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加入我们
搜索
      
查看: 18136|回复: 65

[CPU] 有感于现在intel工艺密度基础上的CPU设计团队能力。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2-11-5 15:3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好久没看cpu了,今天稍微了解了下。
如今Intel13代对AMD7000,只是10nmDUV工艺对决台积5nmEUV工艺,没错吧。
按照工艺参考网上的各种推算晶体管密度或是实测?10nm:~100MTr/mm², 5nm:~171MTr/mm²,  虽说台积节点吹嘘,但也落后至少一个世代。
就这塞下了同等性能的核心数量,晶体管数量肯定大幅落后,按上面密度加上die size推算顶多才6, 7成的晶体管数量?最后性能还能打。
这设计团队妥妥很神奇,猪队友落后的工艺影响了功耗,这没办法。可能也不是本事的能力,猜测股东要用榨干DUV最后一滴剩余价值吗?
不知道下一代7nmEUV,密度爆发到237MTr/mm²,是现有10nm2倍,规模轻松达到现在的2倍,这是怎样的性能表现。。

QQ图片20221105151357.jpg
A6T){M3_BP977V(6@$RW.png
发表于 2022-11-5 15:55 | 显示全部楼层
没怎么样,下一代8p16e变成6p16e。明年这个时候你就能买到比13代少2个大核心的14代了
发表于 2022-11-5 15:56 | 显示全部楼层
一个golden cove的面积顶zen4两个那么大,晶体管比zen4多不少(要考虑到先进节点的sram密度提升是很少的,5nm的真实密度领先幅度不会有纸面上那么大,远到不了2倍),实际上基本上舆论都是在诟病golden cove的面积效率很差,还被amd做ppt挂了两次(一次zen3一次zen4)
raptor lake实现了相似的多核性能而面积没失控是因为小核gracemont的面积效率还是很优秀的,但amd其实也准备了个2倍密度的zen4c
发表于 2022-11-5 16:16 | 显示全部楼层
因为台积电和三星的几nm已经变成商标而不是真实制程了,intel现在直接叫intel7 intel4也是一个道理,本来就不能直接比较。
 楼主| 发表于 2022-11-5 16:24 | 显示全部楼层
liyichao97 发表于 2022-11-5 15:56
一个golden cove的面积顶zen4两个那么大,晶体管比zen4多不少(要考虑到先进节点的sram密度提升是很少的,5 ...

不考虑密度吗? 怎么晶体管会多。
SRAM的密度应该也会随着工艺提升会增加啊。

TSMC 10nm does *not* scale 2.1x. TSMC has reported a 0.52x number.Here's SRAM:
Intel 22nm = 0.108µm² / 0.092µm² (high density)
TSMC 16nm = 0.07µm² (high density)
Samsung 14nm = 0.080µm² / 0.064µm² (high density)
Intel 14nm = 0.0588µm² / 0.0500µm²
Samsung 10nm = 0.049µm² / 0.040µm²
TSMC 10nm = 0,0364µm²F (high density)
Intel 10nm = 0.0312µm²F / 0,0272µm²F (with assumed 1.84x scaling like 22->14 high density)
TSMC 7nm = 0.0207µm²F (high density / -43%)

 楼主| 发表于 2022-11-5 16:32 | 显示全部楼层
T.JOHN 发表于 2022-11-5 15:55
没怎么样,下一代8p16e变成6p16e。明年这个时候你就能买到比13代少2个大核心的14代了 ...

还是看最终疗效。
a16才2个p核还不是傲视群雄。
 楼主| 发表于 2022-11-5 16:37 | 显示全部楼层
秋天的酒 发表于 2022-11-5 16:16
因为台积电和三星的几nm已经变成商标而不是真实制程了,intel现在直接叫intel7 intel4也是一个道理,本来就 ...

的确是这样,这是foundry代工厂招揽生意的一种方式。
从密度上下一代intel7≈T5≈S3

无标题.png
发表于 2022-11-5 16:40 | 显示全部楼层
dychenyi 发表于 2022-11-5 16:24
不考虑密度吗? 怎么晶体管会多。
SRAM的密度应该也会随着工艺提升会增加啊。

考虑密度了啊,但顶不住golden cove有2个zen4那么大啊
你这列出来的sram数据也恰好证实了我说的观点,主楼表格里列的理论逻辑密度,tsmc n5是intel 10nm的1.7倍,但是sram就只有1.5倍,所以真实cpu里密度提升肯定明显小于1.7倍,更加抵消不了2倍的物理大小
发表于 2022-11-5 16:42 | 显示全部楼层
n5 171.3,牙膏7ff 180,怎么不把直接拿10年前的估算数据来用算了
发表于 2022-11-5 16:5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intel这大核都有人吹吗,ipc完全对不起规模啊。而且cpu设计团队要给idm下跪好吗,工艺上高频容易加上imc给力游戏性能压了zen4一头,加上自家工艺成本也低还可以打价格战。
发表于 2022-11-5 16:50 | 显示全部楼层
Zen4 的CCD面积71mm2,晶体管数量65.7亿,密度只有93mtr/mm2
 楼主| 发表于 2022-11-5 16:5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dychenyi 于 2022-11-5 17:05 编辑
5d5588cf 发表于 2022-11-5 16:42
n5 171.3,牙膏7ff 180,怎么不把直接拿10年前的估算数据来用算了


你为什么不看下7楼?
发表于 2022-11-5 16:59 | 显示全部楼层
intel 14nm++++≈台积电10nm,intel 10nm ≈  台积电7nm,intel是老老实实按实际密度标,TMSC和三棒怎么吹牛怎么来,好吧,现在intel直接来个intel7/intel4
 楼主| 发表于 2022-11-5 16:59 | 显示全部楼层
koney 发表于 2022-11-5 16:50
intel这大核都有人吹吗,ipc完全对不起规模啊。而且cpu设计团队要给idm下跪好吗,工艺上高频容易加上imc给 ...

为什么不能吹?
外边AMD各种秒杀啊。
又是yes又是勇猛的。
我以为intel追不上了呢。
发表于 2022-11-5 17:0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T.JOHN 发表于 2022-11-5 15:55
没怎么样,下一代8p16e变成6p16e。明年这个时候你就能买到比13代少2个大核心的14代了 ...

谁说的MTL- S的6+16是同代MSDT最高规格了?你以为ARL的8+16不是同代的吗?
 楼主| 发表于 2022-11-5 17:04 | 显示全部楼层
texnis 发表于 2022-11-5 16:50
Zen4 的CCD面积71mm2,晶体管数量65.7亿,密度只有93mtr/mm2

所以核心面积还是和工艺提升密度关系不大 ?
该大还是大,p核该拉还是拉?
发表于 2022-11-5 17:08 | 显示全部楼层
14nm++++++++,YYDS
发表于 2022-11-5 17:17 | 显示全部楼层
牙膏10nm还是duv啊?
 楼主| 发表于 2022-11-5 17:21 | 显示全部楼层
翰墨留香 发表于 2022-11-5 17:17
牙膏10nm还是duv啊?

人类DUV做出来的最强密度产品?
笑 狗头 摊手..
发表于 2022-11-5 17:37 | 显示全部楼层
dychenyi 发表于 2022-11-5 16:55
你为什么不看下7楼?

7楼那张看了啊,上面不是写牙膏7ff 180MTr/mm^2?我又不是讲现在的Intel 7是7ff。10年前牙膏甚至连14ff都没有,最早的roadmap是15ff,所以我说拿10年前的roadmp来用的意思就是不管是1楼和7楼的数据不止跟10年前的roadmap一样outdated,同时也是错的。180这数字不会出现在牙膏的任何一个的制程上面,不管是过去还是未来。至于n5的171MTr/mm^2的早就被人用电子显微镜实拍是错的,实际上只有137MTr/mm^2。
 楼主| 发表于 2022-11-5 17:4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5d5588cf 发表于 2022-11-5 17:37
7楼那张看了啊,上面不是写牙膏7ff 180MTr/mm^2?我又不是讲现在的Intel 7是7ff。10年前牙膏甚至连14ff都 ...

有没有最近的密度对比发下链接啊,另外你说t的n5才130,这差的还不少啊。
发表于 2022-11-5 17:5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翰墨留香 发表于 2022-11-5 17:17
牙膏10nm还是duv啊?

DUV如果采用多重曝光,理论上可以做到台积电标称的5nm节点。只不过技术难度太高导致生产效率和良率都太低,完全没有商业价值罢了。

中芯国际的N7+,就是DUV做出来的。只是现在的大环境,无论是厂家还是业界,都不想做过多讨论,对行业感兴趣的自然心里明白,所以稍微有点数就得了。
发表于 2022-11-5 17:53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代zen4 AMD把5nm的buff用到服务器处理器上了,核心都达到128核了
发表于 2022-11-5 17:56 | 显示全部楼层
只要是INTEL,吹就对了,当年P3,P4性能上被AMD打的满地找牙,一样不耽误INTEL卖货赚钱。
发表于 2022-11-5 17:5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dychenyi 发表于 2022-11-5 16:59
为什么不能吹?
外边AMD各种秒杀啊。
又是yes又是勇猛的。

该吹的是intel7的工艺好,能上高频,而不是cpu设计得多牛逼,gdc本质是个大力出奇迹的架构
发表于 2022-11-5 18:1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AceEX 于 2022-11-5 18:14 编辑

高性能领域都要降密度冲高频的,理论密度看看就好,zen4ccd实际不到100,牙膏这个10nm+++大约40多,不过牙膏工艺除了密度之外的指标还是很强的,能效和台漏电n5差距不大,打打那堆7nm节点的确实优势说最强duv工艺没什么问题,架构反而没有多出彩
发表于 2022-11-5 18:1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tim6252 于 2022-11-5 18:15 编辑

首先二者架构差异巨大  成本模式也巨大   amd不管gpu和cpu选择的就是更小的模块化组成    这样方便整体控制单die的成本   方便服务器市场发力    而intel的就还是ring这套东西的     不能只从总体性能来看    台积电的工艺比intel好这时肯定的   amd用的就是相对intel更高的密度 做更小的芯片结构来省钱的     从13和7000来看  二者性能差异其实很小   但是13的功耗和成本明显是更高的    看看最近7000系得显卡定价就知道了  这次同样也是小核心组成
发表于 2022-11-5 18:17 | 显示全部楼层
liyichao97 发表于 2022-11-5 16:40
考虑密度了啊,但顶不住golden cove有2个zen4那么大啊
你这列出来的sram数据也恰好证实了我说的观点,主 ...

然而实际的zen4ccd密度差不多是牙膏整个die的2倍。。
发表于 2022-11-5 18:24 | 显示全部楼层
AceEX 发表于 2022-11-5 18:17
然而实际的zen4ccd密度差不多是牙膏整个die的2倍。。

然而为了省成本的ccd架构先天性i/o性能弱于monolith,必需要大缓存弥补
 楼主| 发表于 2022-11-5 18:4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koney 发表于 2022-11-5 17:58
该吹的是intel7的工艺好,能上高频,而不是cpu设计得多牛逼,gdc本质是个大力出奇迹的架构 ...

能上高频可不仅仅是工艺的问题吧。
电路设计不行,能上高频?
而如果说工艺好,现在可不是功耗要300瓦的问题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我们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Chiphell ( 沪ICP备12027953号-5 )沪公网备310112100042806 上海市互联网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GMT+8, 2025-4-23 01:10 , Processed in 0.017138 second(s), 6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7-2024 Chiphell.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