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加入我们
搜索
      
查看: 3131|回复: 41

[摄影] FUJIFILM GFX100II 近一年使用总结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4-5 20:5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iXzKi 于 2025-4-5 20:53 编辑

将近一年没有发帖了,最近终于空了点,来分享下这一年几乎每天都在用的机器FUJIFILM GFX100II

本来我是没什么可能在30岁之前用上数码中画幅这种在爱好和专业方面都比较极致的机器,直到我换了份工作。领导说咱这边什么器材都没有,需要从零开始,要求比较高,预算也比较高,尽量上效果好的。

作为尼康多年老用户,我在Z8/9和GFX100II(当时还没发布GFX 100S II)之间犹豫了一秒钟,选择了和梦想神机GX680比较接近的GFX系统,也就有了今天这样一组不是很常见的器材分享。

gf3tfgsabasf (16).jpg
除GF110mmF5.6 T/S Macro外,都有贴膜

机身

gf3tfgsabasf (1).jpg

GFX100II的外形确实比较符合它的定位——工具(高级)

外形硬朗又带一点圆弧倒角,机身顶部向两侧斜切的两个面和硕大的热靴盖是这台相机最大的特点,方便,易用,有辨识度。

gf3tfgsabasf (5).jpg

右手食指的按键放在了快门附近,没有任何标记,说明书上叫fn1-3

内部一面几乎全部留给了巨大的肩屏,感觉能显示所有东西,特别是视频模式下。

手柄与镜头之间还有fn5/6两个按钮

gf3tfgsabasf (2).jpg

巨大的机身也提供了一个挺大但是边框停航母的翻转屏,对比X2D,工具属性一下就突显出来了。

(虽然屏幕边框宽,但使用一年后屏幕和翻转五金的连接依然松动了)

机身背面没有方向圆盘,但几乎没有影响。菜单方向键交给拨杆,ISO调整交给前波轮

gf3tfgsabasf (4).jpg

CFexpress type B卡和SD卡槽

gf3tfgsabasf (3).jpg

左侧接口不多,但足够大

gf3tfgsabasf (6).jpg

可取下的取景器真的非常实用,因为GFX100II的取景器确实非常突出,这个突出包括高度和长度。

gf3tfgsabasf (7).jpg

GFX100II使用感受,抛开画质和视频不谈

按键操控设计的不错,和尼康佳能并列第一梯队。

菜单易用性介于两代索尼之间,没怎么用过尼康和佳能的新菜单,无法比较。

对焦水平大概齐平尼康Z 6,单点单次可用,连续对焦不靠谱,人物识别还不错,但是对人脸识别会高于单点选择的区域,导致对焦飘到其他人脸上去。

RAW文件大小在130MB左右,一般使用16bit无损压缩RAW,介于虽然提升了但是依旧比较慢的快门时滞,基本不担心缓存问题。

鉴于对焦和快门时滞,中画幅拍摄动态抓拍和会议活动都是比较吃力的。

联机拍摄功能高强度使用,搭配win笔记本或台式机使用LR和C1都有概率出现连接没有反应,且概率较大。搭配Macbook pro使用非常丝滑,电脑锁屏界面都能正常输出到电脑照片。联机拍摄时不会给相机电池充电,但在电池电量较高时能保持相机不掉电,持续拍摄数周不换电池。

APP不错,能显示快门数,还能更新相机固件。

镜头

在使用了一年后,我对于当初的镜头选择,甚至选择GFX系统都存在一些后悔,从镜头选择说起吧。

首先是“大三元”,这三只镜头又是GFX工具属性的一大佐证

价格不贵,画质够用,焦段覆盖比较完整

GF20-35mmF4 R WR

gf3tfgsabasf (12).jpg

当然是为了活动和展会买的,没听过什么风光

确实画质不错,体积小巧

“小巧”示意图: 对比Z6+Z24120f4


由于用途比较局限,可以贴出的样片只有一张,RA滤镜直出,长曝有抖动


GF45-100mmF4 R LM OIS WR

gf3tfgsabasf (11).jpg

堪比定焦画质的标变,尤其是45端。

画质的代价是易用性,1005g的重量不是最大的问题,93mm的镜身直径更加影响握持,左手无法舒适的单手握持使得右手得不到休息,相比之下手持1050g的GF100-200mmF5.6反而会轻松很多。

同时,等效全画幅36-80的焦段,广角端0.65m长焦端0.82m这种近乎离谱的最近对焦距离,都是使用这只镜头时需要克服的困难。

还有一个优点,LM代表的对焦迅速。

所以最适合这颗镜头的,还得是拍Look的服装摄影师。

45-100的后玉也是巨大的。

gf3tfgsabasf (13).jpg

GF100-200mmF5.6 R LM OIS WR

gf3tfgsabasf (14).jpg

小三元的规格,两倍的变焦比, ø67mm滤镜尺寸

没办法,这就是GFX在这个焦段唯一的原厂选择(等等67mm?怎么听起来腾里腾气的)

虽然这个头画质一般,光圈较小,但是长焦毕竟是长焦,比如去坝上草原出片只能靠它



1/250s的快门,在行驶的车上拍摄,还是糊了




GF110mmF5.6 T/S Macro

gf3tfgsabasf (10).jpg

在富士中画幅的帖子里,110是最常出现的一个头,被称为GFX必入的一个头,但不是这个

我在这个镜头和GF120mmF4 R LM OIS WR Macro之间纠结了很久,最后为了更强的MTF图表现和可能的移轴使用场景选择了它

gf3tfgsabasf (9).jpg

gf3tfgsabasf (8).jpg

也可以说有了它,才离GX680更近了一点。

画质无可挑剔,偏移量够用,对焦手感丝滑

对,它是一个手动对焦镜头,代价就是不能使用机内的自动对焦包围

分辨率:


移轴效果:


在倾斜的机位上拍摄平面,可以实现整个平面的合焦,

左图为使用倾斜功能,右图为正常


光圈f20,在不使用倾斜功能时有虚化


GF110mmF5.6 T/S Macro 日常使用环境,110ts作为我的挂机头,能够最好的发挥这块一亿像素底的实力,不过0.5x的放大倍率还是有点遗憾,配合原厂近摄环也有画质问题。
(曼富图真的难用)


总结

可以看出,这四只镜头是我根据全画幅系统的经验搭配的一套比较常见的职业摄影师套装,但在使用过程中,也慢慢出现了很多问题。

首先是变焦头的变焦比普遍在2倍左右,不说和24-120这种5倍比较,就算与全画幅大三元这些3倍左右的变焦头比,差异也比较大,拍摄一些题材时需要频繁的更换镜头。

其次是巨大像素带来的很慢的读取速度,导致电子快门几乎不可用,抓拍也变得困难的多,尤其是和全画幅动辄20张/秒的连拍速度相比较。

(GFX100II连拍时RAW的bit甚至会掉到12bit,所以基本不考虑连拍)

所以,最后的教训就是,如果你什么都可能拍一点的,千万不要放弃你的全画幅系统!! !中画幅目前还只适合作备机用。

GFX系统依然还是一个长板很长,短板挺短的一个系统。它并不是全画幅的上位替代,在部分商业拍摄、风光拍摄方向它确实很强,但在活动、素人人像、生态等方面都有不小的效率问题。

今年想有空继续研究下非原厂方案,下到接适马70art,上到外接仙娜等等。


评分

参与人数 13邪恶指数 +234 门户文章 +1 收起 理由
胖子爱宅 + 20
红领巾 + 10
xuran007 + 30
sunrisen + 30
SUNZKpope + 15
goldengold + 20
TernenceS + 15
hudizhoutube + 15
梵谷的左耳 + 20
nApoleon + 1
dearwux + 34 有审美!
李一族 + 20 就是NB
Wolverine + 5

查看全部评分

 楼主| 发表于 2025-4-5 21:2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自动封面就像980px的图片限制一样,难受
发表于 2025-4-5 21:2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画质很棒,受教了🙏
发表于 2025-4-5 21:33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分享!~
发表于 2025-4-6 00:1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画质太好了啊
发表于 2025-4-6 01:0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仙娜一定要用那种皮腔直接接相机本体是形式,皮腔前口仙娜后口gf,转接板移轴非常受限。
发表于 2025-4-6 01:33 | 显示全部楼层
DSCF7369-已增强-NR.jpg

顶静物大佬

连拍的话,够用但不够好,可以尝试,不适合高强度当主力(略有缺憾吧)。
发表于 2025-4-6 04:13 | 显示全部楼层
拍摄质感不错是啥机子拍的富士机?拍摄相关的公司么
发表于 2025-4-6 08:57 | 显示全部楼层
在爱好和专业方面都比较极致的机器
发表于 2025-4-6 10:04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肩屏真大啊
发表于 2025-4-6 10:06 | 显示全部楼层
技术太好了
发表于 2025-4-6 11:03 | 显示全部楼层
机身+上移轴110的图是真的帅,捏在手里都感觉是降维打击,gfx系统的静态画质是真没什么可以挑剔的,就是如果是单兵作战+徒步,风光摄影要付出极大的代价,又重又占体积,想想就难受,我一直在想把45-100换回35-70,缩小光圈下的分辨率是够用的,如果是商业的话还是需要更好的镜头来支撑画质
 楼主| 发表于 2025-4-6 11:32 | 显示全部楼层
RICOH 发表于 2025-4-6 04:13
拍摄质感不错是啥机子拍的富士机?拍摄相关的公司么

A7s3 没有第二台拍照的机器了
 楼主| 发表于 2025-4-6 12:11 | 显示全部楼层
李一族 发表于 2025-4-6 01:04
仙娜一定要用那种皮腔直接接相机本体是形式,皮腔前口仙娜后口gf,转接板移轴非常受限。 ...

那就是有点像微单轨那种咯?
 楼主| 发表于 2025-4-6 12:17 | 显示全部楼层
梵谷的左耳 发表于 2025-4-6 11:03
机身+上移轴110的图是真的帅,捏在手里都感觉是降维打击,gfx系统的静态画质是真没什么可以挑剔的,就是如 ...

这一套一机三变焦背出去拍过一次展会,第二次就租z8了,实在是背不动。

评分

参与人数 1邪恶指数 +20 收起 理由
梵谷的左耳 + 20

查看全部评分

 楼主| 发表于 2025-4-6 12:4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dearwux 发表于 2025-4-6 01:33
顶静物大佬

连拍的话,够用但不够好,可以尝试,不适合高强度当主力(略有缺憾吧)。 ...

只能说效率低很多,也不是不能用
发表于 2025-4-6 13:1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iXzKi 发表于 2025-4-6 12:11
那就是有点像微单轨那种咯?

接数码本就可以算微单轨了,只是在说连接形式。
 楼主| 发表于 2025-4-6 14:24 | 显示全部楼层
李一族 发表于 2025-4-6 13:19
接数码本就可以算微单轨了,只是在说连接形式。

好的,我之后仔细研究
发表于 2025-4-6 14:44 | 显示全部楼层
非常认同楼主提到的“如果你什么都可能拍一点的,千万不要放弃你的全画幅系统!! !中画幅目前还只适合作备机用。”
目前用100S2+35-70,基本能满足正常使用。拍摄 16 bit Raw 的快门时滞确实不小,刚从全画幅切过来的时候还不太适应。
今年打算尝试用移轴转接环转接宾得645的镜头
发表于 2025-4-6 14:50 | 显示全部楼层
赞的大佬
 楼主| 发表于 2025-4-6 14:53 | 显示全部楼层
_isoVoid 发表于 2025-4-6 14:44
非常认同楼主提到的“如果你什么都可能拍一点的,千万不要放弃你的全画幅系统!! !中画幅目前还只适合作 ...

移轴转接环是哪款,我现在迫切需要一个50左右的微距镜头,最好能到1x的放大
发表于 2025-4-6 15:0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很有道理,GFX100II我也作为主力机用了一年多,手上镜头有2035,45100,100200,55,110这五只。最近还是添置了一台R5mark2作为副机,用来解决中画幅系统最大的短板,对焦,连拍以及超长焦的缺乏。另外很多EF镜头转接到GFX效果都不错,这部分镜头也能复用,相当合适了。
发表于 2025-4-6 15:16 | 显示全部楼层
iXzKi 发表于 2025-4-6 14:53
移轴转接环是哪款,我现在迫切需要一个50左右的微距镜头,最好能到1x的放大 ...

我看的是fotodiox TLT ROKR - Pentax 645 AF Lenses to fit Fuji G-Mount Cameras,不太清楚是否能满足您的要求
 楼主| 发表于 2025-4-6 15:17 | 显示全部楼层
tc3335 发表于 2025-4-6 15:03
很有道理,GFX100II我也作为主力机用了一年多,手上镜头有2035,45100,100200,55,110这五只。最近还是添 ...

45-100出门旅行还是需要佛系的心态,拍不到的不拍。
还有为什么不是A7cr
 楼主| 发表于 2025-4-6 15:24 | 显示全部楼层
_isoVoid 发表于 2025-4-6 15:16
我看的是fotodiox TLT ROKR - Pentax 645 AF Lenses to fit Fuji G-Mount Cameras,不太清楚是否能满足您 ...

感谢,我去了解下
发表于 2025-4-6 18:2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iXzKi 发表于 2025-4-6 15:17
45-100出门旅行还是需要佛系的心态,拍不到的不拍。
还有为什么不是A7cr

A7CR玩了一段时间就出掉了,和GFX定位还是有点重合。当然最主要的还是馋RF100-500。
发表于 2025-4-6 22:45 | 显示全部楼层
得身体好,才能扛动
发表于 2025-4-7 08:0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作为gfx100s的老用户,这个机器简直是为了我这种胶片党量身定做。我的主力机器配置是45和617以及宾得67(宾得其实是45的备机)。gfx是天生的胶卷拍完和长焦端的最佳补充。gfx的acros滤镜实在太棒。最后翻拍胶卷还要用到这台机器。试问,这年头还有比gfx更适合胶卷系统的备机么?ps我的配置是30ts,110ts,80和250。
发表于 2025-4-7 08:20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分享,认同lz的观点。gfx目前来说还是更适合室内商拍或者户外静态风光,跟全幅不是一个生态位。
发表于 2025-4-7 09:12 | 显示全部楼层
tc3335 发表于 2025-4-6 15:03
很有道理,GFX100II我也作为主力机用了一年多,手上镜头有2035,45100,100200,55,110这五只。最近还是添 ...

请问下老ef头转接rf卡口的对焦效果好吗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我们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Chiphell ( 沪ICP备12027953号-5 )沪公网备310112100042806 上海市互联网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GMT+8, 2025-4-8 12:49 , Processed in 0.017709 second(s), 8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7-2024 Chiphell.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