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加入我们
搜索
      
查看: 14305|回复: 30

[外设] 索尼BVM系列4K HDR参考级监视器更新了,BVM HX3110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3-5-11 22:5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TakanashiRikka 于 2023-5-11 22:57 编辑

其实一个月前就发布了,坛子里似乎都没讨论啊。(不会我没看到火星了吧)

官方链接 https://pro.sony/ue_US/products/broadcastpromonitors/bvm-hx3110#ProductSpecificationsBlock-bvm-hx3110

相比前代19年初发布的BVM HX310,这代同样采用双层液晶但是峰值亮度直接由1000nit提升到了4000nit,不过在某些工况下可能会有abl自动亮度限制,HX310就已经能全屏维持在1000nit了,新款想必不会更低。

面板响应时间提高,双层液晶饱受诟病的拖影现象减弱。可视角度有改善。面板反射改善,降低环境光的影响。

和HX310一样,这一代依然不能完全覆盖rec bt 2020,可能要等下一代或者下下一代了。

最重要的是,这一代终于有了96/100/120高刷新率了,BVM X300、X300 V2和HX310都不支持的特性。

贴个参数图:
BVM-HX3110.jpg

既然这一代有了高刷,前几代索尼监视器家用的最大缺点也不存在了,不考虑祖传的工业外观的话现阶段似乎是完美的,等坛里大佬开箱了。
发表于 2023-5-11 23:0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发表于 2023-5-11 23:09 | 显示全部楼层
不想当CRT的液晶不是好监视器?
发表于 2023-5-11 23:12 | 显示全部楼层
一个月前发布的和HX310没大区别, 那个4000 Nits只是10% Window, 全屏还是1000 Nits, 依然达不到三年前的Canon DP-V3120全屏2000 Nits
 楼主| 发表于 2023-5-11 23:2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TakanashiRikka 于 2023-5-11 23:29 编辑
jerrytsao 发表于 2023-5-11 23:12
一个月前发布的和HX310没大区别, 那个4000 Nits只是10% Window, 全屏还是1000 Nits, 依然达不到三年前的Can ...


j叔双层液晶没有分区控光不应该全屏一起亮嘛。。为啥10%和全屏差这么多。。莫非是全阵列分区背光加双层液晶?
发表于 2023-5-11 23:2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本谭开这个的应该不太可能吧,像我们很多年都没买新设备了,现在租赁公司什么都有,用的时候直接去拿就行了。
发表于 2023-5-11 23:3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jerrytsao 于 2023-5-11 23:40 编辑
TakanashiRikka 发表于 2023-5-11 23:22
j叔双层液晶没有分区控光不应该全屏一起亮嘛。。为啥10%和全屏差这么多。。莫非是全阵列分区背光加双层液 ...


对的, Dual Layer TFT LCD + FALD, 和消费级学坏的, 4000 Nits全屏对电源和散热都要求太高, 短期内即便对监视器来说也不现实

目前制作4000 Nits DV内容主要还是拿Dolby那个Pulsar来Color Grading
 楼主| 发表于 2023-5-11 23:44 | 显示全部楼层
jerrytsao 发表于 2023-5-11 23:36
对的, Dual Layer TFT LCD + FALD, 和消费级学坏的, 4000 Nits全屏对电源和散热都要求太高, 短期内即便对 ...

我还以为大法整出了黑科技大幅提高了双层液晶的透光率或者解决了背光在高亮度下的寿命和发热问题,没想到真是靠fald。。。所以亮度还是输了隔壁canon和fsi一头。。。
发表于 2023-5-11 23:4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高刷都有了,买游戏党也没借口了
发表于 2023-5-11 23:5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jerrytsao 于 2023-5-12 00:06 编辑
TakanashiRikka 发表于 2023-5-11 23:44
我还以为大法整出了黑科技大幅提高了双层液晶的透光率或者解决了背光在高亮度下的寿命和发热问题, ...


Canon DP-V3120有全屏2000 Nits和一系列黑科技HDR Toolkit, 但光晕和黑位略差, 画面表现并不如大法HX310

这个HX3110从Local Dimming上来说和Canon靠拢了, 搞不好某些方面是降级...
发表于 2023-5-12 00:01 | 显示全部楼层
监视器经常是暂停画面静态工作的,所以刷新之类的差点也能用。
发表于 2023-5-12 00:0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ghgfhghj 于 2023-5-12 00:06 编辑
TakanashiRikka 发表于 2023-5-11 23:22
j叔双层液晶没有分区控光不应该全屏一起亮嘛。。为啥10%和全屏差这么多。。莫非是全阵列分区背光加双层液 ...


虽然这个是fald,但hx310是oled一样的像素级控光,对比度可以到几十万
发表于 2023-5-12 00:23 | 显示全部楼层
4K,高刷,广色域,游戏画面党要的都有了啊。
发表于 2023-5-12 02:5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Enio❤Kdtree 于 2023-5-12 18:34 编辑

其实刚发布的时候就和J叔讨论过了,问题还是LCD的透光率是无法逾越的坎,光阀式怎么改都一样的,亮度一高整个机器就是蒸笼,背光的LED又是温度敏感器件,如果不像Micro LED一样直接显示,LCD的LED背光温度高了寿命光通量会降低很多,光谱也会漂移
2023-05-12 013858.jpg
2023-05-12 113858.jpg
2023-05-12 213858.jpg


所以LCD的上限之一,寿命
“LCD显示器背光寿命约为30000小时或8年每天使用10小时,但是不保证8年的使用寿命。使用寿命是指正常操作下从初始亮度级别到亮度降低50%的时间。”
笔记本上一般是15000小时
https://www.eizoglobal.com/support/db/faq/163
2023-05-12 013105.jpg
上面还是单层的,到了双层的Dual-Cell LCD更直接了,各种不保证
https://www.eizoglobal.com/support/db/files/catalogs/ce/ColorEdge_PROMINENCE_CG3145.pdf
2023-05-12 013153.jpg


BVM-HX3110也做了自动亮度限制,防止面板损坏,其他几台其实都差不多的设计,已经加主动散热了,要再进一步提升很困难了
2023-05-12 004941.jpg
2023-05-12 013550.jpg
RTINGS新一轮寿命测试中第一个挂的就是LCD还不是OLED,打鸡血的代价LED背光衰减幅度很大
2023-05-12 014630.jpg


再看今年WOLED和QD-OLED消费级电视已经逐渐超过STE-OLED的BVM-X300性能了,LCD产品如果不继续靠背光打鸡血,那么完全没法和下一阶段RGB全PHOLED的OLED竞争了
2023-05-12 020007.jpg
2023-05-12 030428.jpg
2023-05-12 020218.jpg
尊正去年刚发完WOLED监视器,昨天又准备出QD-OLED新品了
https://www.filmaker.cn/thread-116713-1-1.html
2023-05-12 013532.jpg


不过在OLED和Micro LED还没完全到位前总归要个强力生产力工具,Dual-Cell LCD也是很适合的,也算像素级控光,比Mini LED强得多,差不多上百万分区和几千分区对比了,专业应用必然是暗室,像素级控光无限优势,Mini LED想卖高价没活路的。消费级的话,Dual-Cell LCD死路一条了,先不说之前Hisense U9DG性能有多差(论坛里都讨论过了,全归档了)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sA4y1X7yj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qSGsMN9UGDY
https://www.rtings.com/tv/reviews/hisense/u9dg
2023-05-12 022145.jpg
现在欧盟能源法规非常严格,以往OLED和Micro LED的EEI都是专门开后门的,今年自发光也没有这种待遇了,都是擦着线过去的,Dual-Cell LCD电热砖头直接没戏
https://www.legislation.gov.uk/uksi/2021/745/schedule/19/crossheading/energy-efficiency-requirements-energy-efficiency-index-limits-for-onmode/made
2023-05-12 012644.jpg
2023-05-12 021421.jpg
2023-05-12 021444.jpg


下一个可以达到BVM-HX310规格的应该是在平板笔记本上明年年初开始量产的双层堆叠移动RGB OLED,基本上出道即巅峰了
2023-05-12 104941.jpg
2023-05-12 204941.jpg
2023-05-12 024532.jpg


看一眼Visionox双层堆叠后的数据,发给Omdia的
2023-05-12 023919.jpg
2023-05-12 024047.jpg


所以家用可选选项还是很多的,我暂时认为明年开始最强的家用产品先是OLED的iPad Pro,DaVinci Resolve最近已经更新了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aP411S7rR
https://forum.blackmagicdesign.com/viewtopic.php?f=21&t=179277
2023-05-12 023034.jpg
2023-05-12 023250.jpg

评分

参与人数 2邪恶指数 +40 收起 理由
狐妹是我的 + 20 666
醉酒棕熊 + 20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23-5-12 03:48 | 显示全部楼层
Enio❤Kdtree 发表于 2023-5-12 02:59
其实刚发布的时候就和J叔讨论过了,问题还是LCD的透光率是无法逾越的坎,光阀式怎么改都一样的,亮度一高整 ...

说起功耗就不得不提当年的峰值亮度4000nit的z9g峰值功耗高达900w了
 楼主| 发表于 2023-5-12 08:26 | 显示全部楼层
Enio❤Kdtree 发表于 2023-5-12 02:59
其实刚发布的时候就和J叔讨论过了,问题还是LCD的透光率是无法逾越的坎,光阀式怎么改都一样的,亮度一高整 ...

哎,X300刚出那会儿,惊为天人啊。

突发奇想,有没有可能未来会叠三层乃至更多层oled来提升亮度和寿命?
发表于 2023-5-12 08:3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见过HX310实物,那个亮度真的瞎眼靠近能感觉到屏发热挺明显的
发表于 2023-5-12 09:49 | 显示全部楼层
背后风扇噪音感人,应该没人拿来家用吧
发表于 2023-5-12 09:53 | 显示全部楼层
Enio❤Kdtree 发表于 2023-5-12 02:59
其实刚发布的时候就和J叔讨论过了,问题还是LCD的透光率是无法逾越的坎,光阀式怎么改都一样的,亮度一高整 ...

膜拜,多谢大佬分享专业领域知识~
发表于 2023-5-12 19:1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Enio❤Kdtree 于 2023-5-12 19:31 编辑
ghgfhghj 发表于 2023-5-12 03:48
说起功耗就不得不提当年的峰值亮度4000nit的z9g峰值功耗高达900w了


一说功耗,本来平板笔记本上Mini LED还能挣扎一下,但是OLED一堆叠功耗又大幅度降低,加上LCD最佳工作温度范围太窄了,温度太低就拖影,未来移动设备旗舰产品不用OLED不现实,明年UDC的蓝色PHOLED一量产应该能直接决出胜负了,感觉两回合都没到呢,移动设备上能耗比不行还是早点结束挣扎吧
2023-05-12 185938.jpg
Sweta_OLEDs2.jpg
2023-05-12 191938.jpg

发表于 2023-5-12 21:02 | 显示全部楼层
TakanashiRikka 发表于 2023-5-12 08:26
哎,X300刚出那会儿,惊为天人啊。

突发奇想,有没有可能未来会叠三层乃至更多层oled来提升亮度和寿命? ...


我觉得主要还是看对手强度,就以LCD的水平,没必要再加了,要继续加得和Micro LED直接竞争的时候了,显然现在还早
消费级的成本得控制,寿命加太多浪费,就手机的故障率先坏的肯定不是屏幕,看各家实验数据,双层就够手机祖传了,去年BOE的
boe-ltpo-tandem.jpg

发表于 2023-5-13 00:14 | 显示全部楼层
jerrytsao 发表于 2023-5-11 23:36
对的, Dual Layer TFT LCD + FALD, 和消费级学坏的, 4000 Nits全屏对电源和散热都要求太高, 短期内即便对 ...

散热问题我的想法就一个上水
发表于 2023-5-13 04:2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jerrytsao 于 2023-5-13 04:22 编辑
kaiwenwu 发表于 2023-5-13 00:14
散热问题我的想法就一个上水


超过2000个Dimming Zones的Dolby Pulsar就已经用了4*20A电源+液冷, 它还"只有"1080p, 如果要2160p 4000 Nits简直不可想象
发表于 2023-5-13 13:00 | 显示全部楼层
jerrytsao 发表于 2023-5-13 04:20
超过2000个Dimming Zones的Dolby Pulsar就已经用了4*20A电源+液冷, 它还"只有"1080p, 如果要2160p 4000 N ...

只能说冷排太小或者冷头太差,按照屏幕大小随便压个几千w不在话下
发表于 2023-5-13 13:05 | 显示全部楼层
jerrytsao 发表于 2023-5-13 04:20
超过2000个Dimming Zones的Dolby Pulsar就已经用了4*20A电源+液冷, 它还"只有"1080p, 如果要2160p 4000 N ...

我就算它功耗8000w也只需两个1080冷排就够了,Dolby Pulsar大概率用的还是铝制冷头
发表于 2023-5-14 15:2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Enio❤Kdtree 发表于 2023-5-12 02:59
其实刚发布的时候就和J叔讨论过了,问题还是LCD的透光率是无法逾越的坎,光阀式怎么改都一样的,亮度一高整 ...

OLED 那可温敏多了,怎么会觉得有机物没有无机物温度敏感啊……

另外 WOLED 光谱和亮度的漂移是以秒为单位的。
发表于 2023-5-14 16:2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很多制作组监视器还是1080的Sony
发表于 2023-6-2 20:0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Enio❤Kdtree 于 2023-6-2 20:24 编辑

XMP550已经发布
https://zunzheng.com/news/archives/41054
屏幕截图 2023-06-02 184245.jpg
屏幕截图 2023-06-02 184303.jpg
https://flandersscientific.com/XMP550/
屏幕截图 2023-06-02 184210.jpg

同级别的主控级XM312U直接下架
https://www.flandersscientific.com/hdr/
屏幕截图 2023-06-02 183716.jpg
https://flandersscientific.com/XM312U/
https://zunzheng.com/xm312u/
屏幕截图 2023-06-02 184004.jpg
屏幕截图 2023-06-02 183830.jpg

之前其实发过了,1000:1对比度的IPS控不住光加到10000分区也没用,未来更进阶的产品除了用AM Mini LED只能用响应时间更慢对比度更高的VA和IPS Black,加上Mini LED背光延迟做消费级非常致命,高端领域可以先判个死刑了。价格高并不能等于高端,广告肯定每年都会宣传有什么提升,懂行的用户必然是不会轻易买单的。上限各家厂商自己都知道,只能对原有的LCD产品线做一个升级还不至于和自发光直接竞争,能和自发光竞争都是一些网友脑补上去的,快进到Micro LED都不用研发了。理论上Mini LED成本控制一下做中低端帮助普及HDR还是不错的,但是暂时还做不到。
屏幕截图 2023-06-02 185937.jpg

Mini LED最大的问题就是价格高给了人一种高端的错觉。
https://www.chiphell.com/thread-2491325-1-1.html
屏幕截图 2023-06-02 193017.jpg

发表于 2023-6-2 20:50 | 显示全部楼层
说实话,这种方方正正的棱角分明的外观,我倒是挺喜欢的,很有机械的美感
发表于 2023-6-3 21:2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时间上看遵正应该不是今年新的qd面板吧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我们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Chiphell ( 沪ICP备12027953号-5 )沪公网备310112100042806 上海市互联网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GMT+8, 2025-4-23 12:02 , Processed in 0.016852 second(s), 8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7-2024 Chiphell.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