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
大家好,我是明日香小图,这次我们又换显示器啦,来自于曾经的电视巨头TCL的子品牌——雷鸟的U8。大家都知道我一直要买ROG的PG32UQX,那个miniled的显示器,但是奈何直到退市一直还是1W6999的高位,我一次要买3个经济压力比较大。但是这次雷鸟也出了miniled的显示器,于是立马也来试试,只是大小只有27寸,所以弄得我现在有2个27寸显示器▼
显得桌面稍微有点不太协调,希望雷鸟赶紧把32寸miniled的价格打下来~!~
而我们这回介绍的也就是他了——雷鸟U8 QD-MiniLED可旋转升降游戏电竞显示器
产品规格
规格方面, 雷鸟U8采用了一块27英寸的1152分区MiniLED FAST-HVA屏幕,分辨率为UHD (3840x2160),最大刷新率160Hz,色域方面标称提供95% DCI-P3/99% sRGB/97%AdobeRGB,支持HDR 1400认证以及NVIDIA G-Sync和Freesync,详情请参考下图.
产品解析
最外边有一层黄色纸箱,因为到我这被掏了个窟窿,所以我给他扔了……然后内部才用了彩盒包装,黑金双色搭配让我们知道雷鸟想要抢占市场的决心
打开包装可以首先看到2个配件盒以及一个配件袋,整机所有配件都在这里,并且在配件盒上都印有雷鸟的标识,对于产品抢占市场的信心力十足
打开包装盒以后有一个硕大的电源适配器(说实话为什么不能做一个氮化镓的小型充电头呢),以及3根连接线材
DP线材很粗壮,没有采用光纤材质,所以没有指向性,可以随意头插拔,并且头上也写了线材最高支持8K 分辨率,以后你买新显示器还能用!!
HDMI线材头部采用了塑料头保护,并且也标注了支持最高8K 60HZ的分辨率,不的不说附赠的线材规格给的真的很顶啊
首先我们一起看看适配器!!!足足950G,快要2斤重了!!这时候就体现有一个重量减下去的氮化镓的适配器有多么的好了?所以雷鸟要不要考虑下这个观点?虽然适配器的体型巨大,但是也带来了足足260.11W的功率,说明miniled满亮度运行需要的功耗还是很强的
底座固定方式采用了单锁扣锁止方式,你可以单手操作安装与拆卸
整个底座采用纯黑喷漆处理,并且在各个撑脚末端都有防滑贴设计(保证了我加上增高柱以后也不会因为摩擦力不够而脱落)
支架臂和显示器背面拥有触点,从而保证显示器支架与整个背板都能在ARGB的笼罩下展现他的美
显示器背光效果,通过菜单的调整显示器背面在明亮的环境下也是依然能够显示器出他自己的独立色彩,并且在黑暗的环境中他也能显示出他自己的美
显示器上下部有很大的散热孔,保证了显示器的散热
支架臂的理线孔为了后背的灯带可能稍微地设计有点缺陷,从底部出线,这个位置真的比较反人体工程学,希望设计师能够发现这个问题哦:
由于高亮度以及MINILED需要高强度散热的特性,显示器内部加装有风扇散热,在安静的情况下你能听得到风扇转动的声音,通过分贝仪测量出风扇声音最大不到60分贝,但是如果您处在安静的环境下,风扇的声音可能会对你有一定的影响
显示器接口方面具有多样性,按照图摄从左到右依次为:电源孔(首次操作盲操会有一定难度,因为接口较为紧实),USB上行接口,USB两个下行扩展口(但是没有同时配备USB上行线),type C接口,DP1.4接口,HDMI2.1接口x 2,3.5MM耳机接口。
支架为双导轨设计,保证了承重性
显示器支持上下左右前后掰动,但是这个竖向操作时候真的挺考验用户使用习惯的,因为他不仰起显示器面板会直接磕到边框!希望设计师能看见这个问题把产品的支架做的长一点。
可调节方向为正负5到20度,上下90CM,左右正负20度,垂直左右90度
OSD展示
整个机身上唯一的按键就是这个在雷鸟Logo下的这个旋钮,不知道是我的旋钮问题还是都这样,这个旋钮有时候会有点卡限位,不知道是什么原因。
长按开机,然后四周旋转进入各个模式,单按确认,符合基本的固定操作方式。
游戏模式,因为是支持Freesync并且兼容G-sync所以设置内没有G-sync的选项,只有Freesync,但是这个暗部提亮实际上操作不明显(看我下方屏摄古墓丽影游戏的展示),响应时间分为3个模式,但是本身的默认就够用了,游戏准星由于我自己的原因不会用,所以我也不知道咋展示(我的ROG也带从来没用过),实时刷新率是在右上角通过屏幕自己的内部算法直接在屏幕上体验当时的刷新率
显示:这个miniled的控光,就是降低发光条件,然后让你觉得屏幕色彩更加的统一,减缓屏幕发白的表现,但是我不想要这个功能啊,因为不能调亮啊
别的都是正常的显示器调整参数,伽玛的调整不知道采用哪种标准,怎么手动调整感觉变化不大,最后直接就是用自动了
输入源,一般在用户没有主观选择时为自动分配为先开启的设备,并且如果是想要使用完全体的4K 160HZ显示器还是必须要使用规范的DP线材,使用随机器带有的HDMI2.1线材也只能是4K 144HZ,使用TYPE C时候如果笔记本功率超过显示器输出的90W功率推荐同时插上电源后开启HDR。
情景模式,提供了几种选择,比较有特色的是AdobeRGB,DCIP以及一个电子书模式了,因为电子书模式把显示器直接变成了黑白墨水屏
电子书模式把显示器直接变成了黑白墨水屏,减缓了刷新次数并且通过黑白的颜色对比减少对眼睛的损害
设置,这里面最有用的就是KVM了,双设备切换,但是我朋友的MACBOOK PRO不兼容,然后我自己的另一台电脑去做UV打印了,没有电脑让我来试验这个问题的最优解决办法到底是MAC兼容问题还是我的显示器有问题。所以对于使用这个功能的用户推荐使用双Windows系统
所有调整展示
外观展示
屏幕侧面大家都是新款的显示器所有侧面窄边框的数据都是基本上差不多的距离1cm的宽度
但是下部的窄边框让雷鸟在大大下巴的时代也仅仅只有1.5cm的厚度
但是由于又把控制摇杆制作在了正面的底部,所以强制制作的四周超窄边框感觉又有点不伦不类了,因为实际上是可以把摇杆放在显示器背面来进行操作的,结果造成了正面的最高处比别人家更加的宽大了算是设计师自己和自己的设计初衷进行了一个博弈?
性能测试
先进入工程模式:可以看见屏幕型号为SG2701D01-3为来自华兴光电的一块VHA屏幕。
性能测试使用的是SpyderX Elite色温设定为6500K,亮度设定为120cd/㎡(偏差不超过±5),光度为2.2
使用屏幕测试坏点软件也可以看出屏幕的素质和IPS屏幕的素质比确实有点差强人意,但是胜在价格比较好啊
通过同图片和IPS屏幕的2K和4K屏幕对比,显示器的色准确实稍微的差了点~!~直接放一张我的3连屏一张图的对比图就能看出来了我本身车身为灰色
漏光测试环节(禁用动态背光).相机设置光圈f/4.0,ISO 100,首先是1/4s快门下的结果.,黑色确实是超级够黑,漏光效果在miniled加持下确实很严谨
可视角度测试,在侧视角度下色彩与亮度均表现得很一致,好评吧.
刷新率测试:
进入刷新率测试网页并进行相关设置(Chrome浏览器):
http://www.testufo.com/#test=fra ... d=none&pps=3840
Count Of UFOs:视情况设置
Background:None
Speed:3840 Pixels Per Second
1. 相机设置为1/30快门进行拍摄,并选择效果最清晰直观的照片作为测试结果.
大家最关心的MiniLED光晕方面,虽然采用了1152分区的规格,但由于物理特性不可避免的依旧会产生一定的光环效果.
鬼影测试比较:
https://www.testufo.com/ghosting ... o.png&pursuit=1
(相机快门速度1/640)只能说素质确实还不错,对得起那1MS的GTG响应
屏摄展示
以下屏摄均采用sony a72+40mm焦段拍摄,仅做了后期的分辨率缩小,无任何裁剪以及色彩亮度修改.
视频以及游戏模式下的不同效果展示,图片采用相机直出未做任何修改
视频颜色由于固件问题依然还是稍微有点偏红,在OSD菜单的色彩模式——自定义调节——红色减少
网页滚动除去由于网络的波动造成的缓存时间,整体流畅度很顺滑,如果使用罗技的无极滚轮可以做到一镜到底
游戏画面我也说不太清楚,但是效果受限制于色准为2左右,但是刷新率为160HZ,所以虽然颜色不那么准确,但是你玩时候流畅度没有什么问题(显卡需要跟得上)
两个3W音响声音效果测试:声音采用仓木麻衣的母带声源,保证质量以及声音的损害最小,由于没有杜比认证并且喇叭功率较小,声音的纯度不怎么高,并且声音的大小范围一般般,然后声场的调节基本没用,算是可以听个响的阶段。
总结
优点:
·1.,显示器支持HDMI2.1和TYPE C的输入,让主机以及mac用户都能在一台显示器上进行显示操作。
2. 由于采用了miniled的发光方式,所以产品的黑色黑的很完全,并且1152的背光区间也让显示器有很好的显示分辨区间
3. 显示器的RGB灯光包括了整个后部,不管是支架还是后背板,让喜欢RGB的用户都能感受到RGB带来的100%的心理性能提升
4. 官方自带一个伸缩的显示器耳机支架,让不喜欢买耳机支架且使用耳机的用户摆放更加的工整,对于我这种多屏幕的用户来说,要是这个耳机支架采用快拆形式并且可以左右都能摆放就好啦
5. 显示器还自带有理线槽,让用户可以把线材藏得更加美观
6. 采用了FAST HVA面板,做到了1MS的GTG响应,比我的PG32UQ反应更加灵敏
7. 有莱茵低蓝光的认证,但是我一般都是不开的,对色准的判断有很大的影响,但是对于保护眼睛的用户理论上有用。
8. 峰值1600nit的亮度理论上你坐在屋内阳光充足的房子里都能看得见,并且支持HDR1400,都能很好地感受色彩
9. 并且兼容Freesync和G-sync,记住是兼容,所以G-sync的完全性能还是发挥不太出来的
10. 支持KVM,可以做到一套键鼠控制两个主机!该功能想本来放在第一位的,因为对我我这种多电脑的用户真的很实用,但是对于有的用户来说这个功能可能一辈子也用不上几回
11. 本身带有瞄准准星,我一般也不怎么用,因为ROG早就带了(主要是我本来就看见人,他在桌面上一个很大的位置,我根本就更加看不见人了!)
12. 自带2个3W的喇叭,音质我在前面已经有视频展示,虽然声音不大并且音质因为没有杜比认证,但是胜在你要是监听设备坏了,你还是能听个响的
改进方面:
1,显示器价格在miniled里面是很有性价比的价位。但是性价比的突出也让这个屏幕的数字参数上不那么理想,因为上1w多的miniled的色域以及色准都很出色。
2.由于机身采用了白色作为辅助色彩,并且因为miniled的高发热可能会让白色变黄的时间有了很大的缩短,并且白色在后侧经常调节产品左右上下的触摸位置,对于手汗比较严重的用户打理起来比较麻烦。
3.产品虽然支持俯仰以及旋转调节,但是在旋转时候就算是调整到最高位,在不把显示器调整为仰视就会经常性的磕坏边框,希望设计师在下次的设计中能够发现这个问题!对于我这种毛手毛脚的用户真的会磕坏显示器外框啊,掉漆真的不好用啊
4.产品虽然做了超窄边框,但是不是超窄后盖,所以把摇杆等设置位置放在最下方可能造成的产品超窄边框的设计有一定的局限性了,虽然是为了保留Logo指示灯来让用户知道现在的显示器状态(正常使用时灯光是不亮的),但是你引以为傲的超窄边框又没了啊
5.现在的显示器的适配器一个比一个做的大, 但是苹果已经开始用氮化镓了,希望雷鸟也可以考虑考虑哦,要不桌面理线需要给他留好大的一个位置
6..mac的type-c适配好像有点问题,功率太小了90W对于MACBOOK PRO使用有一定的性能局限性
7.显示器支架的可调整范围稍微有点少,我的另外两个的高度都比雷鸟的这个范围要更加的大,如果和别家显示器组成多屏幕可能需要增加点可调节范围,从而为了更多不喜欢购买显示器支架的用户增加点考虑
8. 架臂上的理线孔,建议把它做成稍大的椭圆形,现在这种设计对于桌面没有理线孔的玩家来说,这个理线孔就是摆设。首先入口出口都很窄,穿线很麻烦,其次是斜的,要从底部穿入中下部斜向穿出,某些线根本穿不过去。这个设计只能说聊胜于无,因为要是使用光纤线材的用户这个玩应直接把线材干弯了,传输效果大打折扣,
9.有USB的上行扩展接口,但是为什么不给我标配USB线材啊!!虽然有TYPE C但是不支持菊花链,这个USB扩展并不能完全发挥性能啊!!!雷鸟你应该知道的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