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Rogan.jjo 于 2024-12-28 13:52 编辑
人只要知道越多,才会发现自己的无知。
这三年不管是我,大家都会觉过得很魔幻。经历三年新冠之后,普罗大众的消费都变得更加谨慎,但我当时本质抄底的想法选择了曾经无法想象的器材(今天看来得失参半,这个后面讲),没想到真的犯了可乐标玩家都会犯的错——只要有一台徕卡,就会在不久后拥有下一台徕卡。
我曾经是一个用超广角的玩家,镜头的选择优先级远大于机身,使用首次徕卡也追溯到12年前了。当时还在用全电子化的佳能胶片机,直到看到福伦达推出了12mm的镜头时,换门成了需求。于是把当时高达1w3的14L放出以后,如愿入手了第一台匹配镜头的徕卡机身M4,算上当时镜头的钱,还有大几百的钱可以玩上很久的胶片了(以前大几百玩富裕一点,也能买到5-6卷反转,更不用说负片了)。但是总所周知的原因,这货需要外置取景器,为了镜头更适用,机身就转成大法的了,第一次对徕卡祛魅,最后在防潮柜躺了快7年之后,溢价卖出。
后来也买过一台徕卡的MDA,原因是我终于用上了Hologon,这货是真的猛,满足我无需技术动作也能减少透视变形的需求,不过已经习惯了无反的便利,时隔多年对取景器视差还是无法接受,以致于它一直躺在防潮箱里,第二次祛魅。
由于前面祛魅太多了,所以坚定了为镜头找机身的思路。虽然近十年的机身不断进步,但不变的是对高感的要求,从首发就入手的a7s1到2018年勉强达标的Z6,我始终没有很好的机身适配G16,甚至动过改低通的念头,苦于没有渠道只好作罢,既然彩色不好适配,何不想想只感应亮度信息的黑白机。
但数字徕卡的快门时滞缺失给我带来很大的困扰,即使用上EVF也不能避免,加之光学取景器一直无法好好利用。所以入坑的重点,就从适配已有的镜头,转到适配已有的机身。这也是我玩器材这么久,第一次选择和标准焦段和解。这里也有一个小插曲,在入坑之前我加入了关于艺术摄影的培训,和我当初对摄影这个媒介的理念其实是不谋而合的,虽然这位老师提到历来这么对摄影史产生影响的摄影者,还没有人使用超广角镜头进行创作的。如果是抱着学习心态更近一步,何妨先暂时放下一时的执念,当自己融会贯通的时候,再用上自己最趁手的工具。
随之的影响就是出片的机会少了,自我判断放出的标准提高了,下一台徕卡的间隔也从三年到两年再到一年。从有颜色到没有颜色再到没有屏幕,自觉有特色的机器都用了遍。没有了曾经高感的束缚,我可以专注每一次创作的过程,不再纠结成品结果为导向的追求。我可能失去了传统摄影认为的好瞬间而得到或有或无的社会认同,但对个人来说,好的瞬间已经当面见证,让它定格的工作,交给媒体人员吧。
摄影如此,其他如是。好比每天选择一成不变的事情稳稳当当度过,是不会知道还有多少潜在能力,无法形成抵御各种冲击的能力。说多了,2025即将到来,顺祝时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