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YESHIXUAN 于 2022-10-31 11:52 编辑
前言
最近电脑圈属实有点热闹,前有锐龙7000发布,后有老黄4090接冒烟,再到英特尔13代酷睿秀翻天,可惜人民的工资并没有什么起色
最近几何未来发布了个紧凑型ATX机箱-Model4,也看轮大给了高度的评价,不到500元的ATX箱子DIY可玩性感觉还可以, 但实际入手装起来,感觉这个箱子充满了“抉择”,下面通过装机过程娓娓道来。
装机有感
箱子拿出来第一感觉非常复合品牌名“几何”的调性,第一次接触它家产品,感觉设计师对美学设计的把控还是蛮到位的
底部网孔增加显卡的散热性能,可拆卸设计方便DIY各种图案,右下角品牌LOGO元素后面会在机箱里经常出现
顶部开孔也是LOGO的形状,机箱还有很多细节处用到了LOGO
IO接口部分比较常规
侧面玻璃用的是磁吸侧开的形式,但磁力并不是很足,下面也会说到
紧凑形还给显卡竖插位,其实也是因为现在显卡又大又越肩,不增高的话顶不住
但虽然它增高了,但面对40系显卡,双槽显然还不够,下面也会说
底部支持360水冷,但你选择360一体水冷的话,冷排只能下置,对散热性能是有影响的 这也是这个机箱的第一个需要抉择的地方
底部进风网卡都配有防尘网,细节还是到位的
电源仓下方有个支持2.5寸硬盘位的支架,这里除了遮电源线,也方便商家或者玩家进行DIY替换
M4有个特别的地方就是有两个电源位,短的ATX电源可以选择横插,而大的电源就只能进行竖插了,这次装机就是以竖插的形式进行
这也是这个机箱的第二个需要抉择的地方
装机电源这里用的是Be Quiet!的STRAIGHT POWER 11 白金牌全模组1000W电源,对于13900K+4090的配置来说,1000W是比较稳的选择
长电源只能竖插之后,顶部原本是没有预留开孔的,所以只能将侧板进行抬高,通过延长线来进行通电
出厂形态
将侧板抬高,背面是有对应滑动卡扣的
顶部支持240/280冷排位,但要装水冷和主板不冲突的话,必须要抬高才行
这也是这个机箱的第三个需要抉择的地方
侧板抬高后,需要将GEOMETRIC FUTURE这块冷排风扇位也进行抬高,才能固定好侧板
对玩家来说,这个功能倒是新奇,但对普通装机小白来说,可能变形门槛有点高
变形完装好电源之后,粗又硬的电源线有可能会打到下面的冷排风扇,所以必须要做好固定
安装4090的话,因为16Pin转接线的存在,情况加剧,至于要不要用360水冷+40系显卡
这也是这个机箱的第四个需要抉择的地方
装机平台原本使用的是13900K+Z690 CARBON+十铨 DELTA 6400MHz的组合
显卡则是4090公版,来到这就是这个机箱的第五个需要抉择的地方
如果用出厂标配的转接线,就算弯曲成这样也是会顶着侧板盖合,玻璃侧板的磁吸力度会不够压住线材
加上最近超火的16Pin电源线烧融事件
实在不太敢这样用,BQ这个电源的原厂单根16Pin转接线也还没到位,所以只能换卡了
换成RTX2080Ti 赛博朋克特别版,最近在看2077的网剧,实在太好看了,可惜那尺度国内平台不可能播出
这样一体水冷下置受到的压力也会小点
但ATX主板如果选择360水冷的话,会牺牲到底部一两槽的PCIe拓展位
这也是这个机箱的第六个需要抉择的地方
水冷是最近颜值超火的九州风神冰魔方,颜值真的没得说
后面会不会出个风扇也是RGB版的呢
但是因为下置的缘故,散热性能受到了一定影响,压13900K烤机是压不住的了,所以CPU又换成了凉快点的13700K
这也是这个机箱的第七个需要抉择的地方
240/280+风冷不可能压好300W+的13900K,配置的选择上需要做出不少的抉择
按目前这套13700K+2080Ti的配置,不需要那么大的1000W电源,这样电源就能横置
电源横置,顶部空间就不需要抬高,不抬高的话,又装不了什么240/280水冷
电源横置,显卡就有更多空间放电源线材,也不用怕电源线打到下面的水冷
哈哈哈哈-无限抉择中循环
合上玻璃侧板之后发现玻璃和顶部空间之间会有一道缝隙,注重防尘的小伙伴可能看到会比较闹心
好在装完机之后,整体颜值还是蛮OK的,整个装机过程耗时也比较久,抉择的过程好像也算是DIY精神的一种?
加上亚瑟王这个名字,给我感觉像是硬件们围在圆桌上谈判的感觉
不管怎么说,在相对固定的机箱市场里,勇于创新,已经是众多牌子里了不起的存在了
在保持自家产品调性的同时,让玩家用户眼前一亮,总比盲目抄袭要强上百倍
散热测试放楼下,听说新的BIOS更新了ME,处理器温度会有所下降,原本跑的数据作废,所以测试数据待更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