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开始今天的分享之前先让我说说对极星2的最初印象:
虽然Polestar 1的问世同时也将Polestar这个品牌头一回让我这个从来没有买过甚至可以说好好关注过Volvo的人也开始注意这个品牌,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去研究下Polestar 1那是个真正既要又要把纯电和内燃机结合理念玩的十分朝前却又无以为继的产品,简单来说就是看看就好,直到后来的Polestar 2,但凡玩过性能车玩过改装的朋友应该都清楚这是什么,Polestar是瑞典的,Ohlins也是瑞典的,别说只是在国内哪怕是放眼全球把Ohlins作为原厂件形式装配在量产车身上的车企我印象中真的不多,于是我记住了这个车型:Polestar 2.
不过当时大概2021年左右这款产品的定位和价格以及那时候我依然还陶醉在拯救失足油车中不能自拔的心境确实让我错失了体验的机会,同时惨淡的国内销量以及海外居然完全反过来卖的相当不错的抽象对比使得后来的Polestar停止了在国内销售Polestar 2,"专注海外市场"的程度甚至让这款车型月销过万经常出去旅游没准就能碰到甚至是打车打到...
然后么这个车24款的时候迎来了比较大的升级,相对于一台电车那是相当之大...居然三电全换,改款后的单电机版本居然还能从原先的前置前驱改成了后置后驱...这种改款在油车时代那绝对是闻所未闻因此惯性思考上也从来不会想到哪怕是电车还能有这样的玩法...只可惜看到改款发布就下了APP联系了销售一直守候着上市消息的我居然最后得到的回复是"因为老款国内卖的太差因此改款国内决定不卖"的消息,那时候我是真的删掉了APP彻底放弃了,谁又会知道在2024年的下半年居然工厂直接一次性批发给了非官方的经销售近百台(有个说法是98台)包含了单电机以及双电机但配置统统都是统一的丐版最后神奇地出现在了咸鱼...然后卖的当然也是远低于官方指导价格的"批发价",不过注意,这个车没有进上海的新能源目录,因为享受不到送牌哪怕是上海开出来的卖车发票,而我又正好有限制的大牌额度,简直...还等什么...
以上便是会有这篇开箱的始末,那么接下去我们就要开始来聊产品,聊驾驶体验,还有用车的心得,开始前还是要先说说基础的信息:
Polestar 2基于吉利的CMA架构,该架构为油电共享,注意如果你想单纯地理解为"油改电"我不想阻止你,但油电共享和油改电还是有着相当大的区别的,同架构同平台还在售的产品有Volvo的EX40/C40,不过这两款产品也都在今年年中结束了国内的销售接下去会和Polestar 2一样只在海外销售.
单电机有标续和长续航两款,但这批被厂商直接处理的只有标续,双电机有但作为城市内的代步小车双电机意思不大如果经常跑高速跨城我才强烈推荐上双电机.
电机功率490nm,这个扭矩确实很爽,但Polestar这个品牌对电机的输出扭矩控制非常注重体验,不会为了加速度牺牲驾乘的体验让车有串出去的那种感受.
电机功率200KW马力272PS,实测单电机在100km/h以前的加速几乎不会衰减,但100km/h之后就会明显衰减,因此就像前面说的如果经常走高速请一定选择双电机版本.
车重1967KG,虽然这个车我是看得出吉利想要对标的是Tesla的Model 3,嗨,谁不想把Model 3拉下马然后分一份销量呢,都眼馋死了好么...但大概率还是因为油电共享平台需要照顾的以及优化的不够彻底,这个车重就69度的三元电池来说确实不能算优秀,要知道我自己家里2020款三元电池的标续Model 3虽说电池容量小但能耗优秀车重才16xxKG.
标续电池69度三元电池,因为能耗的不够优秀唯有增加电池容量实现更高的续航,这一点其实是国内新能源的一个普遍现象,Tesla是优化能耗然后用小电池一样可以跑更远于是最后整车重量控制的非常优秀,不够69度CLTC续航里程为670KM确实不算低了,败24款改款所赐.
实际能耗:17度/百公里左右,这个车从海外网站能耗表现的查询数据结果再到我自己实际目前开了近1000km的累积综合能耗数据,像极了我之前那台ID.3的表现,这个车有热泵动能空调制热的能耗并不高,但245的胎宽以及较早的平台对于风阻系数的优化缺乏是这台车能耗下不去的根本原因,哪怕已经在改款的时候换上了新的三电.
这是一台跨界车,所以是轿车的身体,SUV的底盘,最后掀背的后盖,把实用性拉到了极致,只不过后排的空间舒适性确实反向的降级,这个后面会提到.
好了,该知道的介绍了差不多了就让我们正式开箱吧,Polestar 2的车头一眼Volvo...其实设计的挺漂亮的,北欧的简约风,标志性的大灯.
然后车尾其实单独看也挺阳刚挺帅气的,早早地就用上了其实现在才开始主流化的贯穿式尾灯,搞搞翘起的车尾箱高度.
但如果侧过来看整个车身线条的话就会发现很不对劲,就好像车头的设计师和车尾不是一个人,两个设计师分别设计了两个部分最后凑在了一块,往好的想实用性够强丑就丑点吧,但再看看EX40/C40人家是真漂亮我这台明明定位更高的Polestar原版货怎么有种山寨货的视觉冲击感了呢...
虽然Polestar 2已经标配了LED大灯,但这个车型还有Pixel像素大灯可供选配,当然是花钱的,当然也和我们这批处理车完全就无缘了.
24款和老款最大的外观区别就在于中网,24款改成了封闭去掉了格栅,我个人更喜欢老款的风格,因为新款会在封闭的中网正中间非常明显地打了个"补丁",北欧不是主打简约设计嘛?这搭乐高似的玩法能称之为简约风?
换个角度,Polestar所有旗下车型的车标都是和车漆同色的,这点深得我心.
因为是定价30W起步的车型...省略号足以证明我的无语,但不可否认用料上Polestar没有一台车是含糊的,而这个白绝对是我曾经从来不会想要选择任何一台车漆色但Polestar绝对要买一次的广告色,Polestar的白非常干净搭配默认的黑色饰板形成的熊猫色配色非常契合北欧的简约风,用我的理解就是大气和极简.
日间行车灯灯带.
由于确实是SUV的底盘,所以全车最下区域周遭一圈都有未喷漆的塑料饰板装饰,这个的设定其实是没有车漆不容易被SUV长走的烂路所溅起的砂石划伤车漆,方便烂了直接更换省时省力.
前门下方贴的车型以及电池容量和电机功率,蛮有意思的设定,不喜欢可以自行移除.
由于是油电共享平台,快和慢冲并非共存在一侧而是两侧分开,这个设定好像早期确实很多共享平台会这样做大概是因为一侧是油箱的注油口所以直接更换的缘故吧.
慢充在车身左侧.
快充在车身右侧,都是类似加油盖那样的手动开关,然后多了一个用于未充满断电拔枪的按钮.
车尾单独看是真的帅,特别是这个尾灯,直上直下线条异常硬朗.
后备箱看似不大毕竟本身车也不大,但一来是掀背开口够大,然后就是后排座椅再放倒立刻容积量哗哗上去,属于工具车属性拉满的配置,要知道SUV的屁股是不凸出来是类似两厢车的尺寸,但轿车是凸出的深度更长.
除了下层还有置物空间外,这个上层单独的翻板我是真不知道怎么利用的...有知道的朋友麻烦提醒我下感谢~
电控尾门.
右侧的"浙江豪情"车贴是因为这台车属于吉利浙江台州工厂所制,我知道可能有人会到手就扣掉,毕竟在他们眼里"Polestar"是一个北欧品牌是绝对的合资货,但我想展开说说我个人的看法:
Polestar隶属于Volvo,算是Volvo当初收购来的一个改装品牌,然后Volvo后来又被吉利所收购,虽说无论是设计,还是调校,以及最后主力的销售市场统统都是海外,可我依然把Polestar看作是一个国产品牌,品牌的拥有者是我们自己的吉利,产品生产也是仅限国内制造,所以这个"浙江豪情"我不会揭掉,甚至我觉得挺自豪的.
明显油车时代的产物...其实是AM/FM天线.Polestar的产品都有硕大且无法打开和遮挡的天幕,是不是因为北欧天气较冷但又阳光比较充沛所以他们需要时刻给自己车内营造阳光房的用车感觉?反正我是上海的冬天提的车目前感觉良好就是不知道明年夏天会不会被晒死在车内...
超窄边距的车外反光镜,和车内的车机屏幕边框厚度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我先来说说这个后门(后排),开口是真的窄,这种狭小的开口在我看来也就是猫猫狗狗还有小孩能够上下车稍微不受到影响,成年人那是真的要靠钻和爬...
后排的腿部空间也是极致的尴尬,确实也只有猫猫狗狗还有小孩可以胜任了...但这个车居然给了后排空调的出风口,还给了后排的座椅加热.
看看这后门门板小的...
前排就明显正常了,这车敢卖30W我是很难理解的,哪怕你北欧人再如何宣扬环保啊,回收材料啊,布艺啊,大块的冲压塑料哪里来优秀的质感可言呢...还有那根本不值钱的布料不要整天骗我保护环境...
主驾门板上的按钮,该有的都有一个不少,甚至那个最下面防止儿童车内开门的单独按钮,有孩子的绝对好评,这个按钮带记忆功能只要启用着车内除了主驾驶其它车门根本不能从车内打开.
藏在更下面水杯区域的座椅记忆.
迎宾踏板,这个车也正因为是油电共享平台的缘故,很多设计并没有激进到如今新能源的普遍现象,比如什么隐藏式的门把手啊,什么大屏幕减少物理按键啊,讲实话有些东西激进的反而会影响使用体验.
座椅电调,主流的都有多的也没给,腰托倒是有单独可调.
别看这个座椅没什么设计感用的还是不值钱的人造翻毛皮+布料,舒适性超乎想象...填充物较硬本以为会影响舒适,谁知道原来优秀的人体工学搭配较硬的填充物可以长时间提供足够的舒适性.
坐垫绝对不"小板凳",往前可以手动伸缩的大腿支撑绝对好评,成熟的东西有时候确实要比看上去标新立异的激进设计要来得更加务实.
同样我依旧要好好表扬的方向盘手感,看看现在新势力那一票五花八门的方向盘造型...什么椭圆的半幅的方形的还有女性化卖萌化各种,那么重要的人机交互硬件绝对应当把人体工学放在最重要的优先等级,这方面传统车企经过了多少年的迭代就是很清楚该是怎样的方向盘是好的完全没必要瞎寄吧乱改一通的,就是这多媒体按键虽然依旧是物理的但手感嘛...反正肯定不值30W的...
车机屏幕不大实实在在就是个Android平板还是上古版本所以边框大到那句话怎么说来着?可以停航空母舰?确实好久没听到这句话了...但用起来是真的好用一方面开机速度快毕竟就是个Android系统没那么吃硬件(芯片)这点很重要,有些新车机搞的很深奥结果冷车开机慢倒个车360的环影还要等个半天才出来,说实话作为城市代步真的不需要那么多复杂的功能.另一方面就是有Carplay功能,但必须是有线.
连通Carplay后的仪表盘界面也有地图的延伸要比自带的那个深色的高德地图(这个其实也是高德)显示体验明显增加.
这是未联通Carplay前车机自带高德地图的仪表盘画面延伸.
车机系统同样也保留了极简的风格同样也是非常成熟和优秀的车企长年累积下来的精华,比如这个车的驾驶模式就这么点,甚至没有什么舒适啊运动啊的切换,因为没有必要,就一个转向助力的三档可调,然后因为是电车动能回收3档可调,最后外加一个是否单踏板模式,绝了...前面一开始我也提到了490nm任何时候踩都非常线性输出不会突兀,动能回收搭配单踏板模式吊打极氪我试驾过的两款产品简直能媲美Tesla,所以说到这里我总结一下:优秀的车企知道如何把成熟的产品推向市场,不用开放很多选择看似在让用户自由组合搭配,实际上优秀的使用体验是一个维度的高低只要达到了足够的高度不用开放选项一样也能提供优秀的使用体验.
然后就是这个Android小面板居然还能支持OTA...车机居然还能支持蓝牙手机钥匙(听说不稳定最好还是带上物理钥匙),甚至...最近居然还有新的OTA已经发布...这一切都是我万万没想到的...
harman/kardon的音响,其实音响的用料并不高级,但调音和均衡器的调校拉高了预期的表现水平.
精致的空调出风口,满满的Volvo风,Volvo不会让车价降到那么低影响自己的忠实客户如今却让更高定位的Polestar来做到了...也是讽刺.
天幕靠近车头方向有一个映射的Logo.
虽然是油电共享平台但这个车居然破天荒地有前备箱...工具车是属性真的是拉满了...
前备箱的空间还真的不小.
猜猜看这是干嘛用的?
使用感受的部分
车子陆陆续续开了一些了,除了还没有出城走过高速之外,基本上各种路况逐一反复感受过,所以决定写一份小作文先把这500KM的用车感受分享出来.
虽说极星2的定价是朝着ID.3去的,但其实极星2的产品设计初衷定位却是冲着MD3去的...既抽象又割裂导致了极星2自我竞争力不知竞品实力严重低估总之,既然ID.3可以半价那么极星2一样也可以半价甚至更多,但依然在跟大家分享之前还是希望大家理解极星2的产品定位确实是要比ID.3高的,哪怕也就高那么一些些...
极星2官方说法是跨界车,其实嘛,就是拉高了底盘高度的轿车,这样说可能依然有部分人并不那么理解,所以我觉得有必要展开细说:这车是三相掀背,因此屁股是轿车的那种突出来的屁股,不是SUV那种扁平后尾盖,然后这个掀背就掀的十分到位,使用属性大大增加,毕竟如果是轿车那种传统的尾箱盖那装货能力就大大减小了.至于拉高的底盘嘛,不重要的,毕竟就连轮胎用的都是245/45 R19这样的规格所以其实就是一台轿车.
外形尺寸极星2和MD3(极星2:4606x1859 轴距2735,MD3:4720x1848 轴距2875),规格上一样其实也很MD3,扭矩极星490nm,马力272ps,扭矩MD3是340nm(曾经的老MD3还是404nm),马力264ps,最后电池容量极星2是69度MD3是60度,CLTC续航极星2是670km,MD3是606km.看到这里大家就会明白了,谁都看到了MD3的成功,谁都也都想要打造属于自己的MD3爆款,无奈结局必然只有一个:不需要MD3出手自己就把自己给玩死了...这就是极星2的命运,不存在再来一次的机会,也不需要给予任何生的希望,这个产品2020年诞生大概率就会在明年2025年结束了.
产品的基础理解我们有了之后因为外形和内饰之前拍视频分享过所以今天的文字我们就尽量围绕驾驶和用车.先说说驾驶的部分:极星2的悬挂非常的欧洲车取向,虽然是一台国产车,但实际的底盘调教风格相比那些来了中国合资了一下接着轴距再拉长了一把之后的BBA们都要更加欧洲味十足,换句话说,就是没有为任何舒适性做妥协,硬朗,干净,利落,同时也夹杂着对于烂路的舒适性欠缺,这种事在不懂得开车或者年长一些的家人坐在后排的时候行驶在路上的话,那就是一个坑或者一道坎就立刻让车内乘客甚至有时候就是司机自己只摇头的底盘风格,因为很简单他们进了高架中环也是60km/h后面一堆车被挡的那种风格,但如果你懂得驾驶懂得如何开稍快一些稍微激烈一些取悦自己好让漫长污糟的路上能不犯困,那么极星2的这种底盘风格绝对就能让你如鱼得水从此哪怕只是单纯的A到B点的往复也能变得乐此不疲.以前的欧洲车都是这样的,但为了销量为了特别是迎合中国主流消费群体的风格,现在的欧洲合资车全都pussy了,很庆幸极星由于没有国内的销量当然活该这样的调校风格没有销量但也能让我们花不上多少钱甚至只是一台入门的国产车价位就能感受到正宗欧洲车的韵味.
这里我又要和ID.3以及MD3去对比了,因为这两台车我都有和有过,ID.3我当初就说这是VW集团最精华的浓缩,满满充斥着花废为宝的结果,就是用着一堆看似废铜烂铁的底盘件最后套上一副215/55 R18不用质疑就是SUV规格的轮胎在一台A级轿车上,从而获得了烂路还不错的舒适性也能兼顾到中高速该有的支撑性,VW是深懂省钱和人民需要什么车之道的,因此ID.3的那套底盘买菜的人会觉得"舒服",但开快车的兄弟也不会觉得"支撑不够".接着MD3,早期的MD3真的就是一副急于想要证明自己的青春期骚年,使劲地让自己堪比跑车的底盘风格去努力取悦每一位试驾的司机朋友,特别是我这个20款的三元电池标续版本,史上最轻重量(16xxkg)的MD3尤为如此,这个车开在中环上速度上到80km/h之后车尾上下跳动的频率和速度是堪比我曾经GT3的那种,所以我一直说MD3是too much了,而ID.3呢对比极星2就有点"虚伪"了,或者换"狡猾"这个词,唯有极星2该颠就颠该过滤就过滤,所有的路感和转向都尽量保持直男一样的水平不藏着掖着,毕竟ID.3那55扁平率的胎壁一定会让转向的手感变得相对模糊相对慢一拍,因为厚胎壁变形程度太大了,这是VW聪明的地方,也是VW妥协的地方,然后极星不懂也选择不去妥协.
加之从215增加到245mm的宽度,极星2可以在任何时候都让490nm的扭矩轻松地转换成司机所需要的加速度,但我依然要说,极星2的驾驶风格并不如MD3来得轻盈,有重量上的区别(极星2单电机也有近2顿车重),有调校风格上的(转向和电门踏板),各方各面极星2给我的是一种稳重感,是开过一些车有过一些阅历的老司机回归日常用车想轻松就轻松想要超车也能给脚就来的那种中性的取向,它不轻盈,但它也绝对不会笨重,它没有鲜明的驾驶特点,但也保留了该有的所有等值水准,大概这也是它不会被人追捧的另一个原因之一吧,这个念头平衡的产品没人喜欢,偏科生反而让人印象深刻让人爱不释手.
接下去说一些暂时收集下来的优缺点,有的会展开说有的一笔带过:
优点:
1.前排座椅非常舒适,较硬的填充物搭配非常合理的人体工学坐姿可以提供持续2个小时久坐的舒适性,不中看但非常中用;后排座椅很一般这台车不重视后排的表现这个之前分享内外观的时候提到过,但后排也有座椅加热.
2.转向的手感介于运动和舒适之间,上面提到过一些了,具体表现为小幅度的转向车头不会过于灵敏高速巡航不需要反复修正的车头方向,但随着转向的幅度逐渐增加车头的跟进程度也会循序渐进的很好,同时我发现这套转向搭配标配的前轮轮胎全程转向手感不紧绷,一种都处于非常松弛的程度,这就会放手后的回正速度和回拽感提供了非常好的回馈.(转向有3个重量可选,我现在用标准)
3.中高速悬挂支撑和过滤异常的优秀,虽然很可惜没有搭配Ohlins悬挂的选配,但现在这样已经很对得起车价了.
4.SUV的通过性+旅行车的后备箱装货能力+轿车的坐姿,是的,这个车车内的坐姿其实是轿车而不是SUV的,很低,在电车里绝对算是低的,好像因为底部挖掉了一块?
5.有单踏板模式且调的异常出色,完全合理的放掉电门后减速从缓到明显,完全优秀的最后刹停的无缝衔接其实就是无感.
6.动力输出没有选项也完全不需要选项,490nm都那么大了居然不像有些电车电门给多车就会串以至于不得不调到更低的动力输出那档来开,极星不会,这一点极星2以及我另一台也买了但还没提的极星4统统如此,方方面面可以看得出这个品牌及其注重体验且可以正确地评估出优秀的体验应该是如何的.
缺点:
1.中高速隔音较差,十足的A级车(类似ID.3)的水平.
2.低速路感过多过坑车内上下跳动幅度较大,上面也提到了,其实就是会给人一种"底盘缺乏质感"的驾乘感受,没办法,用的悬挂件不够高级于是只能做出取舍.
3.APP能绑定车辆而且也有蓝牙钥匙但体验极差,反正我今天都把车推到售后让他们帮我绑定手机了...听车友说出门还是要带个物理钥匙蓝牙钥匙不起作用时有发生.
4.360环影是有但画质惨不忍睹,有点像用上帝视角玩Minecraft里的那种画质,至少画面里世界的质感很像.
最后,这个车现在只有单电机标续和双电机两种可选,如果你在犹豫这个我会告诉你:不怎么走高速单电机足够时速100km/h以内都不用担心扭矩衰减加速变缓,经常走高速的就选择双电机把,听车友说160km/h以内都不会减速,也就贵2W...确实不得了...后续随着用车的深入我还会继续收集继续为大家分享,这个车上海不送牌必须要用大牌额度才能上,非上海地区的朋友但凡有机会有想法别错过,极星2比ID.3更值得入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