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加入我们
搜索
      
查看: 8206|回复: 4

[视听] Oriolus Szalayi 老人家 褐鹂耳机玩一玩:杂食还是人声,以及...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2-11-17 14:5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一直坚持动圈、动铁与圈铁混合的老人家黄鹂系列耳机,在2019年的新品山黄鹂上加入静电单元,迈步进入多元化单元混搭世代。而来到2022年,又一款老人家黄鹂系列耳机新品也用上了圈和铁以外的单元,那就是1动圈+1平板+1动铁的褐鹂。

IMG_6.jpg

只是孤陋寡闻的我,在银黄鹂之后,很少有机会可以长期试(ceng)玩(ting)老人家的黄鹂系列耳机;更多是透过线下活动以及烧友的帮助才能一耳朵尝尝。这次则是有幸得到友人的帮助,不仅可以长时间玩一玩褐鹂,还能和黑黄鹂等耳机做同场对比,圆了一个心愿。

出厂前煲机200小时的玄妙

廿一世纪的你和我都懂得在社交平台搜索耳机咨询。当大家用“褐鹂”作为关键词找内容的话,一定会找到关于“首款出厂前煲机200小时的鸟塞”的官方文章,并详细地向大家介绍了关于褐鹂在煲机200小时前后的曲线与听感差异。——这里烦请大家自行搜索“煲机200小时的褐鹂有什么不同?——第三届云上HiFi赏回顾”文章看看

IMG_7.jpg

其实在以前上手玩老人家灰黄鹂的时候,我就觉得在煲机100小时前后会有显著的清晰度与通透感的巨大不同。自此之后,哪怕是上手玩其它耳机的时候,我也会抽空去煲机,看看是否会有产生较大的质变。

当然,这是站在“相信煲机有用派”的一方来说话。网络上不乏一些好事乐子人,常常用“煲机论”来攻击品牌和抹黑新品。而这次老人家用实际行动来说明煲机之后的差异,以及褐鹂所适合的音乐类型,毫无疑问对疫情常态化下,无法试听打算“盲狙”的朋友,提供有效且实用的导购意见。

IMG_2.jpg

对了,在我收到褐鹂后,我也自行煲机了接近150小时。多番对比后我觉得音色并无太大变化,可以说明这耳机已经是“煲开了”,无需再做任何的煲机准备,直接聆听即可。

氛围强烈+高频圆润=杂食or人声?

根据老人家官方给出的导购意见,褐鹂是适合慢节奏抒情人声,并且在后面发布的官图中,把它放到韵味人声系列。在我煲机试验后,拿出AK SR25MKII和老人家DPS-L2播放试听藤田惠美的《Headphone Concert 2021》专辑,褐鹂展现出丰满、扎实、不刺激的音色,以及轻微贴耳的中频人声表现,确实是聆听慢歌、情歌乃至市面上几乎所有的Hi-Fi人声精选的不二之选。

IMG_9.jpg

只是当我换到《The Gryphon Power & Grace 24K Gold CD》里面的Les gens,以一支萨克斯和一把低音大提琴合奏的Hi-Fi试音曲来考验褐鹂的时候,却发现它不俗的声场规模,以及强烈的氛围感,证明了褐鹂不仅仅只适合慢节奏人声。哪怕是小编制和新世纪音乐,褐鹂也有不错的表现;更进一步的,由DJ Celory作曲,横井英之的说唱作品《Street Dreams》,褐鹂也依然能保持那种凌厉、燥热的感觉,令人越听越过瘾。

IMG_10.jpg

放下播放器,让推力、控制力不是那么强的小尾巴与褐鹂搭配是否也有这样的杂食表现?我觉得完全不会,因为我用了AK HC2和Hidzis S9 Pro两款小尾巴,分别搭配褐鹂试听Pandora乐队的《圣人模式》和幽默饼的《相遇前》,褐鹂的氛围感依旧充足,低音依旧有质有量,听下来可以轻松感受到像是去Livehouse聆听的舞台效果,很有沉浸感。

IMG_1.jpg

黑黄鹂VS褐鹂

老实说,黑黄鹂作为老人家成名之作,以及放在今天也不会过时的经典产品,线条感清晰、中频人声贴耳、极其通透的标志性音色,真的赢到了很多掌声和用户的支持。在正式开始与褐黄鹂同场对比之前,我就听《Headphone Concert 2021》专辑的话,褐鹂真的是完全被压制,毫无胜算可言。

IMG_4.jpg

除了Hi-Fi碟、翻唱人声外,日系ACG的Anisong也同样是黑黄鹂擅长的领域。例如最近热议度很高的《孤独摇滚》主题曲“青春コンプレックス”,黑黄鹂把女声“凸”出来,听感上营造出一种紧贴你双耳的效果,这很容易戳中喜欢听人声音乐的烧友的青睐。同时,黑黄鹂音色清新透亮,没有太过浓郁、醇厚,或者说是一种过分的胭脂气所熏染,这样的音色本来就很适合大部分的流行女声,更别说ACG Anisong里面追求可爱、萌萌哒的“营业声线”。

所以,当黑黄鹂和褐鹂进行高强度对比,大家就会很容易得出黑黄鹂只适合人声,褐鹂是杂食类型,几乎什么类型都能应付的耳机。但老实说,如果只听一些独奏的乐器(例如青春コンプレックス配乐中那几段很炫的吉他演奏),黑黄鹂其实比褐鹂更能发挥出独奏乐器的魅力。倘若嫌弃女声过于明亮、甚至觉得刺耳的话,水润柔和的褐鹂就能给到你恰到好处的聆听体验。

IMG_5.jpg

而且幸运的是,黑黄鹂和褐鹂都对线材很敏感,只要自己想清楚喜欢的音色表现,两条耳机都可以利用换线来改善声音效果。由于时间的关系,我就没有找到太多品牌线材推荐给大家,仅仅只有两点建议可以分享的:1、不妨考虑Jaben的升级线;2、有镀金的线材请谨慎考虑。

一些题外话

说到这里一般是原文总结,不过多亏友人热心助力,对比两条同价位的黄鹂之后,顺道听了定价更高的白黄鹂和银黄鹂。白黄鹂这条耳机是友人换线的版本,听感应该与原版有点不同,但那种通透度更高、高音延伸性更好的声音效果,让我想起了很久以前的黑黄鹂LTD(后来才知道这真的是黑黄鹂LTD的柔化耐听版),同样听藤田惠美的专辑,这条毫无疑问更有“女毒”的效果。

IMG_12.jpg

银黄鹂对我来说不算陌生,记得它上市的时候市场还处于多单元军备竞赛中,如何处理好多单元带来的高密度音色表现,当时不同品牌有不同的风格,但似乎其中一派的风格就是倾向于宽送自然、耐听至上,银黄鹂就是这一派的代表作。哪怕到了今天,有了静电、平板单元的加入,十动铁的银黄鹂依然不落下风。

如此这般,大概如是~~
e88393161b7f924e.jpg

评分

参与人数 4邪恶指数 +215 收起 理由
Wolverine + 5
nApoleon + 100
chick314 + 100
SUNZKpope + 10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22-11-17 21:29 | 显示全部楼层
塞子太赞了
发表于 2022-11-17 22:02 | 显示全部楼层
线材真的不是玄学之一么
发表于 2022-11-19 07:44 | 显示全部楼层
外观很棒啊
 楼主| 发表于 2022-11-21 11:15 | 显示全部楼层
reinhard_x 发表于 2022-11-17 22:02
线材真的不是玄学之一么

是也不是,哈哈
老实说,只要不信线材有优化改善,这玄学就没效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我们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Chiphell ( 沪ICP备12027953号-5 )沪公网备310112100042806 上海市互联网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GMT+8, 2025-2-3 02:49 , Processed in 0.010821 second(s), 6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7-2024 Chiphell.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