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部解析
来看内部结构. 从左边看,可以一眼看清内部的结构布局,没什么遮挡. 主板后的异形开孔很大,突破的ITX主板的面积. 最顶部的两个走线孔,不算大. 前部的各式螺丝孔和走线位. 前部的2个120mm风扇位. 通过支架安装,支持240mm冷排. 底部布置了3个走线孔. 底部有3个120mm风扇位. 通过支架安装,支持360mm水冷排. 拆掉支架后的底部有很多开孔. 尾部的120mm风扇位,兼容120mm水冷排. 来看右侧. 机箱的预置线材都绑在背面. 其中有一个线材较短,不过是用一还一的设计,不太要紧. 拿开排线后可以看到3个硬盘位,1个3.5寸,2个2.5寸. 其中的3.5寸硬盘位可以换成2个2.5寸硬盘位. 背板上布置了很多小耳朵帮助整理走线. 背面的理线净空高度约为30mm. 底部的电源仓. 一张贴纸提示提示风扇要朝上. 前部的通风孔. 底部的深度约为265mm,可以安装大多数电源. 最后来看用料,SECC钢材厚度约为0.9mm. 铝材的厚度约为3.9mm. 最后来看附件,若干螺丝,一张二维码说明书,一个显卡支架还有若干扎带. |
genesisprophet: 如果ATX没有3.5的硬盘位,为什么不选择mATX或者ITX?
8570706: 似李! 乔思伯 U4 你肿么了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Chiphell
( 沪ICP备12027953号-5 )310112100042806
GMT+8, 2025-2-17 00:47 , Processed in 0.008900 second(s), 9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7-2024 Chiphell.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