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SagitNov28 于 2024-1-1 10:02 编辑
2. 构筑思路&DIY想法分享
这一部分其实是帖子真正想重点讨论的内容,因为在我看来装机本身的乐趣,是由方案设计-装机实施-使用体验的流程本身带来的,而方案设计本身就是个人想法的酝酿、完善和实现,记录和复述这件事是非常有趣的。那我们现在直接进入正题。
1) 初始构思 在构思方案的开始阶段我会先明确整机的需求并整理出需求的边界。比如在性能上我的需求是2K分辨率全高画质畅玩当下及未来3年内的3A大作,在外观上我的需求是无光污染,配件材质的质感要高级,同时各个配件的设计语言要和谐统一,在预算上需要在1.5~1.7w这个区间浮动。那么基于这三个维度的需求去明晰需求边界就相对简单了。 性能上,下至i5+60Ti,上至i9+70Ti; 外观上,摒弃带RGB灯效的配件,选择黑色系,保证视觉上的初步统一; 预算上,参考现有的同价位成熟方案并严格控制整体价格。
2) 外观设计 这一步比较效率,因为我的想法一直比较明确,即重点突出侧透机箱玻璃一侧视角的视觉效果,即所有配件均在玻璃侧展示出最好看的部分。举个例子:我认为4070火神的正面比侧面好看,那么我会选择把显卡正面对着玻璃侧展示;同时我觉得ProartZ790主板散热装机的半透明材质非常好看,那就把全部的半透明材质部分都展示出来不做遮挡。 这样做的原因在于机箱作为大件移动频率非常低,绝大部分时间里下用户会以固定的视角来欣赏,那么找到自己最常看的视角并以此为出发点来设计外观是比较实用的。
3) 性能、外观和预算的取舍 由于预算的边界已经明确,外观也有一定的要求,那么性能实际上是需要牺牲的。在这里我建议所有的DIYer在明确自身需求优先级的基础上,坚持自己的选择。如果你和我一样是外观党,那外观和性能产生冲突时,我建议抓重点矛盾,牺牲性能成就外观。原因很简单,从实际使用场景出发,真正用到100%性能的情况寥寥无几,而外观每看一眼都是100%的收益,对外观党来说效用是远高于性能的。为了仅有理论上存在的使用场景去追求性能,对普通用户和外观党来说都得不偿失。
4) 选择纯黑无光方案的原因 个人向来不喜欢光污染,至于选择纯黑而不是纯白,主要考虑以下几点。 不选择纯白的原因: A. 白色配件价格普遍较贵(白色税) B. 纯白实际上难以保证,市售大多数配件电源线/插口/线材孔等部位仍是黑色 C. 白色配件的色差参差不齐,有的偏暖有的偏冷,视觉上难以保证效果 D. 白色配件在使用一段时间后普遍会发黄 选择纯黑的原因就简单了,黑色配件可选范围更广,有色差基本不影响整体观感,且普遍质感较好,无塑料感。
5) 具体配件的选择 整个设计方案从4月份初步成型到11月份组装完成开始使用其实经历过很大调整,这里按1楼硬件配置清单的顺序逐一进行介绍
CPU 最开始考虑的CPU是13600,换成13700主要是因为我玩全面战争系列,对CPU的要求会更高一些,不采用7800x3d的原因是AU适配的主板相对少而且个人不太熟悉。选不带后缀的集显版本是因为我比较喜欢集显带来的安全感,显卡罢工的时候至少能抬出来顶一顶,同时我也没有超频需求,所以K,KF都可以舍弃了,不超频还有一个好处就是对散热的要求相对低一些,这也为采用下压式散热做了铺垫。
散热 散热器的选择有很多次反复,本来考虑用单塔散热器,也选好了有盖板的款式——九鲨JF100RS,后来看买家秀的时候发觉所有塔式散热器在侧透玻璃一侧角度都会遮挡掉主板的散热装甲,因为散热器本身高度至少在9厘米以上,这就和我想展示Proart Z790的半透明散热装甲的需求相悖,所以只能选择下压式散热。选择利民的AXP90是因为黑色版本与整套方案风格统一,性能也还不错。
主板 选择Proart Z790就是因为proart系列的散热装甲经典设计,这块主板也是机王争霸赛的常客。但在选择B系列还是Z系列的时候还是犹豫过,毕竟两者差价在1500左右,性能上其实没有非常大的差异。最后还是因为Z系列主板半透明散热装甲包裹的区域面积更大选择了Z790的版本。
内存 内存其实很早就确定选科赋了,因为Bolt系列的风格我一直比较喜欢,简洁,低调。特别6月份发布了Bolt V,看完宣传图我就知道Proart主板一定要配这条内存,真的太搭了。
显卡 其实显卡最早考虑的是4070 猛禽,但70猛禽推出时间非常滞后,加上618火神的价格区间来到4700+,比较有吸引力就下单了,回头想想没有等猛禽是对的,一是猛禽在用料不如火神的基础上溢价更高,二是猛禽的正面不是全黑,跟整体方案的协调统一程度也不如火神。
硬盘 固态选择了P44pro是因为在看过性能测评内容之后我观感不错,加上618的价格比较友好就买了。我同时还买了一块致态7100作为游戏盘。两块固态都是1t,因为我只需要装常用软件和部分游戏,其余储存要求由自备的机械盘来满足。
电源 在6月台北电脑展上联力展出的新机箱搭配的就是全汉电源,当时看到电源插口下方印刷了品牌slogan,感觉挺惊艳的,因为我看了其他电源品牌绝大部分都没有在接口朝外一侧做设计,也就是九州风神部分系列的智能调速按钮做了下涂色处理,感觉还挺遗憾的,因为电源本身只有接电源插口一侧是对外展示的,建议电源厂商在这一侧应该学习全汉做些设计突出品牌特征。 机箱 机箱其实一开始敲定的是O11D EVO,但6月台北电脑展推出了EVOXL之后就决定换XL了,一方面XL在EVO基础上有做相当多优化,再就是XL对比EVO前面板多了两个USB口(有点牵强,我自己也不是很理解自己的想法哈哈),当然最重要一个原因是XL的吊装相比EVO的吊装更合理,固定在可活动的支架上明显比固定在机箱上方更科学。
机箱风扇 风扇一开始定的是bequiet的silent wings4,后来发现了联力自家的P28积木扇,保留了积木设计的同时还无光,价格也差不太多,果断换了P28。唯一美中不足的就是12cm的风扇安装之后留空部分比较多。后续考虑在P28有14cm版本的时候进行更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