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加入我们
搜索
      
查看: 12029|回复: 16

[电脑] 主板背插新风尚——华硕 A21 追影背插接口机箱装机展示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3-2-11 09:0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yhgg 于 2023-3-13 21:24 编辑

1.jpg

今天装一台支持背插式主板安装的个性主机——
华硕 ASUS A21 追影,光影白配色。这是一款 M-ATX 机箱,尺寸:465 x 220 x 450mm,通体白化处理,采用 0.8mm 加强型 SECC 钢材,结构更稳定,前面板、顶板、底部均做了 Mesh 通风网板设计,强化散热。采用双模安装设计,支援:M-ATX、Mini-ITX、背插 M-ATX、背插 ITX(YTX)主板安装,独具特色的主板背插安装方式,让主板正面没有多余线材,视觉效果更清爽简洁,装机更轻松。由于机箱保留了传统走线孔位,常规传统主板安装走线也是支持的。追影机箱在 M-ATX 机箱当中尺寸不算小,但是兼容度很高,散热效能更强,顶部和前部最大支持 360 水冷,塔式风冷最大支持 165mm,支援最大 210mm ATX 电源,显卡最大支持 380mm,完美支持 40 系显卡。

其他硬件方面,主板使用了铭瑄 DIY APE H610-KING,采用 4+1+1 相供电设计,可承载 130W TDP 功耗,搭配 13400F、12600K 都是没有问题的;显卡则是 13+3 相
全贴片数字供电设计的影驰 RTX 4070 Ti 星曜 12GB OC,全新升级的星卓 III 散热系统带来更强的散热性能;固态硬盘使用影驰名人堂 Hof Pro 30 PCIe 4.0 1TB,5 年或 1000 TBW 的质保; 一体水冷为 ROG RYUO III 360ARGB 龙王三代白色版本,最新 Asetek 8 代水泵加持,散热效能更强,金属质感的冷头带Anime Matrix LED 阵列显示屏,玩法多样。电源来自ROG Strix 雪鹰 850G White 金牌,配备柔软的白色包网线,白色装机好搭档,十年质保,其他配件详见清单。好了,介绍这么多,下面进入装机环节。

硬件配置清单:
CPU:intel i7-12600K
主板:铭瑄 MAXSUN DIY APE H610-KING
显卡:影驰 Galaxy GeForce RTX 4070 Ti 星曜 12GB OC
内存:宇瞻 Apacer NOX DDR4 3600 White 32GB(16Gx2)
SSD:三星 Samsung 970 EVO Plus 500 GB
SSD:影驰 Galaxy 名人堂 HOF Pro 30 PCIe 4.0 1TB
电源:华硕 ASUS ROG Strix 雪鹰 850G White
散热:华硕 ASUS ROG RYUO III 360ARGB 龙王三代 White
机箱:华硕 ASUS A21 追影 光影白
风扇:九州风神 DeepCool FC120 Whtie


一、整机展示。
整机白色调,白色(R40,G40,B40)RGB 灯效点缀。
以下为主机各角度展示。
2.jpg
机箱左侧是 4mm 厚高透钢化玻璃侧板,高清透光,侧板边角均做了金属包边提升强度,同时做了白色喷涂,让机箱整体配色更统一和协调。
3.jpg

4.jpg

5.jpg

6.jpg

7.jpg

8.jpg
机箱主板侧一览。
9.jpg
背线展示。华硕追影这款机箱是支持双模安装(传统+背插),此次搭配背插式主板机箱线材整理情况。
10.jpg
前面板磁吸式 Mesh 通风网板设计,兼顾通风散热与防尘,免工具磁吸的设计拆洗也比较方便。
11.jpg
前面板上方凹槽处的 ASUS CASE 标识。
12.jpg
同时这个凹槽也是磁吸前面板拆除的受力点,用手按住向外拉即可取下。
13.jpg
机箱顶部配备磁吸式 Mesh 防尘网,覆盖全部通风区域。
14.jpg
前置 I/O 接口位于机箱顶部最前端,从左到右分别为:1x重启键、1x3.5mm 话筒接口、1x3.5mm 耳机接口、硬盘电源指示灯、1x开关机按键、2xUSB 3.0 TypeA 接口。
15.jpg
移除左侧钢化玻璃侧板,来看内部各硬件情况。
16.jpg

17.jpg

18.jpg
ROG RYUO III 360ARGB 龙王三代 灯效。金属质感的冷头,边缘高光倒角,侧面滚花设计呼应矩阵设计的中心屏幕。
19.jpg
中心屏幕为 Anime Matrix LED 阵列显示屏,并使用镀膜真空镜片来降低反射。
20.jpg
冷排配备了 3 把 ROG 自家纯白 ARGB 风扇。
21.jpg
宇瞻 NOX DDR4 White 32GB(16Gx2),白色喷涂,无光矮马甲条设计兼容性更好。
22.jpg
富有几何斜纹切割棱线的铭瑄 DIY APE H610-KING 供电散热装甲。
23.jpg
右侧巨大的“猿” M.2 散热装甲。
24.jpg
影驰 RTX 4070 Ti 星曜 12GB OC 侧面灯效。
25.jpg
显卡前面板三颗 102mm 静霜风扇 ARGB 灯效。
26.jpg
采用三折式扇叶设计,风流更强,加快显卡热量传递,同时支持智能风扇停转,低负载下降低噪音和减少功耗。
27.jpg
显卡右侧则是 BOOMSTAR Logo,下方做了几何镂空开窗,贯穿通风,减少尾部中央防止下垂,同时兼顾散热风道。
28.jpg
前面板 3 把九州风神 FC120 White 灯效。
29.jpg
来看机箱背面,33mm 厚的理线空间足够支持背插式主板走线,机箱配备大量理线位,左侧还有藏线凹槽可以将过长的线材藏于此处。
30.jpg
机箱配合背插式主板的开孔精准,安装便捷。
31.jpg
机箱 I\O 预留线材合适,各个接口位置设计比较合理,按照功能性分组。同时在以往传统安装方式中,一些类似前面板F-Panel、HD Audio等受显卡、散热干扰不方便拆装的接口,在日后拆装维护过程中也比较方便。
32.jpg
ROG Strix 雪鹰 850G White 金牌电源。
33.jpg
机箱尾部上方左侧是主板 I\O 接口,右侧是 12cm 风扇安装位。
34.jpg
机箱尾部主板接口左侧从上到下均配备了理线位,这样机箱后面繁杂的线材会处理的非常整洁。
35.jpg
尾部下方是显卡接口及电源接口。
36.jpg

二、配件开箱。
主板来自铭瑄和 B站 UP主“远古时代装机猿”联名推出的 DIY-APE H610 KING。
1.jpg
这款主板采用全新的 YTX 版型,通俗一点就是 M-ATX 主板砍掉下半部,尺寸 245x175mm,搭载了背插式接口,主板采用黑色 PCB 搭配银色散热装甲设计。
2.jpg
主板搭载 Intel H610 芯片组,采用 4+1+1 相供电设计,可承载 130W TDP 功耗,核心采用 2 上 2 下低温 MOS 管,降低发热,配合大面积散热装甲,保障 i5-13400F 或 12600K 等 14 核 CPU 稳定运行。
3.jpg
Intel LGA 1700 底座。支援 Intel 12th&13th CPU。
4.jpg
板载双 DDR4 内存插槽,支持双通道,支持 2400-3200 MHz 频率,最大上限 64GB。
5.jpg
内存槽右侧是一块巨大的 M.2 散热装甲,非常厚重,表面做了斜纹切割凹槽,上方还印有 B 站 UP 主“远古时代装机猿”Logo。
6.jpg
取下散热装甲,可以看到主板支持 3 个满速 PCIe
3.0x4 M.2 插槽,支持两个拓展存储,左侧支持最大 22110 规格,右侧支持 2280 规格,在最下方还有一个 cnvi WiFi 扩展槽位用来安装无线网卡,支持安装 WiFi6E 无线网卡。下方银色模块为主板芯片组散热模块。 7.jpg
M.2 散热装甲背面预贴导热贴辅助散热。
8.jpg
主板下方一条 PCIe 4.0x16 插槽。插槽具备金属屏蔽罩设计,提高强度同时避免信号干扰。
9.jpg
PCI-E 插槽左上角有一个风扇接口。
10.jpg
M.2 散热片右上角还有一个风扇接口。
11.jpg
右下角是主板喇叭接口和 CLEAR CMOS 接针。
12.jpg
来看主板背面。几乎所有的供电、前面板 I\O 接口都设计在背面,搭配背插式机箱,让装机理线更轻松。
13.jpg
左侧从上到下分别是主板 24Pin 接口、前置 USB 3.0 19Pin 拓展接口、USB 2.0拓展接口、前置 USB 3.2 TypeC (10Gbps)、4 个 SATA6 存储接口以及前置面板开关重启接针口。
14.jpg
上方左侧配备 1 个12V 4Pin RGB 接针,2 个 5V 3Pin RGB 接针,右侧则是系统风扇接口和 CPU 风扇接口。
15.jpg
主板右上角为 CPU 8Pin 供电接口。
16.jpg
右下角还有一个前置音频接口。
17.jpg
主板背部 I\O 方面,从上到下分别为:4xUSB 2.0 TypeA、1x 实体 CMOS 清除按钮、1xUSB 2.0 TypeC、4xUSB 3.2 TypeA、1x千兆有线网口、2xWiFi 天线接口、3x 3.5mm 音频接口。
18.jpg
显卡来自影驰 Galaxy GeForce RTX 4070 Ti 星曜 12GB OC。
19.jpg
影驰 GeForce RTX 4070 Ti 12GB 星曜 OC 采用和此前发布的 RTX 4080 星曜 OC 同样的全新外观设计,整体尺寸为:354*154*63mm(含挡板),纯白底色正面和背板,四周采用包边设计衔接,将白色进行到底。产品参数方面,采用 Nvidia Ada lovelace 核心架构,核心代号  AD104-400,拥有 7680 个 CUDA,核心频率 2310 Mhz,加速频率 2685Mhz,显存为 12GB GDDR6X,显存位宽 192-bit,显存频率 21Gbps,支持光线追踪/ DLSS 3.0 技术,采用 13+3 相全贴片数字供电,安全且兼顾散热,功耗 285W(MAX 360W)。
20.jpg
显卡正面经典的透明水晶外壳采用钻石切割设计,可以折射出不同角度的炫彩视觉效果,同时其可拆卸的透明上盖,支持个性 DIY 设计,影驰也支持个人外观定制,可供玩家个性涂装使用。风扇罩边缘均有不规则钻石颗粒凸起,在光线下更晶莹剔透。
21.jpg
正面标配 3 颗 102mm 厚度 20mm ARGB 静霜风扇,采用三折式 11 片扇叶设计,风流风压更强,加快显卡热量传递,同时支持智能风扇停转,低负载下降低噪音和减少功耗。
22.jpg
显卡侧面中央是 Logo 灯,采用多层折射镜面设计,支持 ARGB 灯效,Logo 灯+ARGB 三风扇+定制支架构成了全新星曜 ARGB 灯效系统。
23.jpg
多层折射镜面设计的星曜 Logo 灯。
24.jpg
显卡供电接口位于 Logo 灯上方,为全新 12VHPWR 供电接口,支持 PCI-E5.0 规范,符合 ATX 3.0 电源协议,单口可达 600W。旁边还有显卡 ARGB 同步接口,通过附赠的转接线支持与主板连接,实现光效一体联动。
25.jpg
显卡右侧是 GEFORCE RTX 黑色字体标识。
26.jpg
显卡背侧这次和 RTX 4070 Ti 星曜 OC 同样统一为白色设计。全白设计,一体压铸的金属背板,镂空设计保障散热性能,白色喷涂搭配丝印工艺提升了整体的质感。
27.jpg
左侧为星曜星形造型,中央印有 GEFORCE RTX字样。
28.jpg
右侧则是 BOOMSTAR Logo,下方做了几何镂空开窗,贯穿通风,减少尾部中央防止下垂,同时兼顾更加散热风道。
29.jpg
另一侧则可以看到影驰 GeForce RTX 4070 Ti 12GB 星曜 OC 强大的星卓 III 散热系统。
30.jpg
显卡尾部可以看到显卡的 7 根镀镍复合热管(2*Φ8mm+5*Φ6mm )。
31.jpg
接口方面采用 1xHDMI2.1+3xDP 1.4a,支持 8K 60HZ输出。
32.jpg
内存来自宇瞻 Apacer NOX DDR4 3600 32GB(16Gx2)白色版本。
33.jpg
取出内存,这是双 16GB 的矮马甲套条,无光设计,16GBx2 的容量规格,XMP 频率 3600Mhz,时序 18-22-22-38 1.35V,很适合组建无光/风冷装机方案。散热马甲为厚实的铝合金材质,电泳白喷涂,触感细腻。
34.jpg
内存两侧灰底白字,分别印有 Apacer 及 NOX 的Logo,中间则是灰底搭配黑色斜纹理涂装。
35.jpg
固态采用三星 Samsung 970 EVO Plus。
36.jpg
2280长度,单面内存颗粒。970 EVO Plus 的顺序读/写速度达 3,500/3,300MB/s,500GB SSD为 300 TBW。
37.jpg
采用三星镀镍控制器和散热片,应用“动态散热保护” (Dynamic Thermal Guard)技术,可自动监控并保持稳定的工作温度,进一步保障产品性能。
38.jpg
固态硬盘来自影驰 Galaxy 名人堂 HOF Pro 30 PCIe 4.0 1TB。
39.1.jpg
这款固态硬盘采用少有的白色 PCB 设计,连续读写 5000/4200 MB/s,4K 随机读写 530000/820000 IOPS,采用 3D NAND 颗粒,群联 PS5016-E16 主控,内部集成只能温控和第四代 LDPC 数据纠错机制,数据更安全,功耗更低。
39.2.jpg
PCB正背面贴纸覆盖处各有 2 颗群联封装的闪存颗粒,编号为 TA7BG95AYV,单颗存储容量为256GB,4 颗共组成1TB的容量规格。影驰为这款 1TB 容量的固态硬盘提供了 5 年或 1000 TBW 的质保,远远高于同类产品 600 TBW 的平均水平,而且 2TB 版本更是给到了 2000 TBW 的质保,可以看出官方对它的擦写寿命还是十分有信心的。
39.3.jpg
这款 SSD 搭配曲镜白泳散热器,CNC 切割曲面设计,散热效能较上一代提升 25%。散热器背板为不锈钢镜面设计。
39.4.jpg
电源选择了华硕玩家国度 ROG Strix 雪鹰 850G White 金牌电源。银灰色相见的包装左上角是 ROG 标识下方标注了电源型号,右侧则是电源渲染图。
39.jpg
附赠白色包网全模组线材,连接线端子都是白色的,柔软的材质让走线更轻松更美观,为应对大型机箱走线,CPU 供电模组线长达 100cm。
40.jpg
电源通体白色,风扇侧斜纹开孔风扇进风孔,一角有 ROG 字样,双滚珠轴承 Axial-Tech 轴流风扇低转速依然保持强大风压,保证电源长时间运转,同时ROG散热模组,可实现 40% 负载下零噪音输出,负载超过 90%,噪音值也能控制在 25dB 以下。
41.jpg
电源背面铭牌贴纸标注了电源参数及生产讯息,80Plus 金牌认证,采用发热小 MOS 管和全日系电容。
42.jpg
电源侧面左侧是网状通风散热孔,加强电源散热,右侧是 ROG 败家之眼标识。
43.jpg
模组线接口一览,提供了五组 PCIE\CPU 共用接口。
44.jpg
电源尾部则是整面的通风网孔,方便电源内的热量排出不积热,右侧是电源风扇启停按钮、电源开关以及电源接口,下方空白区域可以根据配色搭配贴不同颜色 ROG 贴纸。
45.jpg
散热器使用的华硕 ASUS ROG RYUO III 360ARGB 龙王三代 一体水冷散热全白版本。外包装依旧是 ROG 传统白色产品的灰白配色风格,表面印有产品渲染图。
46.jpg
开箱映入眼帘的是一张漂亮的 RO姬卡片。
47.jpg
附件方面包含1 张信仰贴纸、1 本说明书、1 根风扇一分三线、1 根 5V3Pin 一分四线材以及扣具包 (Intel LGA1700/1200/115x和AMD AM5/AM4)。
48.jpg
取出一体水冷本体。全白化设计,重量还是蛮重的,白色尼龙编织水管,接头包覆处材质为橡胶。这款冷排采用第八代 Asetek 水泵,更高流量、更低噪音、强化散热性能,搭配了大尺寸纯铜底板,同时预涂硅脂。
49.jpg
全白化 360 铝制冷排。尺寸为:399.5x120x30mm,出厂冷排两面均覆盖有塑料保护盖防止鳍片碰伤。
50.jpg
水道数量为12道,鳍片密度较高。
51.jpg
冷排侧面中部阴刻有斜纹字体 ROG Logo。
52.jpg
冷排进出水管橡胶套固定保护。
53.jpg
自带印有ROG图案的魔术贴一个,可以起到水管理线的作用。
54.jpg
冷头采用圆柱体设计风格,材质为铝合金材质,白色电泳喷涂,边缘做了高光倒角处理,冷头周边一圈边框上印有ROG的标语以及总部的地理坐标。中心屏幕为 Anime Matrix LED 阵列显示屏,并使用镀膜真空镜片来降低反射。配合 Armoury Crate 可自定义专属动画,系统监控,灯效同步自定义图案等。
55.jpg
熄屏状态镜面效果。
56.jpg
冷头侧面采用了滚花的设计风格。
57.jpg
水冷头进出水管,可以随冷头安装方式进行旋转。线材也是采用了白色,配色更统一。
58.jpg
厚实的纯铜散热底座,预涂导热硅脂,方形的涂装也更贴合散热器的方形外观。
59.jpg
配备了 3 把 ROG 自家纯白 ARGB 风扇。标称最大转速 2200RPM,最大风压 3.88mmH2O,最大风量70.07CFM。
60.jpg
轴心处ROG Logo 采用了金属高光倒角处理,扇叶采用了乳白色的半透光扇叶,连叶设计,四角的螺丝孔正反面均配备减震垫。
61.jpg
风扇选择了九州风神 DeepCool FC120 White 三联包。
62.jpg
风扇全白化处理,扇叶为白色半透明材质,可以获得柔和绚丽的光效,支持主板 5V ARGB 同步。RGB 以及风扇供电调速线整合为一根线材,多风扇串联更轻松,线材更少,机箱理线更整洁。
63.jpg
机箱来自华硕最新推出的华硕追影 M-ATX 机箱,光影白配色。这款机箱通体白化处理,采用 0.8mm 加强型 SECC 钢材,结构更稳定,尺寸:465 x 220 x 450mm,双模设计,支援  M-ATX、Mini-ITX、背插 M-ATX、背插 ITX(YTX)主板安装,独具特色的支持背插式主板,常规传统主板也是支持的。机箱顶部和前部最大支持 360 水冷,塔式风冷最大支持 165mm,显卡最大支持 380mm,支援 ATX 电源。前面板、顶板、底部均做了 Mesh 通风网板设计,强化散热。以下为机箱各角度展示。
1.jpg

2.jpg
机箱左侧是 4mm 厚高透钢化玻璃侧板,高清透光,侧板边角均做了金属包边提升强度,同时做了白色喷涂,让机箱整体配色更统一和协调。
3.jpg
机箱背板为一整块钢板。
4.jpg
前面板磁吸式 Mesh 通风网板设计,兼顾通风散热与防尘,免工具磁吸的设计拆洗也比较方便。
5.jpg
前面板上方凹槽处的 ASUS CASE 标识。
6.jpg
从凹槽处向外侧拉开前面板,机箱前部支持 3 个 12cm 或 2 个 14cm 风扇,若安装冷排,则最大 360。
7.jpg
机箱顶部配备 Mesh 防尘网,覆盖全部通风区域,磁吸的设计也便于拆卸清洗。
8.jpg
移除防尘网,顶部支持 3 个 12cm 或 2 个 14cm 风扇,若安装冷排,则最大 360。
9.jpg
前置 I/O 接口位于机箱顶部最前端,从左到右分别为:1x重启键、1x3.5mm 话筒接口、1x3.5mm 耳机接口、硬盘电源指示灯、1x开关机按键、2xUSB 3.0 TypeA 接口。
10.jpg
移除钢化玻璃侧板来看主板侧。
11.jpg
机箱内部支援 M-ATX、Mini-ITX、背插 M-ATX、背插 ITX(YTX)主板安装,塔式风冷最大支持 165mm,显卡最大支持 380mm。
12.jpg
主板安装位右侧有一块凸起的白色固定板,这里主要是用来遮蔽线材,尤其是传统装机方式,主板 24Pin 会将不美观的一部分遮盖,另外多余的机箱线材也可以整理于此,同时视觉上基本看不到,起到美化的作用。
13.jpg
电源仓顶部通体通风网孔设计,提升散热能力。上方共有三个长方形开孔,靠近主板的两个主要是常规装机使用,方便连接主板和前面板 I\O 线材,最前端靠右的一个是显卡出线口。
14.jpg
电源仓最前端底角处的 ASUS CASE Logo。
15.jpg
打开机箱背板来看背部情况。
16.jpg
机箱前置 I\O 线材均采用白色,同时线材柔软适中方便理线,接针均为整合式设计,安装时更便捷。
17.jpg
主板位置背部上方、左侧、下方均为背插式主板设计了专门的长条形开孔,同时布置了大量的理线位,33mm 的加大背线空间预留也比较充沛。主板背部下方有 1 个 2.5 英寸硬盘位。
18.jpg
电源仓支援最大 21cm 长电源,仓内还配有 1 个硬盘仓,支持安装 2 个 3.5 寸或 2.5 寸硬盘。
19.jpg
机箱尾部同样做了全镂空通风设计,左侧是主板 I\O 接口安装位,右侧是 1 个 12cm 风扇安装位。
20.jpg
下方则是 5 个PCIE 槽位,增加 1 个槽位配合电源仓顶部的通风设计,可以更好的兼容 40 系等体积较大的显卡,散热更好。最下方是电源安装位。
21.jpg
机箱底部四个脚撑覆盖灰色防滑胶条,中央整体镂空设计,覆盖磁吸式防尘网。
22.jpg
硬盘架采用可移动设计并支持拆卸,当需要安装较长电源时候,松开机箱底部固定螺丝,硬盘仓可以前移,为电源腾出更大的空间,当不需要时,松开底部中央螺丝滑动到最左侧即可拆除。需要注意的是,底部固定硬盘仓共五个螺丝,只需要松开中间的即可,其余 4 颗配有缓震胶,起到硬盘仓滑动导轨的作用无需拆卸。
23.jpg

三、测试环节。
CPU-Z 信息及单核多核跑分。
1.jpg
2.jpg
3.jpg
GPU-Z 信息。
4.jpg
AIDA64 Cache & Memory Benchmark 测试。
5.jpg
AIDA64 GPU Benchmark 测试。
6.jpg
三星 Samsung 970 EVO Plus 500GB TXBench 硬盘读写测试。
7.1.jpg
影驰 Galaxy 名人堂 HOF Pro 30 PCIe4.0 1TB TXBench 硬盘读写测试。
7.jpg
CINEBENCH R23 测试。
8.jpg
Port Royal 测试。
9.jpg
Time Spy Extreme 基准测试。
10.jpg
Fire Strike Ultra 测试。
11.jpg
CPU PROFILE 测试。
12.jpg
光线追踪测试 68.18 FPS。
13.jpg
NVIDIA DLSS 功能测试,DLSS 关闭 29.97 FPS,DLSS 开启 132.37 FPS。
14.jpg
室温 26°C,单烤 Aida64 FPU 10 分钟,12600K 表面积 58°C 左右,4070Ti 26°C 左右。
15.jpg
室温 26℃,双烤 Aida64 FPU&Furmark 4K 8SMAA 10 分钟,12600K 表面积 61°C 左右,4070Ti 49°C 左右。
16.jpg

至此装机全部结束,以上仅代表个人观点,如有疑问欢迎留言交流,谢谢耐心观看!


评分

参与人数 6邪恶指数 +115 收起 理由
luo + 20
冬鱼 + 20
TernenceS + 25
hudizhoutube + 25
youzhusky + 20
Wolverine + 5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23-2-11 09:10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产量好高啊,显示器下面的小键盘有没有关键字?

评分

参与人数 1邪恶指数 +5 收起 理由
yhgg + 5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23-2-11 09:34 | 显示全部楼层
背插浪费背板高度,需要把机箱做的更宽,没看出啥优势来,能隐藏的也就几个最不显眼的接头,还不如NZXT机箱那样加个挡片遮一下来的有效

评分

参与人数 1邪恶指数 +5 收起 理由
yhgg + 5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23-2-11 10:1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背插太干净了

评分

参与人数 1邪恶指数 +5 收起 理由
yhgg + 5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23-2-11 10:48 | 显示全部楼层
这设计绝了,直接抛弃定制线,原厂YYDS

评分

参与人数 1邪恶指数 +5 收起 理由
yhgg + 5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23-2-11 10:52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么大个机箱却是matx的,atx就好了,可惜了

评分

参与人数 1邪恶指数 +5 收起 理由
yhgg + 5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23-2-11 15:42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主板有点意思哈。

评分

参与人数 1邪恶指数 +5 收起 理由
yhgg + 5

查看全部评分

 楼主| 发表于 2023-2-12 22:02 | 显示全部楼层
tjustephen 发表于 2023-2-11 09:10
楼主产量好高啊,显示器下面的小键盘有没有关键字?

xikii ez21 感谢支持
 楼主| 发表于 2023-2-12 22:09 | 显示全部楼层
木小偶 发表于 2023-2-11 09:34
背插浪费背板高度,需要把机箱做的更宽,没看出啥优势来,能隐藏的也就几个最不显眼的接头,还不如NZXT机箱 ...

那种再怎么用挡板遮挡也是露着,尤其是电源自带蛇皮包网的主板24pin,黑粗一坨,除非定制线看着规整点,再有就是拆装方便
 楼主| 发表于 2023-2-12 22:09 | 显示全部楼层

是的 更整洁也好维护,感谢支持
 楼主| 发表于 2023-2-12 22:10 | 显示全部楼层
youzhusky 发表于 2023-2-11 10:48
这设计绝了,直接抛弃定制线,原厂YYDS

原厂线确实安全可靠的多
 楼主| 发表于 2023-2-12 22:11 | 显示全部楼层
discopanda 发表于 2023-2-11 10:52
这么大个机箱却是matx的,atx就好了,可惜了

以后也会出的
 楼主| 发表于 2023-2-12 22:11 | 显示全部楼层
冬鱼 发表于 2023-2-11 15:42
这主板有点意思哈。

哈哈 鱼兄好
发表于 2023-2-12 22:31 | 显示全部楼层
yhgg 发表于 2023-2-12 22:09
那种再怎么用挡板遮挡也是露着,尤其是电源自带蛇皮包网的主板24pin,黑粗一坨,除非定制线看着规整点, ...

我最担心的反而就是黑粗硬的蛇皮包网24pin线,折弯半径非常大,正插的主板不用担心空间问题,倒插就成了大问题,这种专门为背插设计的机箱恐怕都塞不下,要包豪斯那样后面带仓位的设计才行

评分

参与人数 1邪恶指数 +5 收起 理由
yhgg + 5

查看全部评分

 楼主| 发表于 2023-2-12 23:1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yhgg 于 2023-2-12 23:18 编辑
木小偶 发表于 2023-2-12 22:31
我最担心的反而就是黑粗硬的蛇皮包网24pin线,折弯半径非常大,正插的主板不用担心空间问题,倒插就成了 ...


这个不用担心,黑粗硬完全没问题,33mm 的空间足够了。所有这种主板24pin接线末端都没包上蛇皮,会预留4-5公分用来弯折,传统正插式主板24pin线要弯折180度走背线,背插机箱只需要弯折90度反而更容易
发表于 2023-2-12 23:23 | 显示全部楼层
yhgg 发表于 2023-2-12 23:14
这个不用担心,黑粗硬完全没问题,33mm 的空间足够了。所有这种主板24pin接线末端都没包上蛇皮,会预留4- ...

33mm能够?电源插头的胶壳都20多了啊,只能齐根折弯了,SATA线应该也要用弯头线才行,那插头也够长的

评分

参与人数 1邪恶指数 +5 收起 理由
yhgg + 5

查看全部评分

 楼主| 发表于 2023-2-12 23:52 | 显示全部楼层
木小偶 发表于 2023-2-12 23:23
33mm能够?电源插头的胶壳都20多了啊,只能齐根折弯了,SATA线应该也要用弯头线才行,那插头也够长的 ...

我试了手里的俩电源原配蛇皮线是可以的,这机箱主板出线口左侧有个藏线槽,弯折过来线材屏蔽环正好可以往里藏一下,再有主板因为有铜柱不是紧贴机箱背侧接口会内缩一段,sata还好,肯定用90度会更好,这机箱原配前置3.0线是双扁平线,胶壳比主板供电胶壳还高一些,刚刚够,这线如果用了性能更好的双圆粗线那背板肯定就盖不上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我们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Chiphell ( 沪ICP备12027953号-5 )沪公网备310112100042806 上海市互联网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GMT+8, 2024-11-5 18:56 , Processed in 0.024431 second(s), 8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7-2024 Chiphell.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