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加入我们
搜索
      
查看: 4988|回复: 19

[通讯科技] 希捷和英伟达演示NVMe HDD 配PCIe接口,支持NVMe 2.0,优化AI工作负载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3-23 17:4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早在2021年,希捷(Seagate)就展示了业界首款采用PCIe接口的机械硬盘(HDD)。与SSD一样,采用了NVMe协议,可以与其他SSD一起协同工作。虽然SSD和HDD是两种不同类型的存储设备,但使用相同类型的协议,将大大简化数据中心的操作。2022年网上就曝光了希捷采用NVMe协议的HDD,配备了U.2接口,接口的数据传输速率达到了32 Gbps,比起SAS/SATA有着更高的上限。

据TomsHardware报道,在今年的GTC 2025上,希捷和英伟达就展示了一个概念验证系统,上面能够运行希捷的NVMe HDD和NVMe SSD、英伟达的BlueField 3 DPU、以及AIStore软件,演示了NVMe如何为AI工作负载转换硬盘驱动器。

Seagate_NVMe_HDD_GTC2025_2.jpg

传统上,硬盘驱动器使用的是专用接口,包括SCSI、并行ATA、SATA和SAS等,不过对于现代高性能数据环境,特别是在人工智能和大型数据中心,过往的这些接口都达到了极限,并不能适应高速数据处理的要求。不过至少在未来几年里,HDD仍然是数据中心最具成本效益的存储解决方案,为了更好地满足围绕人工智能打造的数据处理场景需求,希捷正在开发通用PCIe接口和NVMe 2.0协议的HDD。

NVMe与PCIe配对可以提供更高的带宽、更低的延迟和更好的可扩展性,相比于SAS/SATA的速率限制在6-12Gbps,并依赖于各种复杂的协议层,NVMe运行在行业标准的PCIe接口上,支持高达128 GB/s的带宽,大大降低了系统复杂性,简化了扩展操作。NVMe还支持通过DPU绕过CPU直接访问GPU,减少了瓶颈,同时还支持64K队列,极大地提高了并行处理,这对人工智能系统很重要。

希捷和英伟达的概念验证系统里有8块NVMe HDD,4块NVMe SSD用于缓存,安装了1块BlueField 3 DPU,利用AIStore软件调度动态优化数据缓存和分层,大大提高了AI模型训练性能。测试结果显示,新系统最大限度地减少了人工智能工作流中的延迟,提高了存储效率。

Seagate_NVMe_HDD_GTC2025_1.jpg

由于NVMe HDD保留了SAS/SATA物理连接器和传统的3.5英寸外形,成本方面并没有大家想象的那么高,唯一的变化是增加了对NVMe协议的支持及PCIe接口,另外固件也要支持对应的特性和功能。考虑到NVMe/PCIe连接的过渡消除了HBA和系统复杂性,NVMe HDD成本的小幅上涨不是什么问题。

此外,随着NVMe HDD容量的增加,每TB的IOPS性能会下降,这可能会影响到AI集群的性能,不过可以用更多的NVMe SSD充当缓存来缓解。另外多传动器(Mach.2)技术或许会变得更有用,这样NVMe HDD可以更好地适配AI集群。虽然NVMe HDD成本变得更高,但是相比收益,影响也是有限的,不会影响到该技术路线的推进。

希捷似乎已经为NVMe HDD做好了准备,不过产品什么时候上市还很难说,这需要等待合适的市场机会切入。由于云端服务供应商等更喜欢在存储上选择双供应源,希捷可能要等到竞争对手跟进,拿出同类产品,才能获得NVMe HDD的大批量订单。

新闻来源 https://www.expreview.com/98866.html

评分

参与人数 1邪恶指数 +20 收起 理由
灯下狐 + 20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25-3-23 22:46 | 显示全部楼层
马车开上不限速公路
发表于 2025-3-24 02:24 | 显示全部楼层
苏妈:Radeon Pro SSG好像可以有迭代产品了
发表于 2025-3-24 07:46 | 显示全部楼层
出个混合硬盘,u2接口,ssd和hdd同容量,空闲时自动把ssd的数据备份到hdd,闲置时hdd休眠
发表于 2025-3-24 09:59 | 显示全部楼层
hwqdyx 发表于 2025-3-24 07:46
出个混合硬盘,u2接口,ssd和hdd同容量,空闲时自动把ssd的数据备份到hdd,闲置时hdd休眠 ...

放弃吧,主控那点性能根本不够用的
发表于 2025-3-24 10:31 | 显示全部楼层
虽然HDD那个速度连SATA都没跑满,但还是支持更多设备统一到nvme下的
发表于 2025-3-24 11:00 | 显示全部楼层
Sakaiyuki 发表于 2025-3-24 09:59
放弃吧,主控那点性能根本不够用的

H家的MED那种方案怎么样

SSD做磁带缓存,不过是冷存储,应该不太吃性能
发表于 2025-3-24 11:24 | 显示全部楼层
hwqdyx 发表于 2025-3-24 07:46
出个混合硬盘,u2接口,ssd和hdd同容量,空闲时自动把ssd的数据备份到hdd,闲置时hdd休眠 ...

z97时代末期出过,淘汰过的技术了
发表于 2025-3-24 11:25 | 显示全部楼层
喵尼玛 发表于 2025-3-24 11:00
H家的MED那种方案怎么样

SSD做磁带缓存,不过是冷存储,应该不太吃性能

希捷:sshd,阁下可曾听说过?
发表于 2025-3-24 11:32 | 显示全部楼层
霹雳火 发表于 2025-3-24 11:25
希捷:sshd,阁下可曾听说过?

引用当年炮村评论区流行的一句话:
“价格比单加SSD还贵,性能还是机械盘的速度”
从现在回看,也许是在早期探索内缓技术的试验品
发表于 2025-3-24 11:36 | 显示全部楼层
General51 发表于 2025-3-24 11:32
引用当年炮村评论区流行的一句话:
“价格比单加SSD还贵,性能还是机械盘的速度”
从现在回看,也许是在 ...

楼主这个可以看作是2.0版本
发表于 2025-3-24 12:24 | 显示全部楼层
hwqdyx 发表于 2025-3-24 07:46
出个混合硬盘,u2接口,ssd和hdd同容量,空闲时自动把ssd的数据备份到hdd,闲置时hdd休眠 ...

用软件也能做到吧
发表于 2025-3-24 12:26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有点意思。虽然单一 HDD 本身的瓶颈在温氏硬盘的机械特性,但假如接口和数据协议换新,虽然不敢说能释放 HDD 本身的能力极限,但这样一来,文中那个 DPU 估计会改写市面上 RAID 卡或直通卡的设计,这意思是今后采用这种 NVMe 接口协议的盘的服务器可以采用那种 DPU 而不再受 RAID 硬件所限了?
发表于 2025-3-24 14:02 | 显示全部楼层
最近20t的银河机械硬盘一直涨价啊
发表于 2025-3-24 16:23 | 显示全部楼层
霹雳火 发表于 2025-3-24 11:36
楼主这个可以看作是2.0版本

我想想可能的后续版本:
叠瓦盘外圈内缓
TLC QLC模拟SLC
在QLC盘中焊上一块SLC/MLC作为物理内缓
也许楼主这个机械盘,未来想要跑到接口满速而不浪费接口带宽,20TB怎么也得焊上一块1TB的固态内缓吧,也许就是SSHD 2.0版本了
发表于 2025-3-24 17:41 | 显示全部楼层
一个跑不满3Gbps的设备,你要让他独占64Gbps(PCIE4.0)或者128Gbps(PCIE5.0)的带宽,这是PCIE通道数量富裕到没地方用了吗
发表于 2025-3-24 17:51 | 显示全部楼层
霹雳火 发表于 2025-3-24 11:24
z97时代末期出过,淘汰过的技术了

混合盘哇。。。不是好早就有了么。。。Z67还是Z77时代,SSD死贵死贵的时候好多电脑出厂自带混合盘啊。。。MAC就有过一阵子
发表于 2025-3-25 08:5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上古混动车,突然想到SSD没出来前转速最狠的HDD迅猛龙。。。然而再怎么不如SSD啊。。。
对了早年傲腾技术也是给HDD做加速缓存用的,但最后大家情愿拿傲腾去当SSD用。。。
发表于 2025-3-26 09:3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喵尼玛 于 2025-3-26 09:32 编辑
霹雳火 发表于 2025-3-24 11:25
希捷:sshd,阁下可曾听说过?


SSHD是ssd缓存+hdd。那时候SLC MLC太贵了

其实华为的方案是SSD+磁带,后面那个更便宜,解决大容量的成本问题

以前我还试过类似intel主板缓存加速,各种意义上没那么好用。
发表于 2025-3-26 10:42 | 显示全部楼层
喵尼玛 发表于 2025-3-26 09:31
SSHD是ssd缓存+hdd。那时候SLC MLC太贵了

其实华为的方案是SSD+磁带,后面那个更便宜,解决大容量的成本 ...

磁带的问题是要定期清理,还有温湿度的要求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我们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Chiphell ( 沪ICP备12027953号-5 )沪公网备310112100042806 上海市互联网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GMT+8, 2025-4-23 07:43 , Processed in 0.014708 second(s), 7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7-2024 Chiphell.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