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一笑生花 于 2024-2-15 10:11 编辑
第一次一家三口在异乡过年,充满了期待。体感证明,在这个华人占到70%的“异乡”,处处散发着浓厚的年味,甚至不输给国内。有一种返璞归真,回到记忆里千禧年前后的光景,到处是卖年货的摊位,高挂的大灯笼,满盆的银柳,红艳艳的椪柑,那么的接地气,我愿称之为“俗雅”。 每逢佳节倍思亲,此时的坡县街头,仿佛一幅热闹喜庆的画卷。流光溢彩的灯饰闪烁着节日的气息,热闹的街巷上人流如织,传来阵阵笑语与祝福声, “一年好景时,街头相庆祝” 说的便是这般光景吧。 此文记录了在坡县参与的一些年味活动,共计7个章节,时间跨度从腊月二十四至正月初三。 
Chapter 1. 隐藏在牛车水(Chinatown)街头的壁画艺术
这部分的发现纯属意外之喜,牛车水算是新加坡的中国城,想着过年期间这里一定是最热闹的,于是便启程前往一探。在赶路的过程中意外的发现了这些精美的壁画,分散在牛车水的各条街道中,于是那一天我们便改变目标,去寻找这些街头艺术。
⬇️这一组壁画描述的应该是舞狮之家,父亲手工制作着狮头,娃在路边敲鼓,旁边还有一个肤色稍黑的小孩一起伴奏,看来中华的舞狮舞龙文化已经发扬光大。
⬇️街头卖脸谱的小贩
⬇️不明觉厉的两位妇人
⬇️守着自己小摊的店主
壁画的细节之处处理的十分精致,每一个小组件都可以单拿出来欣赏。
⬇️2019年的1月,你在哪?
⬇️公共电话牵出的电话线,不知道承载过多少的故事。
⬇️特别喜欢下面这组壁画,在即将过年的时间特别有代入感。 一个父亲模样的老者在家里的方桌上写信,墙上满是红福。
那些年,车马慢,一生只够爱一人,一生只等一封信。 你是不是也特别期待那封来自家里的信?
⬇️1969年1月12日,他在给你写信,你收到了吗?
⬇️你曾说,想哭就弹琴,想起你就写信,情绪来了不用太在意。
⬇️那时候的“福”和”发“还有对联应该都是自己写或者请村里的先生写的,远不如印刷的工整,却有着远胜于印刷的年味。
⬇️静夜思,思故乡
⬇️你是不是也有这样一位父亲,不善言辞,脾气执拗,性格倔强,却永远放不下那个在外漂泊的你,盼你好,念你归。
⬇️乱入的小模特

Chapter 2. 牛车水的街头建筑
这一章节,我想用黑白的色调来呈现,一是觉得这些街头建筑更像是黑白电视年代的产物。二是觉得在色彩斑斓的当下,褪去那些浮华三千,留下最纯粹的黑和白是一种宝贵的减法,可以让人沉静,不被推着走,按下暂停,享受片刻的安宁。
⬇️你会不会忽然的出现,在街角的咖啡店,我会带着笑脸,挥手寒暄,和你坐着聊聊天;
我多么想和你见一面,看看你最近改变,不再去说从前,只是寒暄,对你说一句,只是说一句,好久不见。
⬇️“十三姨,我到宝芝林了,你还在吗?”
⬇️那时候的黑瓦白墙,那时候的爱憎分明。
⬇️我也曾在你的窗台下停留,驻足。
心里的雨倾盆而下,也沾不湿她的发。泪晕开明信片上的牵挂,是我对你的爱有时差。

Chapter 3. 在异乡,也得是中国红
⬇️黑白之后,让我们一起欣赏那最灿烂的中国红!
⬇️这个好来屋可以直通好莱坞吗?
⬇️Bruce Lee!
⬇️继续乱入的小模特

Chapter 4. 佛牙寺巡礼
据说这寺阁里有用320kg黄金做的佛牙舍利。据说还是信徒捐赠的。牛逼了体!
⬇️灯饰
⬇️佛牙寺多视角
我不是什么信徒,也没有宗教信仰。不过看着这巍峨的寺阁确实给人以震慑感。
既来之,我也怀揣虔诚之心愿我举家无恙,愿中华无恙。

Chapter 5. 牛车水龙年地标
在没有实地考察前,在网上看到无数人吐槽这“龙”做的毫无气势,像个玩具。实地观摩以后发现,说得,还挺贴切。据说坡县每年都会给新年的生肖制作一个巨大的灯饰,这次恰好遇上意义非凡的龙年,只能说意义大于做工,做工敌不住吐槽,吐槽阻止不了实地观察的热情。
⬇️细看几次,这条大金龙好像也还挺可以的,可能是带有龙的传人的滤镜吧。
Chapter 6. 金沙酒店青龙亮灯仪式
看过了牛车水街头的“灯龙”,让我们再来看看金沙酒店正堂里的这两条青龙。
⬇️当我龙的传人映射出这般龙魂,阁下又该如何应对?
⬇️龙下的水,水上的龙。
讲道理,如果说“灯龙”的战斗力是100,那么你们认为这两条青龙的战斗力该有几何?

Chapter 7. 滨海湾花园,2024春到河畔灯会
老实说这边的春节活动搞的挺隆重,MBS一带几乎每天都有各种主题的迎新年活动。
⬇️当我祭出这尊18米高的财神爷,阁下又该如何应对?
⬇️一个躺着的娃娃,是在鼓励大家生娃吗?

每个人心里都自己的“年”。 我觉得“年”是一种羁绊,是一种骨肉相连。 即使天南海北,即使五湖四海,年到,家到,你到,情到。
家人们,过年好! 愿CHH&CHHer 龙行千里,万事胜利!
感谢支持,全文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