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加入我们
搜索
      
查看: 7385|回复: 2

[模型] 中国古建筑积木模型第二弹:殿堂造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2-11-7 13:4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首先要谢谢大家对于第一套中国古建筑积木模型 “构件秩序” 的支持和鼓励。

这次带来的是第二套:殿堂造

摩点1080X1080.jpg


让我们先来看一下现代厂房的结构形式,进深方向使用一榀榀屋架,面阔方向使用连系杆连接的结构体系。这样的体系能够把空间结构计算简化成为平面结构计算,从而保证结构的稳定性。

钢结构屋架.jpg


中国古建筑也采用这样的方法进行建造,因此在《营造法式》中对于大木作本身,仅总结了两种梁架体系(殿堂造和厅堂造)。辅助以不同数量横向构件(槫檩枋),形成千变万化的中式梁架。再加上其他辅助构件,形成了不同的屋面样式,从而展现了千姿百态的中国古建筑。

宣传-01.jpg


殿堂造成为最基本梁架单元的特征就是构架极其简约,柱上坐斗栱部,跨内方向设椽栿,跨外方向设枋或者阑额,再往上铺设檩枋,跨内方向设置椽条即构成了梁架。

宣传-04.jpg


积木模型选取了一榀典型的殿堂造梁架,其原型是河北蓟县独乐寺的山门。其原因就像梁思成先生在《蓟县独乐寺观音阁山门考》中所说的:

“独乐寺观音阁及山门,在我国已发现之古木建筑中,固称最古,且其在建筑史上之地位,尤为重要。统和二年为宋太宗之雍熙元年,北宋建国之第二十四年耳。上距唐亡仅七十七年,唐代文艺之遗风,尚未全靡;而下距《营造法式》之刊行尚有百十六年。《营造法式》实宋代建筑制度完整之记载,而又得幸存至今日者。观音阁山门,其年代及形制,皆适处唐宋二式之中,实为唐宋间建筑形制蜕变之关键,至为重要。谓为唐宋间式之过渡式样可也。”

摘自《蓟县独乐寺观音阁山门考》,原载于《中国营造学社汇刊》1932年第3卷第2期独乐寺专号

-梁思成


宣传-02.jpg

宣传-06.jpg


最初我们仅设计了梁架本体

宣传-03.jpg


灰模样品制作完成后,我们又推敲了一遍。

06.jpg


结合积木的特性,我们需要保持模型结构的稳定性,特别是平面外的稳定,所以增加了背板。(总零件数达到600颗粒)

01.jpg

03.jpg

04.jpg


我们将在背板上描述这款殿堂造的由来和具体名称

宣传-05.jpg

2-01.jpg

2-02.jpg

2-03.jpg


这款殿堂造不光寓教于乐,而且作为摆件也非常耐看。

05.jpg

上墙1.jpg

上墙2.jpg


这款殿堂造正在摩点众筹中,具体请在摩点平台搜索。
02.jpg
2-04.jpg

评分

参与人数 3邪恶指数 +45 收起 理由
TernenceS + 20
hudizhoutube + 20
Wolverine + 5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22-11-7 17:47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觉不错啊这个玩具
 楼主| 发表于 2022-12-20 13:59 | 显示全部楼层
外包装展示:

01.jpg

02.jpg


搭建说明也制作精良

01.jpg

02.jpg

03.jpg

04.jpg

05.jpg


谢谢大家的支持和鼓励!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我们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Chiphell ( 沪ICP备12027953号-5 )沪公网备310112100042806 上海市互联网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GMT+8, 2025-2-3 06:08 , Processed in 0.012887 second(s), 6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7-2024 Chiphell.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