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LarryWons 于 2024-11-29 14:22 编辑
写在前面:
玩硬件是件极其苦逼的事情😩,但还是感谢上车硬酷R1,用实际行动支持我的超过1000位小伙伴,感谢你们!
一、优化点:
硬酷R2,是在硬酷R1的基础之上,解决了以下几个用户的不“爽”点:
1. 噪音问题:
硬酷R2在R1的基础之上,上了PWM智能温控风扇,风扇转数是根据处理器负载智能自动调整的,日常负载下,噪音基本无感;同时,为了减少用户对小体积散热的担忧(虽然R1证明了散热依旧优秀,不是问题),我们在硬酷R2上用上了全铜散热器,极速热传导效率。
2. 无Wi-Fi问题:
本次内置了网卡座子,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安装常规的AX210\MTK7921等最新支持Wi-Fi 6E的网卡(当然,我都4个RJ45 2.5G网口了,还需要Wi-Fi干啥?——海外用户的移动Wi-Fi需求),并且AX210是拥有lean大雕的独家闭源驱动支持AP模式;
3. M.2硬盘发热问题:
对于硬盘本身的发热,我们无能为力,只能建议客户选购发热量较小的硬盘,但受限于2242规格,可选项并不多。所以,硬酷R2,标配了金属上盖,做到了整机全CNC一体金属。质感触感观感,都更上一层楼;
4. 外观设计:
本次硬酷R2由Top级工业设计小伙伴操刀,相比R1的设计感欠佳,硬酷R2设计上更加具有自己的ID设计,并已申请外观设计专利(欢迎华强北卖家来抄袭...);
5. 多功能USB-C接口:
侧面有两个USB-C接口,左侧的是多功能的,数据是USB 3.2 Gen2x1,是10Gbps数据传输和DP1.4显示输出,支持4K60帧,是二合一的。右侧的USB-C接口是纯音频口,为了淘汰极为先进的3.5mm耳机孔。
二、硬件配置:
- 处理器:12代N95/i3-N300
- 内存:板载LPDDR5 8GB/16GB
- 网卡:3 x i226-v 和1 x RTL8156B(LAN4:PCIe资源不够,USB3.0转接出来)
- 硬盘:1 x M.2 2242 NVMe(PCIe 3.0x2)
- USB: 2 x USB3.2 Gen1 ; 1 x USB 3.2 Gen2x2(10Gbps,侧面USB-C)
- 显示接口:1 x HDMI 2.0, 1 x USB-C(DP1.4)
- 散热器:PWM温控风扇+全铜散热器
- 尺寸: 7.5 x 7.5 x 5.25cm
三、产品欣赏:
四、应用场景:
肯定会有很多小伙伴不明白,一台小主机为啥搞这么多物理网口,毋庸置疑,其定位为家庭智能网关(基于X86架构的解决方案)。主要应用场景为作为家庭小型服务器,为我们的智能家庭生活增添色彩,增加方便。对于程序员这个群体用户来说,不用我过多介绍,All in One神器。既能作为家庭拨号设备,也可以在内网虚拟一台Linux服务器,更可再虚拟出一台Windows作为7x24小时下载机,而整机日常使用功耗却在20W以内(什么概念?50个小时用一度电,一个月用15度电,还不够喝一杯瑞幸咖啡!)。
推荐玩法:PVE/ESXi + iKuai/OP/ROS/Pfsense/OPNsense(路由系统) + Linux(Debian/Ubuntu/CentOS) + Windows
五、Docker程序推荐:
推荐在PVE下虚拟出来的Linux下安装,裸装的话,太浪费机器性能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