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加入我们
搜索
      
楼主: 蛋上一道疤

[显卡] 有没有可能,硬推DLSS是因为传统性能实在是已经干不上去了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1-14 15:34 | 显示全部楼层
如果人家老黄持续改进dlls的显示效果,这个ai插帧的画面如果和原生渲染的画面差不了多少,就没有人说什么了。要相信科学的力量,我相信就算dlls4画面还有损失,那么到了dll5或6,如果这个ai插帧的画面已经和原生渲染画面不相上下了,那为什么不可以接受的呢?你只要享受结果就行嘛
发表于 2025-1-14 15:34 | 显示全部楼层
VariedValiance 发表于 2025-1-14 14:54
光追利好游戏开发者,想想荒野大镖客2当初用了多少钱多少人来开发

他那个成本主要还是在于内容量足够大,因为很多都是要真人参演,包括城镇中的环境NPC都是真人演绎或者配音,比如酒吧里的环境,那就真找一堆人去哇啦哇啦说台词配音,说的像真实环境似的
发表于 2025-1-14 15:37 | 显示全部楼层
后面要以扩分辨率为主,配合动态帧率,渲染720p,ai扩成4k,动态场景肉眼估计很难看出区别,静态场景的话低帧率也无所谓。
发表于 2025-1-14 15:3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kinglfa 于 2025-1-14 15:40 编辑
sam_no90 发表于 2025-1-14 14:40
我的观点是,如果只是利用光追技术,进行一味的拟真,是游戏美术的悲哀

我期待的光追技术,应该被用于创 ...


对,这个是没错的。
但现在开发者对待光追的状况就好像B站刚刚开放60帧视频时一样,那时候随便一翻就有一堆小屁孩上传一些标题是 【60FPS】开头的插帧视频,他们连动画都要插成60帧啊………………相当的无脑
发表于 2025-1-14 15:3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随便你用什么硬件程序猿搞一点屎山代码就能让你跑不起来,优化驱动还不如开发dlss,最好是能用ai能重新编译程序提高运行效率
发表于 2025-1-14 15:39 | 显示全部楼层
黑姬 发表于 2025-1-14 15:02
为了推销硬件的伪需求呗。
游戏最重要的是游戏性,画面本来只是不那么重要的加分项。
任天堂的游戏、WOW ...

错误的,对于大多数电子游戏的品类,画面都是游戏性的重要构成。
发表于 2025-1-14 15:47 | 显示全部楼层
想实现9系到10系那个架构不换直接超频的提升是不可能了,都是堆规模换架构借助软件(dlss/fsr)实现,由于需要投入架构升级面积提升软件开发这些成本,必须增加提高价格的理由(光追/AI),即使是如此核心面积也有上限,面积越大成本越高,最后就变成加量加价
发表于 2025-1-14 15:49 | 显示全部楼层
都是电子游戏, 整个像素点都是计算出来的,何必太在意实现方式。 DLSS 升级很快,说明走这条路轻松和HAPPY。
发表于 2025-1-14 15:50 | 显示全部楼层
kinglfa 发表于 2025-1-14 15:38
对,这个是没错的。
但现在开发者对待光追的状况就好像B站刚刚开放60帧视频时一样,那时候随便一翻就有一 ...

我是属于对于真实感完全不感冒的那一卦
发表于 2025-1-14 15:51 | 显示全部楼层
并不是,你看到的50系是2025年新卡,其实老黄早就把后面三代架构的名称跟特性定好了,只是设计需要打磨并且台积电的制程工艺要配套而已。但凡AMD给力点,老黄都能一下子挤出一大截牙膏来。
发表于 2025-1-14 15:55 | 显示全部楼层
为啥一定要光追呢  我是觉得先光栅化做的更好的画面素质 以后再上光追吧   有没有可能是因为AI和光追单元占用了太多了GPU芯片面积呢
发表于 2025-1-14 15:58 | 显示全部楼层
tim6252 发表于 2025-1-14 15:55
为啥一定要光追呢  我是觉得先光栅化做的更好的画面素质 以后再上光追吧   有没有可能是因为AI和光追单元占 ...

因为光栅化已经到头了没有剩余的提升空间。
发表于 2025-1-14 15:58 | 显示全部楼层
黑姬 发表于 2025-1-14 14:49
笑了,光追是消费者的需求吗?不是黄皮子为了增加卖点塞钱给游戏工作室故意增加的伪需求?
游戏工作室拿了 ...

同感 目前感觉强推光追提前让用户消费硬件   目前的光栅化画面其实还没有达到足够高的单精度浮点运算 就开始弄光追和AI 有点过于超前了
发表于 2025-1-14 16:0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tim6252 于 2025-1-14 16:02 编辑
P2FX 发表于 2025-1-14 15:58
因为光栅化已经到头了没有剩余的提升空间。


并没有这种感觉   因为我也是做3D行业的  其实模型精细度  贴图纹理方面还有不少可以提升的空间   比如现在游戏角色的面片头发已经好些年没啥实质发展了  布料动力学什么的 这些都需要显卡的基础单精度浮点能力的    N卡现在的单精度浮点参数注水严重  增长的量完全对不起目前的画面、
PS:而且现在很多凹光追的游戏 画面其实很奇怪,就是模型精度和贴图精度还有材质并没有那么真实 就开始上光追,导致画面产生了一种既假又真的混乱感
发表于 2025-1-14 16:06 | 显示全部楼层
tim6252 发表于 2025-1-14 15:58
同感 目前感觉强推光追提前让用户消费硬件   目前的光栅化画面其实还没有达到足够高的单精度浮点运算 就 ...

皮衣狗拿了刀乐,游戏作者拿了噱头,媒体拿了流量,只有**受伤的世界达成了
发表于 2025-1-14 16:10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发表于 2025-1-14 16:11 | 显示全部楼层
看下nv的技术方向所面向的行业:三维设计行业、游戏行业、计算行业

现在每一代架构都是面向这些行业应用,哪个行业钱多,架构就要向哪个行业倾斜,从2017年的AI大潮开始的GPU计算行业相比,前两个都可以说是“传统行业”了,游戏性能真不是英伟达这家公司追求的了,50系能有提升就算不错了。

面向游戏的最主要的技术目标只有:增加帧率



SNAG-0002 2025-1-14.png
SNAG-0001 2025-1-14.png
SNAG-0003 2025-1-14.png
发表于 2025-1-14 16:16 | 显示全部楼层
一群臭打游戏的dlss 4倍插帧又不是不能玩,没几个钱偏要这要那的
发表于 2025-1-14 16:26 | 显示全部楼层
lqw1314 发表于 2025-1-14 14:45
不如看看游戏工业的顶级ip美国末日2的效果,根本不输所有光追游戏,极致的打光带来的真实感,极致的物理效 ...

因为现阶段的光追更多的是简化制作流程,如果不用光追的话,很多效果需要手搓,小工作室没这实力和时间的。
发表于 2025-1-14 16:27 | 显示全部楼层
Pirate_Crew 发表于 2025-1-14 16:06
皮衣狗拿了刀乐,游戏作者拿了噱头,媒体拿了流量,只有**受伤的世界达成了  ...

确实  等于世界经济更糟一点  显卡都让AI商们去采购吧   我是感觉现在整个AI的商业模式里 最终套现是个问题   现在还处于各路厂商忙着堆算力比拼模型训练中
发表于 2025-1-14 16:30 | 显示全部楼层
DiamondBall 发表于 2025-1-14 15:39
错误的,对于大多数电子游戏的品类,画面都是游戏性的重要构成。


一个游戏要有沉浸感,画面是第一要素,搞个马赛克的游戏有什么沉浸感。。。完全的4k或者8k的电影级画面加将来ar显示头盔这才是沉浸感。
发表于 2025-1-14 16:35 | 显示全部楼层
理论看似合理,但是为啥要用14nm+++++++++这种负面例子来举证?不觉得搞笑吗?
发表于 2025-1-14 16:4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是的,索尼也在搞类似的pssr,这是大趋势
发表于 2025-1-14 16:4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Zuoerlundao 于 2025-1-14 16:42 编辑

4090火神路过,我真没开过光追....
最早是试过战地5的光追,2k分辨率,用的6900XTX,没感觉出来变化..
发表于 2025-1-14 16:4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你不能拿优化最差的游戏之一举例子 没有普适性
我的意思是说ue5的游戏优化都不太行 那个lumen效率不是很高
通用引擎效率比不上自研引擎 育碧anvil 夺宝奇兵的idtech cryengine 寒霜 等等引擎都比ue5强
4k游戏要求很高 虽然我也认为4090跑4k刚入门 但你拿黑猴举例说5090跑所有4k都30来帧也不能正确反映现实客观情况
发表于 2025-1-14 16:4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kinglfa 发表于 2025-1-14 14:35
光追这东西消耗性能太大了

2018年的荒镖2没光追,光效不也挺好么

大表哥2里存在大量溢出屏幕边缘的山体会导致阳光照射阴影关系完全错误,以及水面经常会出现各种屏幕空间反射的通病比如部分视角下反射丢失

除了这俩剩下的确实也挺好的
发表于 2025-1-14 16:59 | 显示全部楼层
光线追踪并不是不可替代,黑猴就是例子,光追开启与否的差别非常小,UE
5 lumen的效果足够优秀
游科开发给星瞳的设置建议也认为无需开启光追
所以大胆猜测是老黄的光追只考虑自家硬件但还是效率低下于是借AI能力搞个DLSS来遮羞
DLSS被人诟病的原因之一也是带来帧数提升的同时伴随着画面失真和延迟等新的弊端,解决了一个问题又带来了新的问题,治标不治本
软件优化上肯定还有更优秀的路线,期待未来有更多开源的全局光照技术出现
发表于 2025-1-14 17:01 | 显示全部楼层
sam_no90 发表于 2025-1-14 14:40
我的观点是,如果只是利用光追技术,进行一味的拟真,是游戏美术的悲哀

我期待的光追技术,应该被用于创 ...

但光追一开始就是为了拟真出现的技术,技术的原理也是仿真

当然游戏并不只有追求拟真这一个方向。

但从项目管理的角度,拟真度是比较容易评估的,这方面取得的进步,制作方和玩家更容易有一致的感知,也就是结果的确定性大。而其他创意方面,评估的主观性更强,有可能制作组觉得好的,玩家不一定买账,不确定性更强。所以很多公司更愿意去卷确定性强的拟真度。
发表于 2025-1-14 17:10 | 显示全部楼层
kinglfa 发表于 2025-1-14 15:38
对,这个是没错的。
但现在开发者对待光追的状况就好像B站刚刚开放60帧视频时一样,那时候随便一翻就有一 ...

其实现在真在搞光追的游戏就没多少啊。
只是这玩意儿本身并不是不需要技术力单纯打开个开关就能等待奇迹发生的。加上ai行业兴盛又吸走了游戏行业的很多人才,导致新游戏不管有没有光追优化都很成问题。这事儿我觉得不好赖给光追。
发表于 2025-1-14 17:13 | 显示全部楼层
gartour 发表于 2025-1-14 17:01
但光追一开始就是为了拟真出现的技术,技术的原理也是仿真

当然游戏并不只有追求拟真这一个方向。

要不然3A游戏越来越无趣了呢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我们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Chiphell ( 沪ICP备12027953号-5 )沪公网备310112100042806 上海市互联网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GMT+8, 2025-4-23 11:52 , Processed in 0.013645 second(s), 6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7-2024 Chiphell.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