远景一体式水冷散热器
电源:美商海盗船 (USCORSAIR) RM1000e 1000W电源 金牌认证/全模组电源
机箱:Tt(Thermaltake)The Tower 500白色国际版机箱
显示器 华硕VG27AQL1A 这次装机之后肯定还会升级,一个是当时找我装机的时候市面上内存暂时没有EXPO内存,再一个是上到1000W电源,是做好升级40系的准备了,但是奈何朋友没抢到…… CPU
锐龙9 7950X开箱动图来一张。
主板
开箱动图先来一张。ROG STRIX X670E-E主板是标准ATX板型,全黑化设计,散热装甲覆盖,ROG败家之眼彰显了他的身份和血统。覆盖装甲面积大,M.2散热片因为支持PCIe 5.0硬盘增加热管所以高了一截,进一步加强了散热。
全新的AM5处理器底座,希望这次还能战好几年~
ROG STRIX X670E-E主板顶部视角,能够看到采用了8+8pin的CPU供电,8pin部分加入了类似显卡PCIe合金插槽的设计,官方叫ProCool II高强度供电接口,提供高效稳定的供电效率。
ROG STRIX X670E-E主板完全卸甲状态,可以看到主板的右上角有查错数位显示,还有一个开机按钮。3个PCIe x16 插槽中的上面两个支持PCIe 5.0,且带有支持重量级显卡的SafeSlot合金插槽设计,PS:PCIe插槽的Q-RELEASE显卡易拆键非常好用。4个M.2插槽,上面靠近CPU的M.2支持PCIe5.0 x4,而且背面也有散热贴,最下面的一对M.2也支持PCIe5.0 x4(可通过替换附送的冰川装甲来进一步加强散热压制PCIe5.0硬盘的发热),中间的M.2插槽支持PCIe 4.0x4。
卸下大面积一体化VRM散热装甲,就能够见到18+2(110A)供电模组的全貌,合金电感和固态电容整齐排列,CPU支持7950X,内存支持6400+(OC),稳定运行供电功不可没。
ROG的用料和细节依旧不错,散热装甲非常厚实,内有热管,拿在手里分量不轻,4个M.2插槽实在给到饱,而且全部覆盖了散热片,散热装甲和M.2散热片背面都有散热胶贴。ROG STRIX X670E-E主板除了常规附件,还附带了一个定名为冰川装甲的加厚M.2散热片,如果最下面那一排两个PCIe 5.0 M.2硬盘插槽要是想用上一样能够压制住热量。
丰富的接口,从左往右依次为HDMI和DP1视频接口各一个、10*3.2 Gen 2 Type-A接口(红色的)、2*USB3.2 Gen 2 Type-C接口、1*USB3.2 Gen 2*2 Type-C接口、USB清除CMOS按钮、BIOS FLASHBACK按钮、2.5G网口、WiFi天线接口(Intel Wi-Fi 6E AX210)、1*光纤S/PDIF数字音频输出接口、音频插孔。
机箱
朋友最开始装机就是先看中的这套TT的The Tower 500机箱,想以这个全景房机箱搭建新平台,确实颜值非常不错。
外包装是彩色印刷,正面是工作照,背面是参数列表。
360°动图来一张,可以看到TT Tower500分主机区和电源区上下两个区域,360冷排固定架直接附在机箱内。
I/O区在正面上方,由左至右依次为USB 3.0Type-A接口*2、USB Type-C接口、重启键、电源开关、麦克风接口、耳机接口、USB 3.0Type-A接口*2。
顶部的盖板内有防尘网,既能加强散热,又能有效防尘。想取下顶盖也不用大力出奇迹,直接按照提示,按下靠后的边沿即可。
顶部接口区,还可以加装风扇形成风道进一步加强散热。
取下后部盖板,上部可以看到已经预装了两个TT-1225风扇,还有两个硬盘安装架,下部是电源安装区域。
下部的区域内部照来一张,可以看到内部都有防尘网保护。
内部结构来一张,TT Tower500巨大的空间可以安装最大E-ATX主板,在取下电源区域盖板的情况最长支持355mm长显卡。
主机舱和电源区域中间的挡板可以安装固定两个3.5英寸硬盘,想要安装电源或是在下部安装散热需要卸下这两块挡板,然后安装固定顺序卸下电源区域周围的挡板。
底部是大面积的防尘网设计,电源位的可以抽拉,方便清灰。
电源
朋友为了给40系显卡预留出供电,选择了海盗船新上市的RM1000e,80 PLUS金牌全模组电源。
开箱动图先来一张。
120mm来福轴承风扇,支持静音模式,即电源风扇停转功能,可在低负载低温的状态下停转风扇,将运行噪音降到最低。紧凑的140mm身段,大部分机箱装进去都不应该有啥问题。
显卡 最近不少朋友装机选的都是华硕TUF-RTX3070-O8G-V2-GAMING显卡,价格便宜量又足。
开箱动图先来一张,外包装还是熟悉的风格。
双滚珠轴承风扇+轴流风扇设计,还加持了智能停转,可以说静音和散热效能双达成。中间的风扇会以顺时针,两侧的风扇会以逆时针的方式运行,可以减少散热模组内的空气乱流,其实严格来说外壳有喷砂和拉丝两种效果的,不仅美观,手感也很好。
双8pin供电,显卡肩部带有的灯效,支持AURA SYNC神光同步。
背面的全金属背板是传统艺能了,右侧的大面积开孔构成了贯穿式风道,有利于空气穿透散热,提升散热效能。在电源接口的旁边就是双BIOS切换按钮,有P和Q即高性能和静音两种模式。
拥有3*DP 1.4a和2*HDMI 2.1。
散热
散热选择的是利民(Thermalright)的Frozen MAGIC 360 SCENIC V2,冰封远景一体式水冷散热器
开箱动图先来一张,搭配的3个TL-B12W风扇出厂的时候已经预装完毕。
全紫铜镜平面底座出厂自带保护贴,安装前记得揭掉。
其实我最开始的时候挺奇怪两个水冷管之间怎么还带这么个像大号耳机线防撕裂保护器一样的东西,难不成是防止谁大力出奇迹么?其实这是高性能POP(Pump on Pipe)技术水泵冷头分离,起到减震高效的作用。
水冷排的水冷道中间是是密集的散热鳍片。
TL-B14B EXTREM风扇就位,还有白色款的,25mm风扇,尺寸为140mm*140mm*25mm,采用美蓓亚双滚珠轴承,10万小时无故障运作时间,最高转速为 2000±10% RPM,风扇噪音≤31.4 dBA,最大风量110.4 CFM,四角都有硅胶减震垫,还附送了白色和红色两套供替换的减震垫。
注意TT Tower500机箱在装了360水冷之后,在顶部内侧是很难安装第二个14cm风扇的。
电源区域的前挡板后面我安装了两个TL-B12W-S,既有灯效,又有2150±10%RPM带来的69CFM最大风量。
通电一次成。
整机效果来一张。
再来张内部效果。
测试
CPU-Z验明正身,7950X,小跑一下测试,对比上一代的5950X。
3DMARK CPU PROFILE测试,1线程1122,2线程2179,4线程4219,8线程7837,16线程13300,最大线程16650。
CINBENCH R15,OpenGL 261.41fps,CPU 6134 cb。
CINBENCH R20,CPU 14465 cb,CPU(Single Core)775 cb。
CINBENCH R23,CPU 36902 pts,CPU(Single Core)1995 pts。
Super PI测试。
简单跑了个3DMARK Time Spy Extreme测试,分数7070,显卡分数6620,CPU分数11516。
赛博朋克2077,1.6啦,可以重玩试试,主要设置如上,跑了下测试,平均帧率54.68帧。
吃鸡2K分辨率,整体图像设置如上图,帧率在110帧-130帧浮动。
这代AMD的U大家都知道,7950X瞬间功耗能达到240W以上,不撞墙不回头,单烤FPU,室温23℃——CPU温度很快达到95.3℃、CPU核心95.1℃、CPU封装95℃,继续跑了一会儿,CPU功耗稳定在199W,频率全核平均5.02-5.05GHz。
以上就是本次锐龙9 7950X+ROG Strix X670E-E主板+TT The Tower 500机箱装机的全部内容,收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