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JJfeetoffguroud 于 2024-9-16 22:11 编辑
时隔一年多,这辆毕业车也终于迎来了定妆,相比于去年新车落地的时候,这辆车还是有一些明显的变化的。渲染气氛的话就不多说了,大家可以去看当时发的帖子。今天主要来讲一讲这一年来的使用体验,和最后改换、升级零件的一些思路和想法。
这辆车总体来说里程数不多,一年来也就骑了4000公里,主要是平时上下班通勤用C3 V1,家中骑行台训练用的是AX-Lightness VIAL EVO Ultra,加上周末还要带娃上课陪读,确实没太多时间骑户外,所以公里数也就不会太高了。但由于是自己买的第一台碟刹钛车,所以我对它在骑乘方面表现的期待程度远高过之前买过的所有圈刹公路车。
先从路感上来讲,在平路巡航的时候,钛合金车架要比碳纤维车架“柔和”一点,当然这种感觉可能和我之前用管胎打高压也有一些关系,只要碰到一点点颠簸就会感觉很弹,而钛合金车架就没有这种很“跳”的感觉,中长途骑游舒适性提升了不少。
另外,我在大力摇车的时候,又会发现五通的刚性比碳纤维车架要好一些。我之前LOOK 795用的是自家的BB 65超大五通,而AX用的是BB 386 EVO,这两个规格其实都不是螺纹的,而NO.22采用的是当下流行的T47 68mm规格五通。
除了维护方便之外,最重要的就是完全不用担心异响问题,曲柄我用的是EE Wings加上LIGHTWORKS定制的盘爪和Carbon Ti的正负齿盘片,这两个零件虽然都是碳纤维的,在保证轻量的同时又有刚性,所以我在上坡摇车时候确实能感受到发力特别直接,没有软趴趴的感觉。
既然说到了路感,轮组和轮胎的选择,或者说胎压的高低,其实比车架本身更能对它产生影响。去年新车落地时候装的第一套轮组来自TUNE Prince & Princess陶瓷花鼓+SAPIM CX-Ray辐条+NATWIN P50轮圈自编,这是一对有沟准真空轮组,虽然我用了真空胎垫,但我一开始还是使用了米其林Power Cup 25mm的开口胎搭配某国产的超轻TPU内胎使用,这个组合实际用下来其实还可以,但是内胎爱跑气的问题还是挺难受的。
后来,这套轮组恰巧被我公众号里的一个上海同城的粉丝收去了,所以在去年冬歇期(冬天以骑台子为主),我就开始考虑做一个能称得上“毕业”的轮组,最后选择的是TR01花鼓+MCFK新款的35mm+SAPIM Super CX辐条自编,整组重量为1058 g,这依然是一个内宽21 mm的有沟准真空轮组,但我这次放弃了装开口胎的想法,而是直接入手了米其林新推出的一个28mm Power Protection真空胎,也是今年中国国家自行车队出征巴黎奥运会,吕PRO车上的同款轮胎。
看名字就知道,这款真空胎主打一个防穿刺,实测320 g+单条重量也能知道这条真空胎“用料”有多足了,毕竟我们在户外骑车,尤其是那种100公里以上的路线,其实最底层的诉求不是车有多轻,而是不爆胎扎胎、不浪费时间换胎、不叫货拉拉!相比去年使用的Power Cup开口胎,这款Power Protection不再是光头胎的设定,而是在中间区域增加了闪电造型的花纹,两侧还设计有沟槽。最大胎压是85 PSI,经过SRAM官方的真空胎压计算器计算,我最后让技师打的胎压是65 PSI。
在更换了真空胎了之后,在骑行过程中能感受到最直接的变化就是巡航舒适度大大提升,真空胎的低胎压能消化更多的细碎颠簸,同时28 mm宽度似乎气动性能也有一些小幅上升。但是在上坡、上桥摇车的时候,因为相对开口和管胎较低的胎压,所以你能感觉到有一些明显的卸力,这个可能需要一定时间去习惯。
不过,相比同样有真空款的Power Cup来讲,我个人认为这款Power Protection在一些湿滑路面和耐用性上表现会更胜一筹,当然前提是你要愿意付出更换它所带来的高达200g+的增重Debuff。因为除了本身重量比开口胎重很多之外,虽然真空胎是无内胎系统,但是在真空胎垫、气嘴和补胎液三个方面上还是会增加不少重量的。不过,如果从宏观上来看,出门骑车倒是不用再带内胎、撬胎棒和打气筒了,这也算是减重了,同时还能释放一些车座尾包空间。
这次定妆还有一个部件算是一个大幅升级吧,就是这一对FAVERO出品的Assioma PROMX-2功率计山地锁踏,单只重量仅192g。可能有人会问我为啥不买公路版本?对我来说呢,首先公路版本身边已经有朋友在用了,又是经常一起出门骑车的,就不想搞一样的东西了;其次就是因为我这辆NO.22原本就是All-Road定位,所以无论是装公路锁踏和山地锁踏都很和谐,既然这样我就入手了这一对今年上半年发布的新品来玩玩。
安装、设定、调整都没有难度,固件更新也是出奇的块,美中不足的可能就是说明书、APP应用等没有中文语言,当然对我来说没啥障碍,毕竟我IPhone都用的英文系统哈哈。这对锁踏原厂附赠一套SPD山地锁片,我为它搭配的是一双葡萄色底的FIZIK X4 Gravel锁鞋和一双偏春夏用的白色FIZIK Vento Proxy X3 Gravel锁鞋。虽然以前我也骑山地车,但年代比较久远,当时也没有什么功率计可以玩,还是感谢科技的进步吧。有了锁踏功率计,码表上的数据就又能丰富一些,最重要的其实就是能实时监测左右脚的踩踏平衡、平滑度和效率。
再来说说这套变速吧,也就是全新的SRAM RED AXS E1单盘电子部分,和落地时装的那套新款炫彩SRAM FORCE AXS相比,重量减轻这种大家都知道的点无需多说,最关键的是夹器的间隙调整也更方便了,还增加了来令片触点的行程调整,刹把的手感提升了不少,这可能是由于手变头内部的推油结构改变的结果,捏起来比我之前那套新款的FORCE AXS还要舒服,甚至真的用一根手指也能轻松把车刹下来,另外摇车也没有蹭碟的情况。
顺便说下在碟片方面我也有了较大改动,没有买新款的RED碟片,而是买了Galfer碟片,且前后都是140mm规格,对于我这种小体重且没有太多长时间下坡需求的人来说,这个制动力是足够了。来令片还是RED自带,我的想法是等原厂这套消耗完之后会买Galfer配套的来令片用,主打一个不浪费。
更爽的是,左右手变顶部内侧都新增了卫星按钮,能和我的Wahoo BOLT V2联动,左右翻页、确定选择之类的能直接按动卫星按钮操作,不用伸手去按码表上的按钮,安全又快捷。只是这次RED手变上的变速按钮面积变小了,按的时候有点不习惯,还需要多骑一下适应适应。变速效率么也就那样,和老款RED没啥大区别。不过我反正是1*12s的单盘,不涉及前拨的情况下其实是没有太大所谓。
最后来说说车上搭载的这些附件吧,首先你们会发现我这一根TUNE把立用了一个整合式的前盖码表架,这当然不是原厂的,而是由骑途科技根据原厂把立的前盖造型去搞的定制版本,所有把立上的四个锁定孔位都是激光定位,造型也是尽量和原厂保持了一致。
其次,车头包和车尾包来自于Ed Wonder,够大够能装,金色字加上粉色拉链头也很有逼格,关键外皮是防泼溅设计,还能提供一定的防水性能。
还有大梁下面这一根用GAF绑带固定的SILCA第二代便携式打气筒,它虽然大多数时候是充当装饰用,但实际打气还是挺好用的。
而骚气的GRO涂装水壶则是来自于国内的“運氣製造”,这家公司是真的敢下血本搞水壶这种消耗品,据说产品是通过SGS、CNAS、中国计量认证报告的认证,在不损失挤压手感的同时让水壶变得更“干净无害”。
这辆“毕业车”就先分享到这里,预告一下国庆节之后还会有一辆目前在国内半职业公路车赛事中频繁登上领奖台的纯气动车落地,到时候再给大家分享。恩,LIST最后再发一下吧: TUNE Geweih 弯把 TUNE Geiles Teil 4.0 把立 TUNE Carbon 天平座管 TUNE SpeedNeedle 坐垫 TUNE Wassertrager 水壶架 TUNE FusePlugs 3D打印把堵 God and Famous 头管垫圈 God and Famous 炫彩碗组盖 God and Famous 打气筒绑带 SRAM RED AXS E1 手变 SRAM RED AXS E1 夹器 SRAM RED AXS E1 后拨 SRAM RED AXS E1 炫彩飞轮 SRAM RED AXS E1 炫彩链条 Galfer 140mm 中锁碟片 EE Wings 钛合金曲柄 Lightworks 碳盘爪 Carbon Ti 44T 正负齿单盘 Tactic TR01 花鼓 New MCFK 35mm 轮圈 TUNE 21mm 真空胎垫 Sapim CX Super辐条 S Parts 钛合金炫彩把立螺丝 S Parts 钛合金炫彩坐管夹螺丝 S Parts 钛合金炫彩盘钉螺丝 S Parts 钛合金炫彩碟片中锁盖 S Parts 钛合金炫彩天平螺丝 S Parts 钛合金炫彩水壶架螺丝 S Parts 钛合金炫彩前叉铭牌螺丝 S Parts 钛合金炫彩夹器安装座螺丝 S Parts 钛合金炫彩后拨转轴螺丝 S Parts 钛合金炫彩后拨导轮螺丝 FAVERO Assioma PROMX-2 山地功率计锁踏 FSA T47 68mm 中轴 THM Mandibula 碳轨坐垫底衬 Michelin Power Protection 28C真空胎 Mucoff V2 炫彩真空气嘴 Lizard Skin 把带 骑途科技定制把立整合式码表架 運氣製造GRO水壶 SILCA IMPERO ULTIMATE II 打气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