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加入我们
搜索
      
查看: 3483|回复: 43

[显卡] 本代显卡视频编码器测试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5-11 06:1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LambdaDelta 于 2025-5-13 09:52 编辑

内容已更新

四张卡:B580,A770,9070 XT,5090D。

编码格式均为AV1,编码器使用rigaya的三件套。

编码器设置均为可能的最高质量的preset,使用VBR模式。

2025.5.13加入SVTAV1软件编码器对比,预设为4,2 pass编码,pass1为CRF18,pass2为VBR对应码率。

测试视频和我之前发编码器测试贴一样有两个,1080p的演奏会,和2160p的风景片。

测试均使用现在这个时间点下的最新驱动。

发质量测试结果之前,先来看一下性能:

B580:
功耗 47W
1080p 平均约330fps
2160p 平均约85fps

A770
功耗 61W
1080p 平均约285fps
2160p 平均约74fps

9070 XT
功耗 46W
1080p 平均约107fps
2160p 平均约27fps

5090D
功耗 125W
1080p  平均每个编码器约416fps
2160p  平均每个编码器约108fps

9950X3D PBO Enhance
功耗225W
1080p 平均约15-18fps
2160p 两个pass一起计时后平均约6-7.5fps

然后进入正题:





最后稍微评价一下:

I卡:这代编码器在VBR模式下无法正常的评估该给的码率,导致整体码率远低于设定码率。2160p下对于最低质量把控很差,远低于另外两家,基本上不推荐因为编码用途而购买。另外在昨天更新新驱动之前,B580的编码器一直无法稳定工作,在2160p场景的测试下需要连续编码20次,B580第6或者第7次就会因为GPU Hang崩溃,好在昨天更新之后解决了这个问题。

更新:Intel的编码器在去掉B帧参数之后可以正常工作了。这下三张卡除开特殊情况,同码率下画质基本都是55开了。

A卡:这代编码器在AV1下面可以使用B帧了,相对以前算是个不小的进步,不过B帧最多只能连续给3帧,相对于N卡的7帧来说还是有劣势,实际评分来看的话,差距很小。优点的话,最低质量控制的相对比较好。还有一个缺点就是编码速度很慢只有N卡的4分之1,哪怕算上能耗比上来看也只有N卡的70%。对于偶尔用来转下码的用户来说也很不错。

N卡:当之无愧的强者,5090D的单编码器就能提供强无敌的性能与质量,但是这张卡上这么能打的编码器有3个,rigaya的编码器支持split-enc,可以在单个视频中调用全部三个编码器,虽然会损失一点微小的编码质量,但速度直接翻三倍

统计数据Excel下载
发表于 2025-5-11 07:4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纯小白,想知道买5块9070xt,如果算上平台价格大概可能3块?同时编码达到5090的效果可行吗
发表于 2025-5-11 08:1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你应该加上A770的,因为我对比完继续在用A770…又快又稳定,才5090多少分之一?1/10的价格应该都没…
B580改名称580是有道理的~
发表于 2025-5-11 08:1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Misaka_9993 于 2025-5-11 08:18 编辑

QSV成绩疑似有点离谱了。跟rigaya自己测的差得有点大。看看是不是选项设置得不对。

4080/B580/9070XT AV1 VBR best quality。

IMG_9367.jpeg
发表于 2025-5-11 09:3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测试分享
发表于 2025-5-11 09:46 | 显示全部楼层
对比一下HEVC你会发这三家的AV1硬编到第二代了还是不如HEVC,我已经暂时对AV1硬编去魅了,先搞张3050凑合过得了
 楼主| 发表于 2025-5-11 10:01 | 显示全部楼层
Misaka_9993 发表于 2025-5-11 08:14
QSV成绩疑似有点离谱了。跟rigaya自己测的差得有点大。看看是不是选项设置得不对。

4080/B580/9070XT AV1  ...

你仔细看rigaya的测试,他的坐标是实际码率,另外他图里的quality是指他自己设定中的quality,而非编码器真正的最高质量,
具体设置看这里,
https://rigaya.github.io/vq_resu ... etails.html?lang=en
发表于 2025-5-11 10:0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多谢,盗录收费配信网站视频这一需求,50系是唯一选择。
发表于 2025-5-11 13:0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Misaka_9993 于 2025-5-11 13:03 编辑
LambdaDelta 发表于 2025-5-11 10:01
你仔细看rigaya的测试,他的坐标是实际码率,另外他图里的quality是指他自己设定中的quality,而非编码器 ...


翻了你之前测11代TGL的也说了同一个VBR问题。我怀疑是不是QSVEnc它这软件的问题了。因为我用ffmpeg从来没遇到过这么严重的欠码率。实际和设定严重不符。

这仨软件给的quality预设就是1比1映射显卡驱动给的预设挡位,然后作者又加了点自定义的东西提高质量,比如LA,PA和2pass,这些都是可选项,驱动一般默认不开。基本来讲它评测里能测到的都是硬件能提供的最高的质量了。
 楼主| 发表于 2025-5-11 13:14 | 显示全部楼层
Misaka_9993 发表于 2025-5-11 13:01
翻了你之前测11代TGL的也说了同一个VBR问题。我怀疑是不是QSVEnc它这软件的问题了。因为我用ffmpeg从来没 ...

正因为如此,我这次特意为Intel加入了对应的实际码率方便对比,
但是重点是最低质量的问题在之前换用CBR码率相对正常之后也没得到解决。

预设这个是我问题,没注意QSV的-u 1是最高,因为我自己都是-u best。

之后如果有空我会再用ffmpeg测一次I卡,之前其实用ffmpeg测过一点,但是A卡速度不正常,只有VCEENC的十分之一不到,所以最终还是用的rigaya的。
发表于 2025-5-11 13:41 | 显示全部楼层
LambdaDelta 发表于 2025-5-11 13:14
正因为如此,我这次特意为Intel加入了对应的实际码率方便对比,
但是重点是最低质量的问题在之前换用CBR ...

如果能提供视频源文件我可以自己试试,然后把转码完的再上传出来。能测ADL-P/DG1/DG2。

ffmpeg之前一直没支持AMF零拷贝转码。我都是自己打了补丁在用。年初之前联系过的amd amf毛子开发者请我帮他们review代码。让他修了一堆bug和内存泄漏才进ffmpeg 8.0。
发表于 2025-5-11 14:50 | 显示全部楼层
画面质量呢 一样吗
发表于 2025-5-11 15:10 | 显示全部楼层
一直认为I卡的编码器是最强,原来是过时的错觉吗?
 楼主| 发表于 2025-5-11 18:52 | 显示全部楼层
Misaka_9993 发表于 2025-5-11 13:41
如果能提供视频源文件我可以自己试试,然后把转码完的再上传出来。能测ADL-P/DG1/DG2。

ffmpeg之前一直 ...


刚才试了下,ffmpeg不加b帧参数,码率控制没有问题,加上b帧参数之后,和qsvencc转出来码率别无二致。
发表于 2025-5-11 21:57 | 显示全部楼层
LambdaDelta 发表于 2025-5-11 18:52
刚才试了下,ffmpeg不加b帧参数,码率控制没有问题,加上b帧参数之后,和qsvencc转出来码率别无二致。 ...

h264_qsv hevc_qsv av1_qsv这三个的 -bf 默认值 -1,都是驱动自动开启和控制的。不知道你设置了什么超出范围的参数。发出来看看。
发表于 2025-5-11 22:0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navi48只有一组编码器吗?
发表于 2025-5-12 08:11 | 显示全部楼层
rigaya 的编码器现在好像不支持nv说的能提高hevc和av1 5%质量的UHQ 模式

去年的7.50支持了的,但7.51又移除了。(不是特指UHQ,而是整个--uhq开关。因而无法使用 --tune uhq)
发表于 2025-5-12 08:24 | 显示全部楼层
doom4 发表于 2025-5-11 15:10
一直认为I卡的编码器是最强,原来是过时的错觉吗?

那么5080及其以下的卡呢
发表于 2025-5-12 09:02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些硬编把av1换hevc会不会变得更好?
发表于 2025-5-12 09:18 | 显示全部楼层
doom4 发表于 2025-5-11 15:10
一直认为I卡的编码器是最强,原来是过时的错觉吗?

上面的能耗比不是相当不错么
 楼主| 发表于 2025-5-12 10:20 | 显示全部楼层
Misaka_9993 发表于 2025-5-11 21:57
h264_qsv hevc_qsv av1_qsv这三个的 -bf 默认值 -1,都是驱动自动开启和控制的。不知道你设置了什么超出 ...

已经更新结果
发表于 2025-5-12 13:38 | 显示全部楼层
Misaka_9993 发表于 2025-5-11 13:01
翻了你之前测11代TGL的也说了同一个VBR问题。我怀疑是不是QSVEnc它这软件的问题了。因为我用ffmpeg从来没 ...

哥们能不能发个ffmpeg下svtav1软编码的常用参数?主要是xjj们把码流改小一些,目前按个人体验基本都是4k的用3500k码流,1080p的用1800k觉得画质还行,preset是8(以前svtav1自己默认是10现在8了),-c:a copy这些不用管。或者nvenc/qsv这些b帧参数咋用啊?
发表于 2025-5-12 14:09 | 显示全部楼层
换了CHH 发表于 2025-5-12 08:24
那么5080及其以下的卡呢

n卡同一代用的编码器都是一样的,只有组数区别

但是测的是一组,在画质上5060到5090的结果就是一样的
 楼主| 发表于 2025-5-12 16:01 | 显示全部楼层
nApoleon 发表于 2025-5-11 08:13
你应该加上A770的,因为我对比完继续在用A770…又快又稳定,才5090多少分之一?1/10的价格应该都没…
B580改名 ...

已经补上A770成绩。
发表于 2025-5-12 18:16 | 显示全部楼层

挺好。有空再测测h264。老但是很多人为了兼容性在用。amd vcn5这代还宣传了有提升。
发表于 2025-5-12 18:1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Misaka_9993 于 2025-5-12 18:18 编辑
terry0086 发表于 2025-5-12 13:38
哥们能不能发个ffmpeg下svtav1软编码的常用参数?主要是xjj们把码流改小一些,目前按个人体验基本都是4k ...


SVT-AV1文档写得挺清楚的了。

https://gitlab.com/AOMediaCodec/ ... ster/Docs/Ffmpeg.md

强迫症就再按照参数列表挨个试。

https://gitlab.com/AOMediaCodec/ ... /Docs/Parameters.md
发表于 2025-5-12 18:45 | 显示全部楼层
完全不明白是怎么一回事
发表于 2025-5-12 18:4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A770这表现也不咋地啊,直接B580或者最好是核显就行了。
发表于 2025-5-12 18:52 | 显示全部楼层
没看懂 是不是amd最垃 intel还可以
5090d那个价格是intel的十几倍 这个有的比吗
发表于 2025-5-12 19:06 | 显示全部楼层
panzerlied 发表于 2025-5-12 18:48
A770这表现也不咋地啊,直接B580或者最好是核显就行了。

按照更新的图来看。设置对了参数之后,反倒是QSV能把文件体积压得最小,最高码率三家没有明显质量差别,QSV的最低码率不超过用户设置的码率上限,而另外两家都超了。

QSV还有一个ICQ模式,比VBR更强,archive用途的话可以用这个而不是VBR。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我们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Chiphell ( 沪ICP备12027953号-5 )沪公网备310112100042806 上海市互联网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GMT+8, 2025-5-13 14:18 , Processed in 0.015751 second(s), 6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7-2024 Chiphell.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