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CrocodileBoy 于 2025-3-17 04:50 编辑
前情回顾众所又都周知的是,《人中之龙7》《人中之龙8》和《审判之逝》的主要舞台都发生在横滨的伊势佐木异人町,在现实中,这片区域则被称作“伊势佐木长者町”。而在上篇中,我们探寻了长者町以外的一些游戏中登场的区域,例如山下公园和横滨中华街,于是乎,今天就让我们和春日一起,在异人町醒来吧!
本次伊势佐木圣地巡礼的路径地图
早上好,横滨!
因为想省钱,所以没有订海景房,可是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啊!这不,这个朝向反而是一睁眼就是富士山,这不也挺好。
关内站西口
首先,我们的第一个目的地当然是关内战,也就是《如龙》里的神内站。
不过依然能看出布局是很类似的,之后的东口会更加接近游戏中的样子
伊势佐木商业街
其实这个商业街本身也是横滨的一大景点,在1987年就获得了日本的“手づくり郷土賞”,用以表彰“创造该地区吸引力和个性的高质量社会资本以及全国各地相关的优秀社区活动”。
除了现实中没有巨大的字牌外,其余几乎一致,无论是地下街入口还是步行街入口,游戏中“ Uber Eats”的广告也给这个虚拟横滨增添了一丝真实感,日本的Uber Eats广告确实不少。
地下街入口,也是游戏里刷按摩**的一个地点,指示牌都是粉色的
入口左侧对比,其实游戏里的伊势佐木町也有 PIA柏青哥店,只是不在这个位置,虽然这里的这家“Pirates”也一样是柏青哥店。
而就在这家书店的对面,便是游戏中二楼有着一只大恐龙的“ 维特厨房”;在现实里,虽然这里不是一家快餐店,而是一个典当铺,但同样有着引人注目的恐龙头。
在现实里,刚才Pirates的外侧是KFC,也有二楼,感觉其实游戏就是移动了KFC的位置。
别以为你换了马甲我就认不出来啦!这家咖啡厅梗得实在是过于明显。
于是乎我再次饮食圣地巡礼,进去坐坐,来杯咖啡外加三明治。 很尴尬的是,一开始我没想点咖啡(因为包里有),只想单点三明治,但貌似这家店只能点套餐?服务员就一直在问我,要什么咖啡(后面的就没听懂,估计是在说,套餐需要选一杯咖啡之类的吧),我就一直在用蹩脚日语说,我不需要咖啡,如此这般来回几回合,才反应过来,社死现场。
游戏里我没找到松屋,而且虽然不在这个位置,但游戏里伊势佐木大街的入口右侧有吉野家,松屋吉野家食其家也并称牛丼御三家,就当作对应了。
接下来,在我遇到的第一个十字路口,可以看到现实里的堂吉诃德在游戏中被改为了一家药妆店。
而在这个十字路口的右侧,这家布局相同的转角店铺,在现实里卖的是章鱼小丸子,在游戏中则是炸鸡。
这边又有一家PIA,虽然位置不同,但也可以对应上游戏里同样存在的这一家柏青哥店。
来到第四个马路路口,又是无比熟悉的布局,春日他家能不熟吗?
对了,和《如龙》里一样,这附近都是各种情色场所,例如泡泡浴,这个我就不体验了...
接下来我就穿过一些民宅街巷,前往旭桥,也就是《如龙》里的流浪汉聚集地。
楼梯与布局都完全一致的停车场下层,在现实中这里也堆着不少回收物品,颇有捡罐求生柜台的样子。
同一角度的对比,可以从地标塔看出,地图比例确实是缩小了很多
从旭桥看向停车场,当然了,停车场对面就是普通建筑,流浪汉聚集地是不存在的,我也没在我这几天经过的横滨街上看到一个流浪汉。
《如龙》果然骗我,这河根本就不是游戏里描绘的那条垃圾河啊!我当时还在好奇,为什么横滨这样的日本大都市,会有脏到这个地步的主要河流?会放任其流经旅游区? 结果,结果那是因为纯属“捏造”!《如龙》啊,你说你到底是推动了地方旅游业呢?还是“倒打了一耙”呢?这很难说,因为你看,我就是不知为何还信了以为这条河会比较脏(虽然预期里也不至于游戏里那个程度),但我还是因为《如龙》才会想亲自来到这个地方,所以从结果来看,这还是一次优秀的旅游宣传吧! 其实在现实里,这条大冈川可是横滨著名的景点,每年四月上旬都有两岸五百余棵樱花树组成的盛大樱花祭,美不胜收,而且届时河边会布满各种美食摊,还能乘船游览;每年八月,河上还有灯笼漂流等各色活动!
游戏中不能再向后走,于是只能在这里拍一张,但可以看到同样颜色的旭桥,以及差距明显的水质,河边也没什么异味。 风俗街与沿河步道
旭桥对岸虽然布局有所改动,且比例缩小了很多,但依然可以看出来这独立的一列建筑,最开头的这个就是游戏中滨子姨的店。
不过,就和游戏里一样,现实里也有这种明亮的棚子配上名字的店面,但白天反正是门窗紧闭,看不出到底是什么店,难道也是风俗店?
隔壁的铁道底下,在现实里则是书店和画廊之类的正经小店,但这个壁画给我吓一跳。。。
其实大家也可以用这种圣地巡礼网站,详细查看所有相关地点。
这一家全家应该就是游戏中福田町(现实中福富町)前的便利店了
都桥商店街(小酒馆街)
不得不说沿大冈川两岸,独特的街景和布局真的不少。在游戏中,小酒馆街的外型就让人记忆深刻,在现实里,这条叫做“都桥商店街”的街区当然也是一眼认出。
这座在1964年因东京奥运会而建造的沿河建筑,如今上下两层沿河汇集了60家各色小酒馆。
这座前面有个大粗管子的就是都桥,游戏中也还原了它的外观
都桥对岸是福富町公园,在游戏中,这个公园的比例缩得就令人忍俊不禁了,公园里有一个一层楼高的建筑,可以从另一边的土坡上去,游戏中则变成了这么一个象征性的小坡...
野毛是游戏中没有制作的一个区域,但是把幸存者酒吧,也就是现实中的ジャズ(爵士)喫茶ちぐさ移了出来,放到了都桥旁边。
回到商业街,虽然酒馆没开门,但二楼是可以自由上来的,这里的不少店其实都是会员制,还看到了贴着“暴力团防范推进中”的海报。
离开商业街,打算去寻找现实里的幸存者酒吧,转头一看,这个角落怎么这么熟悉呢?
如上面所说,游戏中删减了野毛这个区域,基本上就是单独把幸存者酒吧这个“ジャズ喫茶ちぐさ”给摘了出来,也没有体现野毛的一些特征,例如这个大门:
野毛位于横滨港未来商业区对面,距离樱木町站仅几分钟的步行路程,区内各种食肆林立,从旧式酒馆到最新的美食餐厅星罗棋布,意大利餐厅、法式餐厅、酒吧和小食店密密麻麻聚集在这个气氛浓厚、大受当地人欢迎的夜生活地带。 一旦夕阳西下,每间店铺都客似云来。 横滨有许多供应手工啤酒的酒吧,大部分集中在野毛区。 要体验野毛,建议不应只选择一个地方落脚,而是以「串酒吧」方式,即是接连到几间店铺体验一下各种不同的美食、饮品和气氛。 ——ANA日本旅行规划
遗憾的是,我一到这,左看右看也没找到这座日本最古老的爵士乐咖啡店“ジャズ喫茶ちぐさ”,最后才发现竟然是已经被拆除了! 失落之余,我查询了一下信息,发现其实是在重建,在官网上有如下告示: 长期重建的“Jazz Cafe Chigusa”(横滨市中区野毛町),它将以“Jazz Museum Chigusa”的名义重新推出,并进行预展。 虽然不知道建完还会不会是原来的样子,但还是很遗憾没有看到。。。
目前为止的足迹,可以看到,我一路从关内站出发,沿着大冈川已经要逛回樱木町站了,于是我决定直接从樱木町站坐车到关内站。 关内站东口
不同于改变比较大的西口,东口绝对就是任何玩家都能认出来的地方了!
游戏中扫地丸任务的发生地之一,也是春日第一次约纱荣子出来的地方
现实中的关内站是蓝色调,且有棒球主题装饰,但布局还是差不多的
对面建筑玻璃幕墙上反射的塔吊,此时关内站东口边正在建设全新的商业综合体
维特厨房
在伊势佐木区域转了一上午,早上吃的三明治早就撑不住了,于是就觉得干脆在“维特厨房”吃饭,也就是在与恐龙头典当铺同一排建筑的二楼KFC,也勉强算是如龙7里维特厨房体验了,估计游戏就是把这二楼快餐厅移到了恐龙头典当行的位置。 顺便,北美又一次羡慕死这里KFC的各色限定菜式了………最无聊的麦当劳/KFC等美式快餐店,就是北美了。
接下来,我又没忍住,跑去旁边的Book-off进行淘货!
日本随处可见的多媒体中古店简直就是我的天堂,一逛一个小时就过去了。 很同意克里斯托弗诺兰的那句话,把这些文艺和媒体产品拿在手里,去欣赏封面和包装设计,那是一个真正的物品。 That feels right,所以我也很羡慕日本纸媒和仍然发达的实体中古多媒体经济,北美在这方面也已经快完了。 在每一个认真重新包装好的中古品中穿梭,拿起令人惊喜的限定版,听着塑料摩擦的声音,欣赏一排排的设计与艺术,这才对啊!然后挑几个喜欢的回家,作为自己永久的记忆碎片和“魂器”,这才对啊! 沐光之城与象鼻公园架空步道
象鼻公园其实在游戏中也是被删减了的区域,并不存在。
沐光之城,游戏中的邪恶养老院;现实里为横滨海关“女王”塔,与“国王”神奈川县厅、“骑士”开港纪念馆并称”横滨三塔“,这个称呼据说来自昭和初期的外国船员。
这条架空步道在现实里非常长,从象鼻公园一路延伸到滨北公园的步道,在游戏中被缩减了不少,但还是能看出来,也一样经过两个楼之间。
这张可以看到横滨三塔中的两塔,话说这个女王塔背后也是刷按摩**的地方来着
其实逛到这里,我就充分体验了,并对于一件事情心中有了答案。 论为什么横滨CBD是City Walk圣体?
之前也听说过不少人说横滨散步起来特别舒服,自己去了一次,作为天际线玩家实地考察了下,观察到了几个事情,也打算在未来用在自己的城市规划里。 既然是City Walk,aka 城市漫步,那么就和打卡游玩关系不大,这我是更考验一个城区总体规划的能力和水准,让长时间无目的步行本身变得有趣并不算容易,而在横滨两天我却是脚上都磨了水泡也走得停不下来,下面附上地点访问地图、世界迷雾地图和横滨CBD规划图,日均18KM。
在我去过的很多其他城市里,CBD或核心区里往往都是“景点散步在城区里”,但横滨从未来港21、到新港,再一直到山下公园旁元町这个区域给人的感觉却是“景点融入城区里”。说得更通俗点,那就是横滨这CBD散步的体验更像是世博园区和主题乐园的感觉,那么如何做到的呢? 1. 路径多样化:作为了填海造陆的港口本来会很平,所以横滨CBD人为打造了大量的缓坡和起伏层次,以及大量曲线路径的运用。我去过的包括东京、纽约在内的一些其他城市CBD相比之下其实行走体验都挺一成不变的,高度差和层次是不让选择路径这一方面变得无聊的关键。不能一直是格子平地,要只有这个走起来就很无聊,要有各种平缓坡度支撑的高低差和曲线,例如横滨就有一些博物馆、咖啡厅、停车场楼顶设计成了可以从另一侧直接上去的草坪坡,走起来上上下下的同时好能看到不同层次的景色。更不用说大量的人行设施,天桥穿插于商场建筑、交通枢纽和滨海步道,从象鼻公园走到咖啡厅楼顶,再沿着高架步道走到山下公园,逛几圈坐Seabus直接到新港,逛逛吃吃穿过World Porter就从汽车道这么作步行桥回到地标大厦底下,这还没提其他的桥和缆车。
也得益于横滨的“景点”比较集中,也不像东京有那么多副中心、对于城市漫步来说反而是“因祸得福”,在东京跑点长时间坐地铁这种填充时间和通勤无异、是很消磨人的性质,但在横滨顶多坐一两站,以外都是自己走路,是更细腻地去感受城市,就完全不同了。 2. 商业Engagement(我不知道怎么准确翻译这个词?吸引?互动?反正大概是这个意思):让城市尽可能在步行者角度消除“不可互动的元素”,换句话说就是要充满合理分布的大量潜在商业餐饮景点等设施,融入进城市,而非散步在城市里。也就是要避免大面积都封闭区域,无论这个封闭是物理意义上的无法进入还是“与散步的人无关的设施”,否则就会觉得没意思。要让步行者目光时刻能落在潜在互动对象上,无论是有趣的雕塑、绿地、展览还是咖啡厅、便利店、甚至是贩卖机,前文提到的曲线和层次也会对视觉效果有贡献。每个楼最好都有底层商业和餐饮,而且要保持街区相对的小和开放,例如横滨有大量写字楼的楼底提供了室内走廊和广场,里面就布满商店和餐饮。滨水区也是一样,Food Truck、咖啡厅酒吧星罗棋布,甚至晚上还有不少餐厅酒吧船出发然后停在港口?例如温哥华的不少Waterfront区域(不过也有好例子)无趣的原因就是没做好这个,About Here这个油管频道有讲过,感兴趣的话可以去具体看一下。
3. “所见即所得”型城区:这一点比较难形容,展开说说。新港的这个填海港口其实是做到这一点的关键,并且很多有宽大江河的城市天然无法做到这一点,地理限制也没办法,最合适的其实就是沿海城区来做。简而言之,会吸引到步行者的大部分景观,都应该在可直接步行、或间接步行距离内。横滨港因为新港这个岛的连接,把一个原本へ形的路径做成了 三角形,你看到的大部分会感兴趣的地点都在三角形的步行和间接步行距离内,不会有例如从西北温看DT那种距离和阻隔感。当然这事情没有绝对的,只是程度的区别确实会产生质变,例如横滨CBD就因为这种亲密感,Cosmos World这个游乐场都是两岸两半分开,这一点也是为什么我说感觉像世博园区和和主题乐园的原因,你总有一种“我看到那个很有趣,而我马上就可以去”的潜在感觉。
所以我的体验这几天就非常好,其实我本来对横滨的预期几乎没有,来也只是为了圣地巡礼《如龙》和《审判之逝》,所以只留了两天,甚至还想着第一天巡礼完第二天回东京或者去伊豆,结果走着走着就迷失自我了……… 而且,如果举一个不算恰当的例子,如果把这次旅行比作一碗とんかつ,那么东京好玩的多,更像炸猪排饭本身,毕竟就是为了这个来的,但是吃多了也有些腻(各方面疲劳),这时候横滨就像是圆白菜一般不可或缺,吃上几口瞬间清爽。横滨本身相比之下也许没多少玩点,但在东京几天后我强推来横滨放松放松自己,就在海边走走,几个公园和商场间穿梭,看到想吃想喝的就尝尝,还能品到纯Kona咖啡,海风吹拂,青蓝一色,就是两个字,舒服!
架空步道两边的建筑,右边应该就是《审判之逝》中泽老师的公寓,颜色也与现实一致
横滨海湾大桥,其在竣工时是日本最长的斜拉桥,这上面也是首都高速湾岸线,可惜那天坐的车只开到对面的大黑PA,没有实际上从这座桥上开过来。 山下公园(滨北公园)
这样我就又到了山下公园,这座关东大地震后作为重建项目开放的公园,在上一篇中我也带大家走了走夜间的山下公园。 上图是现实和游戏中标志性的印度水塔,是在当地生活的印度人协会为了感谢横滨市民在地震给予的帮助而修建的纪念碑。
山下公园中的大草坪,游戏中可以捉虫的滨北公园草坪,现在因为灯光秀而设置了巨型探照灯。
停泊在山下公园,目前作为博物馆的冰川丸号,被称为“北太平洋女王”的她是日本目前唯一留存至今的二战前建造客轮,经历过各种各样的传奇。例如卓别林亲自乘坐过、也曾作为犹太难民疏散船、曾经三次触雷未沉、作为医疗船和投降后的盟军船只运送了近8万伤兵和军民等事迹。 然而在《审判之逝》里被炸了,这下又添一笔......
建于1927年的Hotel New Grand与横滨海洋塔
本来想进去参观一下,无奈竟然这么大的正经设施也只能用现金,身上正好没带,只能算了。
横滨SeaBass(海鲈鱼)渡轮
在滨北,啊不是,山下公园逛完以后,想着今天是在横滨的最后一晚,那不如就去著名的红砖仓库看看,顺便吃个晚饭。
但是,我又不想再坐车回樱木町去来个重复跑图,那多没劲。于是就想起其实山下公园就有直达横滨新港,也就是红砖仓库所在岛上的渡轮,那就这么办!
买票中~ 话说这个“Sea Bass”的名字还挺有意思,应该是谐音梗!例如温哥华的渡轮就叫Sea Bus(海上巴士),而Sea Bass虽发音差不多,意思则是“海鲈鱼”,扣钱(
登上海鲈鱼,这个船也兼顾观光属性,配备全景玻璃
海鲈鱼内部
海上的其他小船
海鲈鱼的路线
视频中有船上的延时摄影:
从船上欣赏即将日落的横滨天际线
其他的海上渡轮
这艘船看着很怪吧?其实是海上保安厅的ひりゆう消防船,而且拥有日本最大的排水能力,每分钟可达46000升。
其实这艘海鲈鱼有多个停靠站点,我差点给坐过站了。。。 一踏上新港的地面,就依然被这漂亮的街景吸引了,上图是一辆可爱的蓝色塔克餐车停在路边。
美丽的横滨湾景色
横滨杯面博物馆
在出发之前,我就对这地方颇有兴趣,竟然还有专门给杯面开的博物馆?我也算是一个喜欢吃泡面的人,这不得去看看才行!
杯面博物馆的简洁外形
路过的神奈川县警车(玩过《审判之逝》后再看到,有另类的感觉)
路过宇宙世界的大摩天轮,之后再来这个游乐园看看吧!
这杯面博物馆,其实也叫“安藤百福发明纪念馆横滨”,而这位安藤百福,就是日清食品的创始人,也是世界上第一个杯面的发明者。
博物馆内部设计得也相当漂亮,这大厅的留白空间相当壮观。
进入第一个展厅,映入眼帘的就是全世界所有的知名泡面,总共3000包!
曾经的神,统一老坛酸菜牛肉面;和一直以来的神,康师傅红烧牛肉面也在列
而第二个展厅则展示了杯面/泡面作为一个品类的发源和发展史,不仅有日清和安藤百福的发家史,也有后续诸如“太空方便面“的研发历程!
为什么不在现在卖这种特殊泡面呢?多么可惜,要是有的话我肯定要买一个尝尝!
2005年7月27日,世界上第一款太空食品版方便面诞生
近距离看海鲜口味的
展厅内的一个雕塑
展厅内的一个有趣的艺术装置,展示的主旨是角度与创思,模型本身不动,仅依靠灯光改变来展示一段动态影像。
进入第三个展厅,这里则是安藤百福首次发明鸡肉方便面的小屋复制品,他在自家宅子研制出的“チキンラーメン“鸡味泡面”,也彻底改变了速食业的面貌。 有趣的是,安藤百福做泡面的其中一个引子,是当时在战后,美国援助了小麦粉用来制作面包,于是厚生劳动省举行了做面包吃面包的推广运动。但是安藤百福却不太开心,因为他觉得日本应该用小麦来做传统面食,奖励吃面条,这也最终促成了他去研制这种方便、快捷的速食面类产品。
杯面博物馆里也有一层楼是杯面工坊,可以预约然后打造你自己的原创泡面,当时我去看了一眼,现场人声鼎沸,但我日语实在太差,又是社恐,不太想去交流,于是就没参加。 另外,这里也有一个面条美食广场,供应来自8个国家地区的不同特色面食,饿了也可以直接买来吃。 题外话,今天的高中生格外的多,杯面博物馆里以及后面的宇宙世界里,都是一大群一大群的高中生,让我对于自己逝去的高中时代有了一丝怀念和Emo,真美好啊! 宇宙世界游乐场
这个宇宙世界入场是免费的,可以随便进来逛,项目则是单独收费,而且,又!只!收!现金!横滨在无现金支付这方面还是落后东京很多,连冰川丸博物馆和游乐场这种市中心重点景点竟然都只能现金......
过山车与月球
本来想坐这个摩天轮,而且旁边有个牌子用中文和英文写着“不能使用现金”,结果我去问了,说必须要现金,给我搞大脑短路了。后来一想,可能是日本人的翻译问题,意思可能是要先买票,不能直接用现金入场”的意思吧!日本很多景点配套的中英文翻译都相当令人摸不着头脑,其实就连这次的2025世博会官网也是这样,官方中文页面也经常看不懂在说什么。
本来想在今天结束时坐缆车回到樱木町,结果一看地图显示今日停运,不过,又是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我反而在今天结尾收获了不一样的美好!
Apple Maps还有这座摩天轮的特殊建模
横滨世界之窗
接下来前往红砖仓库的路上,路过了World Porters,这个“世界之窗”是一个主打异国风情(夏威夷)的大商场,一进去,好家伙我还以为我回到了夏威夷! 日本人也太爱夏威夷了吧!
阿罗哈!
夏威夷主题贴纸
夏威夷主题衬衫
夏威夷汉堡
红砖仓库
穿过世界之窗,就快到红砖仓库了。
红砖仓库附近的圆形人行天桥
日落下的红砖仓库
在人行天桥上远眺横滨CBD:洲际酒店
在人行天桥上远眺横滨元町,也就是中华街方向
在人行天桥上远眺横滨地标塔,内透质感绝赞
其实一开始我对红砖仓库本身不是特别感兴趣,但要是现在来说的话,我则非常推荐大家来看看,因为这里真的是好吃又好逛啊! 这两座在1913年,为了现代化横滨港而竣工的仓库,也是日本首个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区文物古迹保护奖的项目,同时竟然也是日本最早使用工业升降机、避雷针和消火栓的建筑! 1992年,伴随着横滨港未来21的整备,海港沿岸的再开发计划得到实行,红砖仓库的所有权从日本政府转移到了横滨市。与周边区域的一体化改造开始。横滨市政府历经5年进行了仓库的修复和在保存的前提下使用的工程。在关东大震灾中遭到掩埋的横滨税关事务所的遗迹和原横滨港站的月台也得到挖掘和修复。原国铁的山下临港线也改造成为汽车道,一直连接到山下公园。 ——维基百科
等会我也会从另一侧的汽车道走回樱木町。
现在的红砖仓库里有好几十家琳琅满目的店铺,从咖啡馆、餐厅到手工艺品店都一应俱全。 在仓库里逛了逛,这家茶泡饭尤其吸引了我,于是就决定在这里吃晚餐。
我点了一个双碗套餐,这家选用的都是上等玄米,搭配上爆浆鱼籽+酥脆炸球+软嫩鱼肉+清香葱/海藻等,层次太丰富了,这一大堆口感各异的食材组合在一起,那叫个绚烂。 最后还能在冬夜里来上一晚温温热的茶香泡饭,强烈推荐!
这时红砖仓库外的公园里在举办圣诞集市,但这个圣诞集市是要买票才能进的,而且外面太冷,还要排队,我就没进去看了,反正也吃饱了。 接下来在仓库里逛逛商店吧!
首先是这家B-Side 贴纸店,这里售卖很多地区限定款式,我这种喜欢在手帐和行李箱上贴贴纸的人狂喜,买!
我选了这几个,收银员还问我来自哪里,得知来自国外后额外赠送了一个小纪念贴纸。 其实我喜欢的不只是贴纸本身,还有包装和右上角的这种限定徽标,于是后面就连带着包装一起放进了手帐,没有拆出来。
就像这样,顺便,如下是余下的四页横滨手帐:
奇怪的是横滨没看到什么好看的冰箱贴,最后就买了“空想街”这款基于横滨的,到一个地方是必须选一个冰箱贴带走哒!
虽说吃饱了,但我还是没忍住来了一个牛乳冰淇淋,其实果味的我不是特别喜欢,应该选纯牛乳的。 夜间汽车道漫步
之前说到,因为缆车停运,我也就只能走回去。但其实走在夜间的汽车道上,一路慢慢欣赏着横滨未来港的景色,实在是一种非常惬意的体验。
从红砖仓库(右侧)到汽车道
夜间的横滨港
汽车道曾经是一个铁路桥,现在依然可以看到铁轨的痕迹
夜间的太空世界摩天轮
很多酒馆船停泊在港湾里,这些屋形船会在傍晚时分开出码头,在船上提供各色酒食,还有现炸天妇罗等,可惜这次没空去体验了,不然就这么悠哉悠哉飘在港湾里,看着灯火阑珊,吃吃喝喝该多美好!
横滨的最后一个早晨
在一晚的休息过后,接下来的行程是离开横滨,去箱根。
出去吃早餐前,先把衣服洗上。这个密码,相信明白的朋友们会会心一笑吧。
其实本来横滨对我没什么吸引力,像我之前说的,我甚至打算就圣地巡礼一天然后去伊豆一日游,结果却愈发被这座城市美丽的景色,有趣的规划和惬意的氛围所吸引,不知不觉,甚至就不想离开了。
早晨的横滨未来港21街区,青白的色调让人觉得一醒来就心情舒缓
进入皇后商场觅食,此时大部分餐厅还都没开,路过一家麦当劳本来想吃,发现不提供自助点餐机,我就怂了,但其实这才是幸运,因为遇到了一家早早开门营业的美味餐厅:
这一家“Eggs n’ Things”其实是一个夏威夷连锁餐厅在日本的分店之一! 我之前去夏威夷,总有种感觉是到了日本,而这次我去日本总有种感觉到了夏威夷...... 日本人是真喜欢夏威夷啊,双向奔赴。东京横滨很常见见到夏威夷主题的商品,千叶港湾塔上卖的Float都是夏威夷主题,之前横滨还遇到了点着夏威夷火把的餐厅,那叫一个地道。
竟然有100% Kona咖啡,我在夏威夷外苦苦寻觅,竟然在横滨找到了!
在横滨的最后一餐直接来一个豪华改版Loco Moco(一道夏威夷菜),肉汁里甚至还有软烂的炖牛肉块,比我在夏威夷吃的更豪华。
广场上一个叫做Moku Moku Waku Waku Yokohama Yo Yo的雕塑......
吃完饭,回到酒店整理行李,这就是我目前这些天淘到的好东西。
接下来装满咖啡杯,准备乘车去箱根。 在这里我要再次推荐这个用了很多年的杯子,不仅仅能显示温度防止烫伤;而且在日本,贩卖机和便利店的热咖啡都是50度的完美温度,也是我个人最喜欢的温度,装进这个杯子还能完美保持在50度几个小时,而且不会像北美烫死人的咖啡,装进杯子反而凉得更慢,不装进杯子又只能手拿着否则会撒。这Ember咖啡杯在日本那就是神中神咖啡体验。
这几日从东京一路延伸到横滨的足迹,已经发现了190个地点。
在横滨市的探索地图
在横滨市的足迹地图 让我们在箱根再会吧!
独行日本全程影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