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加入我们
搜索
      
查看: 1751|回复: 20

[CPU] PSA raptor lake开盖液金几乎0风险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10-7 21:0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所需工具就是家用蒸汽熨斗、一把AliExpress 12美金的垃圾开盖器、一点液态金属和一个contact frame。

步骤:
电熨斗开到最低档,大概就是蒸汽标志前一档,温度在100度左右。不是为了融化钎焊,而是软化它,同时让基板塑料别太脆。CPU倒扣在电熨斗上加热二十秒左右,然后立刻放进开盖器里,慢慢拧六角螺丝,观察IHS直到完全错开。

接下来用乐高积木的尖锐边缘把残留的钎焊推掉,die那一侧要轻一点、均匀一点别崩角,IHS那边随便刮。然后涂液态金属,die和IHS接触面两面都要涂,因为液金不会靠压力自己均匀分布,只能靠事先抹开。方法就是每一面挤一粒米三分之一大小,推开抹均匀即可。

最后把IHS事先扣在contact frame上,用四个螺丝定位好,作为一个整体盖回CPU基板拧紧,然后像正常一样装散热器就行。

风险:
其实不在开盖,只要100度预热配合开盖器几乎不可能失败;也不在液金短路,因为13/14代IHS下面没有SMD贴片元件,盖回去严丝合缝根本跑不出来。真正的风险有三个:一是加热过头,CPU没事但垃圾开盖器的塑料shim可能先融了(别问我怎么知道的);二是蛮力清除焊料把die崩角;三是手欠把整管液金全挤上去,IHS里灌满。

收益:
最垃圾的风冷也能稳250w全核功耗,热点90度左右。360水冷能扛320w热点95度左右。而开盖之前只能200w/280w。这意味着i9基本能稳全核5.8单核6.1,i5/i7也能稳全核5.6,单核频率就看体质。


我发现风冷散热器的热管只是温热,明明CPU已经过热降频了。换液金之后热管负载下烫手。

最后关于缩缸,只要你确保【任何情况下】Vccsense/VRVOUT的电压不超过【1.35v】,开盖后把降频温度设定在95,你想缩都缩不了。
发表于 2025-10-7 21:06 | 显示全部楼层
都2250年了还在vcore1.35v啊,不知道按你说的缩肛了你是不是管rma
 楼主| 发表于 2025-10-7 21:12 | 显示全部楼层
银月 发表于 2025-10-7 21:06
都2250年了还在vcore1.35v啊,不知道按你说的缩肛了你是不是管rma

本来开盖这东西的受众就是超频玩家,不打算超频开什么盖?都决定超了,还纠结缩缸?现在1.35v左右的Vcc其实已经把风险压到一个大多数超频爱好者能接受的程度了,至少我是这么觉得。

至于RMA,你只要动手开盖了就别想了,既然选择开盖就已经默认放弃售后了。
发表于 2025-10-7 21:24 | 显示全部楼层
FakeUberDriver 发表于 2025-10-7 21:12
本来开盖这东西的受众就是超频玩家,不打算超频开什么盖?都决定超了,还纠结缩缸?现在1.35v左右的Vcc其 ...

你觉得不会缩就不会缩的话,那outel的rma要少一多半

什么vcore1.35v想缩都缩不了这种不负责的鬼话我劝你别说
 楼主| 发表于 2025-10-7 21:32 | 显示全部楼层
银月 发表于 2025-10-7 21:24
你觉得不会缩就不会缩的话,那outel的rma要少一多半

什么vcore1.35v想缩都缩不了这种不负责的鬼话我劝你 ...

我只是在这里分享我的体验和看法。 至于事实判断类如果想争论你可以去找**/Gemini/grok等有网络访问能力的SOTA模型。
发表于 2025-10-7 21:37 | 显示全部楼层
FakeUberDriver 发表于 2025-10-7 21:32
我只是在这里分享我的体验和看法。 至于事实判断类如果想争论你可以去找**/Gemini/grok等有网络访问能力 ...

有一点需要注意,论坛的言论自由是双向的
发表于 2025-10-7 21:3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还是9800x3d这种更适合开盖,农企顶盖厚过马
发表于 2025-10-8 02:3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 开盖风险太大了 我偶尔跑跑高频直接16℃空调对着吹 电压参考hwinfo的vid电压就行了 我把dcll和vrmll对齐 用acll升压 此时vid电压=die sense电压≈vout电压
1000044350.jpg
发表于 2025-10-8 03:51 | 显示全部楼层
银月 发表于 2025-10-7 21:24
你觉得不会缩就不会缩的话,那outel的rma要少一多半

什么vcore1.35v想缩都缩不了这种不负责的鬼话我劝你 ...

我149ks跑1.38-1.4v都好好的

不懂就按照vid设置固定电压别用动态电压模式和offset模式就完事了,这么简单的东西还要怎么说?

rma多里面有几个是手动电压缩的?不都是默认用缩的?

发表于 2025-10-8 03:54 | 显示全部楼层
建议直接上直触冷头就好了,没有必要还用原来的ihs了。

这样温度更低一点,不过建议别用ek的直触冷头除了好看以外性能就是一坨。
发表于 2025-10-8 04:1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从楼主描述的开盖前的功耗和温度看,感觉楼主这个u是不是钎焊不太均匀导致特别高温,印象中开盖后这个更像正常表现
发表于 2025-10-8 08:05 | 显示全部楼层
momoka 发表于 2025-10-8 04:11
从楼主描述的开盖前的功耗和温度看,感觉楼主这个u是不是钎焊不太均匀导致特别高温,印象中开盖后这个更像 ...

感覺上就是核心钎焊不良;正常360水冷至少能扛315W頂99度跑

13900K其實只要1.35V以下室溫20度不開蓋全P核6G一點問題沒有
发表于 2025-10-8 09:24 | 显示全部楼层
银月 发表于 2025-10-7 21:06
都2250年了还在vcore1.35v啊,不知道按你说的缩肛了你是不是管rma

锁1.35v没问题,出问题的是不关睿频于是单核睿频auto电压能给到1.5甚至更高

发表于 2025-10-8 22:07 | 显示全部楼层
当年我设置的参数比你说的“Vccsense/VRVOUT的电压不超过【1.35v】,开盖后把降频温度设定在95”还要保守,依然送走了我两颗13900ks,其中一颗还是SP121的,所以劝你别说那么绝对不是在怼,是真的没这么简单。
发表于 2025-10-8 22:1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intel 14代就是烂啦,缩的飞快,认真挑十几颗半年后都烂掉了
 楼主| 发表于 2025-10-8 22:13 | 显示全部楼层
Cipactli 发表于 2025-10-8 22:07
当年我设置的参数比你说的“Vccsense/VRVOUT的电压不超过【1.35v】,开盖后把降频温度设定在95”还要保守, ...

我就不该加最后一段。。这篇文章95%的文字是分享开盖经验,我干嘛要多一句嘴。哎。。
 楼主| 发表于 2025-10-8 22:14 | 显示全部楼层
wwwyj 发表于 2025-10-8 22:10
intel 14代就是烂啦,缩的飞快,认真挑十几颗半年后都烂掉了

不开盖的话,正规分销商买的intel RMA飞快,基本不问问题。 烂归烂,配合低延迟内存感觉速度还是很可的。 即使现在让我买我也选14900k而不是9800x3d.
发表于 2025-10-8 22:15 | 显示全部楼层
看着不像是液金提升大,而是出厂钎焊出问题了。
哪怕是那堆老硅脂U,导热没问题的话满载也不至于只是铜管温热
发表于 2025-10-8 22:19 | 显示全部楼层
momoka 发表于 2025-10-8 04:11
从楼主描述的开盖前的功耗和温度看,感觉楼主这个u是不是钎焊不太均匀导致特别高温,印象中开盖后这个更像 ...

类似那种硅脂干透/钎焊有半截没贴紧的U
发表于 2025-10-8 23:0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momoka 于 2025-10-8 23:10 编辑
UMK3614 发表于 2025-10-8 22:19
类似那种硅脂干透/钎焊有半截没贴紧的U


我只是猜测而已,没啥证据

现实里遇到同型号U(比如149K系列)温差极大的情况,尤其是149K系列,高分(低电压)但高温,低分(高电压)但是温度还不错,低分(电压高)且高温,都遇到过。

最糟糕的就是部分核心温度极高,比其他核心高出20~30度,导致撞墙很频繁,效能发挥不佳。所以会猜测部分原因是否和钎焊的质量,比如均匀性,有没有空泡之类的瑕疵是否有一定联系。另外一个是就是所谓的漏电之类的问题,这方面就是更是猜测了。

发表于 2025-10-9 01:1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开盖一时爽,等液金一干就要翻白眼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我们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Chiphell ( 沪ICP备12027953号-5 )沪公网备310112100042806 上海市互联网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GMT+8, 2025-10-10 04:06 , Processed in 0.011739 second(s), 7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7-2024 Chiphell.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