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今天的固态硬盘测评有点非常规~!用一块企业级固态硬盘对比消费级来做测试 大伙印象里是不是觉得企业级的表现一定会比消费级更好?特别是当下正火的Ai应用上面,频繁且高强度的读取行为,在消费级硬盘上的表现会不会疲软?这期内容就在Windows环境下的以个人生产力平台出发,看看两块硬盘的实际表现会有什么差别 这不是服务器级的那种特别硬核的测评哈~欢迎专业的大佬来跟咱交流交流,给咱指点指点!
现在不少电脑配件都在往Ai的方向上做,除了显卡,还有Ai CPU,Ai电源,今天测评的西部数据WD Blue SN5000也来凑了波热闹,这个型号面向的也是设计创作、Ai领域的用户,从数字上就能看出它有别于SN580\770\850这种常规三位数的型号
那这固态硬盘怎么就能跟Ai搭上边了呢,今天给也给它上点强度,找来了个国产小海豚3.2T的6536企业级固态来做陪练基准,虽然这不是他们的最新型号,但SN5000能不能颠覆一下大家,消费级表现不如企业级的看法呢?
Ai应用的需求不止有显卡
这里有个疑惑,本地化Ai应用不都是吃显卡的嘛,怎么就吃硬盘性能去了呢? 在当下的AI应用中,生成式AI(如Stable Diffusion)对硬盘性能的需求是比较突出的。这类AI应用不仅需要处理大量数据,还要频繁地加载和保存大型模型文件及扩展,尤其在涉及图像和视频处理的AI任务中,需要高速传输与高写入耐用度的SSD来支持模型训练和推理过程, 所以硬盘的读取速度和容量成为关键因素
除了大伙最熟悉的SD,大型语言模型(LLM),如**系列,这些模型在处理自然语言任务时,需要快速访问和存储大量文本数据,大伙常听到多少多少亿的大语言模型,如果是本地化部署,也挺吃硬盘的随机读取性能和容量,虽然运算大头都是GPU去完成,但好的固态硬盘确实也能起到加速Ai的效果,也就跟今天的硬盘搭上边了
硬盘设计倾向
所以面向那么多不同的应用,企业级硬盘有划分写入密集型或、读取密集型以及综合些的型号,消费级上就很少看到这种划分了,这次的SN5000虽然官方没有明说,但我测试下来感觉它是款读取密集型的产品,毕竟面向的是内容创作者、Ai创意方向大量需要读取的用户群,这期的测试也会集中在读取性能上去做
SN5000基本参数介绍
从纸面参数上看,顺序和随机读写都会比SN580要高一些,都是5年的质保,而4种规格的SN5000都给出了一个175万小时的MTTF平均故障间隔时间,算是给数据安全打个预防针,对于内容创作者来说,这点挺重要
但官宣始终是美好的,就像满大街的7400MB/s顺序读写固态硬盘,实际在Windows系统里除了跑分根本见不到,还得实践出真章
测试平台介绍
测试平台用的一张七彩虹的B650M+7800X3D,两个固态位都是直连CPU通道的,直接用锐龙的核显,把直连的PCIe*16留给这张小海豚6536 3.2T,以减少测试时的延迟,而2T的SN5000除了温度测试都会在散热马甲下进行,按理说现在组新的工作站应该会选锐龙的更多吧?
常规软件测试
首先是喜闻乐见的CDM8环节,从跑分上看,小海豚6536除了Q1T1阵列的4K读取,速度基本上赢一大截,相比现在随处可见的7000MB/s的PCIe4.0硬盘,SN5000的跑分表现更像“甜品级”一些,但实际应用往往不是一个理论跑速就能涵盖完的,我们再来看另一个我很喜欢的软件游戏加加的硬盘跑分
小海豚6536
SN5000 2T
在游戏加加硬盘性能得分里,SN5000的得分反而比小海豚6536还要高,不过有个BUG就是显示的容量是C盘,而不是SN5000的2T,跑出来的随机写入速度和延迟,和CDM8的成绩不同,两者都差不多
再通过ATTO测下不同文件长度的读写速度,在512B-1MB的小文件上,SN5000的读取速度都是稳胜小海豚一头,之后的大小SN5000以4.4GB/s的写入和4.8GB/s左右的读取稳定执行,小海豚在2MB开始大小的读取速度开始反超,但和写入速度一样有些些波动
再用HD TUNE测试下随机存取,从离散图上看,小海豚的随机读取时间有点“下雪”零散飘逸,SN5000这边只有零星几点,在底部成绩单上,SN5000不管是IOPS还是平均读取时间,最大读取时间以及平均速度,都远比小海豚要漂亮很多,如果型号遮住,我自己应该也会误以为SN5000才是企业级硬盘,我们给两个硬盘再上一点强度。
SN5000 2T
在Aida64 的随机读取全盘测试里,2T的SN5000以22分02秒完成,平均1362MB/s,最小读取速度都能达到1006MB/s,呈现出来的波浪起伏是往上冲的形状
SN5000 2T
反观小海豚这边,它的容量会大些,完成时间要近半个小时,和CDM8跑出来的漂亮成绩不同,最大读取能到2306MB/s,但最小读取速度只有18.4MB/s,而且不是偶然,而是起起伏伏反反复复,这波浪线也是CDM8这种展示最高速度的跑分软件,反映不出来的,会更加契合高强度读取时候的真实表现,所以前面我说SN5000是读取密集型固态这个观点应该没啥毛病,这样的调教确实更适合内容创作和Ai读取语言模型去用
测试时我总想着小海豚这盘,作为企业级,虽然不是高端型号,但不应该这么拉跨啊! 于是我测完2T的SN5000之后又给它复测了一次,黄色的线条是SN5000,绿色的是小海豚6536,虽然最小读取速度稍微提到了53MB/s,但全盘用用时比上次还慢了近6分钟,哎,不摸底还好,一摸底感觉自己先前买的这个小海豚贼亏
我们再来测试下SN5000的温度表现,在室温27度,主板第一槽无散热马甲覆盖的情况下,一次HD Tune的200G混合读写测试下,主控最高温度会涨到71度,颗粒也是71度,因为是裸平台测试,没有机箱风扇的风道辅助,这个温度塞到没辅助散热的笔记本里问题也不大
在装上主板马甲后,HD Tune混合读写200G后,主控温度能下降个9度,颗粒最高只有56度了,不过这个幅度受主板马甲设计和主机环境影响,如果有机箱风道的话,温度会更凉快,我上次SN580测试的时候就是,当时没有说明还造成了一些误会
最后我顺便测了下半盘脏盘的表现,CDM8上的成绩没什么波动,HD Tune的200G混合读写也一样是没什么波动,这也是nCache 4.0混合SLC全盘模拟的一种优势吧
软件推荐
原厂固态还有一个优势就是在软件生态上,除了Dashboard仪表盘用来更新固件和监控硬盘健康状态,我推荐数据有保密需要的用户,用下WD Security来进行硬盘加密,防止资料外泄
总结
这次测试下来,小海豚的表现让我有些意外,可能它在Linux系统或者多用户并行同时读写的时候,才是它发挥的场景
SN5000测下来,它也不能简单的当作是SN580的升级版看待,虽然用的都是nCache4.0技术,但从实际测试表现来看,确实有针对Ai等多媒体创意类高读取需求做调整,加上不高的运行温度,也适合位置拮据的笔记本加装
这么久才出款新型号,大厂的产品策略跟一些喜欢型号海、铺市场的品牌还是有些不同,概念向的打法可能对股价更有帮助吧,不知道你们对这款“Ai”向调教的SN5000有什么看法和见解,欢迎评论区里畅所欲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