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想要这个 于 2024-4-20 22:11 编辑
退掉之前那部有过片问题的玛米亚6之后,一直想要重买一部,然后一机一镜,胶片机大圆满。过去引用过的,人生只有两种悲剧,一种是得不到想要的东西,另一种是得到它—如此看来求而不得也未必那么遭。比如抓耳挠腮想要找第二部玛米亚6的途中,买了一部禄莱3.5f双反。66中画幅,便携高画质,非常合理。
禄莱双反的版本一笔烂账,机身众多之余,每个机身对应的型号也有不同写法,同一个机身同一个型号还有不同的镜头,同一个镜头还有不同的光学结构。假设非组装机,序列号是最好的确定版本的办法,我会把我用过的资料网站贴在底下。而作为购买建议,建议不购买,一般用户优先选择经过可靠保养的可以退换的相机。
我手里的这部购自芬兰Kamera Store,标注为已修复,看起来应该是Rolleiflex 3.5F Model 3 K4F,产自1960-1965之间。名字里Rolleiflex区别于Rolleicord,后者资料说是结构更简单售价也更低的禄莱双反。在一个1969年的广告单里,Rolleiflex 3.5F的售价为 179.50。这一差价也反映在如今的二手市场上。
说回名字,3.5为相机拍摄镜头的最大光圈,F通常对应后期机型,区别于早期的3.5C等。3.5E的部分机型与3.5F同时销售,前者没有内置测光。Model 3或者有时候能看到type 3是基于两个不同出版物的分类方法,二者并非一一对应。最后的K4F资料不多,看起来应该是相机本身的生产代号。
这部禄莱3.5f是我用过的第一部双反,刚一上手非常别扭,捧在胸前低着头拍照总感觉端也端不稳,到底是要张开手肘还是夹紧双臂呢。测光-调参-构图-拍摄这样的流程意味着相对缓慢的节奏。如果想要看着毛玻璃实时改变快门光圈,即使保证曝光正确也要准确的肌肉记忆,而估算不同光圈在不同距离的景深范围恐怕也要喂进去大量底片。想到这里有种此生无望的感慨。
好在实际拍摄中用不到那么高超的技巧,摆好位置之后静静等着。有的时候等不来照片,会等来搭讪的人,邀请他们透过毛玻璃往外看看,也看看对方炫耀一下仿佛不存在的x100vi,“要给你和你的相机拍个照吗?”实在等不到拍不着,就干脆去拍不会走路的花花草草。所谓的决定性瞬间,是每一个你回不去的瞬间。
最后来讲一下配件。禄莱双反镜头的镀膜非常脆弱,刚开始不熟练我甚至会直接握到镜头玻璃上去,盖一片滤镜应该是低成本的保护方法。原装滤镜减光且偏黄,国产禄莱口转39mm的转接环和滤镜据说效果不错。不同机身对应不同卡口大小的滤镜,通常是bay i - bay iii,购买的时候可以查看一下。禄莱原装镜头盖是两片铰链连接的盖子,用起来不太方便,我现在用两块39mm镜头盖盖着。此外我还找来了近摄镜rolleinar,购买的时候同样看好卡口。我这套rolleinar 3是放大倍率最大的一组,用下来画质损失不多,不过怼得近了需要考虑毛玻璃跟镜头的视差。我拍了很多废片,川内伦子可不是那么容易模仿的。
通篇讲下来仿佛对3.5f的观点有点负面,实际上用它我拍到了近几年最喜欢的一张照片。对我来说拍照的迷人之处在于偶然性和由此而生的隐喻。ai也好,视频截图也好,预拍摄也好,最终对画面的观测和选择不也充满偶然么?不过实际拿着这部古早相机,在糟糕的光线中缓缓吐掉肺里的空气,收紧核心,在老旧相机蒙皮的味道里按下快门,偶然性流过身体。忐忑三天之后见到底片,曝光准确焦点清晰,像是漂亮打回一个宇宙发来的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